安房直子的童話帶有濃郁的日本鄉土氣息。她的筆端,靜靜流淌著日本民族古典文化的精靈——人與自然的和諧,它滲入到童話的每一個字里行間。故事中的各種動物精靈,都是大自然的化身,只有善良、心境清明的人,才能見到它們,與它們交往,從它們那里得益。
家有男孩
作者:麥克米倫
國家:英國
(廣州旅游出版社)
中國目前面臨男女比例不平衡的境遇,男性數量要大大超過女性數量,也就是說,“家有男孩”的家庭一定不在少數。但針對兒童的專向研究卻在提醒我們:逃學,多動、孤獨癥、閱讀困難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在男孩身上,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爸爸媽媽們先不要慌張,本書從男孩的大腦開發,到他的性格養成逐一進行講解,不妨借鑒書上的方式,和孩子進行溝通,或許還有意外的驚喜呢。
為孩子立界限
作者:克勞德湯森德
國家:美國
(民族出版社)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里也是倍受關愛,于是在集體生活中,就可能顯得有些不順利了,或多或少會顯得不夠“成熟”。其實,家長們應該根據孩子的成長特點,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讓孩子的心理年齡跟上生理年齡。
《為孩子立界限》的作者在美國擁有眾多FANS,本書是他們的第二本暢銷書,書中詳盡地介紹了讓孩子們學會自律的種種方法??芍^是相當實用。
安房直子是個遠離塵囂的人,一生淡泊,深居簡出,甚至拒絕出門旅行。她在自己寫的一份年譜中,曾經寫到1972 年她29 歲時,在長野縣東邊的輕井澤蓋了一山間小屋,以后每年的夏天都在那里度過。
那是一個落葉松環抱的地方,一到早上,她就會在院子里那張鋪著白色桌布的桌子上寫作,為讀者留下了一山坡野菊花似的童話,猶如一首首空靈雋永的短歌。她說自己不善于寫長篇故事,除了《天鹿》等為數不多的幾部長篇之外,她的作品大多是短篇集或是短篇系列。
安房直子曾說,她喜歡寫幻想小說,是因為太喜歡在幻想與現實的境界之間那種微妙地變化著的彩虹一般的顏色。她說描繪那個境界線,讓她著迷。她喜歡模糊幻想到現實的那層界限。大多數時候,她從現實進入幻想都是突如其來的,但卻不讓讀者感到突兀。
對死者的懷念、盲者對顏色的渴望、時間對生命的不同意義……或許正是這些超越時空的元素銜接了兩個世界的斷裂,模糊了從現實進入幻想的界限,讓現實沉入幽幽的幻想底層,支撐起另一個世界的瑰麗大廈,充滿了一種格林童話式的幻想風格。
在她的故事中,不可缺少的是顏色和聲音。甚至說她的童話是一個色彩組成的世界。無論是天空的顏色、樹木的顏色、裙子的顏色、菜肴的顏色、花朵的顏色、房屋的顏色、陽臺的顏色,都是關于夢的顏色。這些顏色,引導著孩子的想象力在夢幻和真實之間盡情飛翔。
但可惜的是,安房直子的童話太具有性別特征了,充滿陰柔之美。無論哪部作品,她總是從女性的視點出發,把淡淡的哀愁融入到自己那甜美的文字當中,但對于憧憬英雄詩篇的男孩子們,似乎就缺少吸引力了。
從外貌上來說,書中的這位巨人可真不算美,甚至穿著還很邋遢,可他卻有一頂美麗的金冠,這是為什么呢?書名明明叫“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不是嗎?待仔細看過內容才發現,原來因為他是城里最最好心眼兒的巨人,也是最最快樂的巨人,所以他是金冠當之無愧的擁有者。美麗的外表不是一切,只有精神的充實和心地善良,才是快樂的源泉,寶寶們一定要明白這樣的道理才行。
和“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同系列的還有《咕嚕?!?、《咕嚕牛小妞妞》、《小海螺和大鯨魚》、《女巫掃帚排排坐》、《小房子變大房子》等5 個小故事,講述了智慧、勇氣、友誼、意志力、人生目標、幸福的本質,或許孩子現在還不能夠理解,但他們有興趣就可以了,更多的道理會在他們的成長中漸漸領悟,漸漸了解。
“我好幸運啊!”青蛙弗洛格一邊欣賞一著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一邊說,“我漂亮、會游泳,跳水又比其他人跳得好。我是綠色的,而綠色是我最喜歡的顏色。這世上最好的事就是做一只青蛙。”這樣的青蛙或許有些自戀?但這只是成年人的想法,教會孩子們學會接受自己,建立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故事的結尾,經歷了許多事情之后,青蛙弗洛格一邊想著“這可是只有青蛙才能做得到的啊”,一邊然后他快樂地做了一個很大的青蛙跳。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重要的是接受和肯定不完美的自己。
在“忙忙碌碌鎮”中,溫和的動物居民們過著快樂而忙碌的生活。作者通過一個充滿童話色彩的小鎮,介紹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農場的工作、消防員救火,坐火車旅行、修建一條新路、樹木的利用等。書中涉及到了各種各樣的職業,涵蓋的信息非常豐富,對孩子了解社會生活有著良好的引導作用。同時,妙趣橫生的故事情節,大量隱藏著的圖畫信息,可以讓孩子長時間地投入閱讀和觀察,從新的發現中獲得快樂的體驗。作為一本啟蒙讀物,本書并非孤立地介紹各項工作的內容,而是將密切相關的工作聯綴成為一個整體,比如,從收割小麥到加工面粉,再到面包的制作,整個過程是怎樣有序進行的。幽默的故事倡導著一種協同合作的工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