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作風
跟劉小漢博士談及業余時間的安排,我說,隨便翻翻閑書。他很不滿意,建議我花點時間,提高一下外語水平。他說,人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然后才有壓力。
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澤東在批評主觀主義時說:許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們對于研究今天的中國和昨天的中國一概無興趣,只把興趣放在脫離實際的空洞的“理論”研究上。許多人是做實際工作的,他們也不注意客觀情況的研究,往往單憑熱情,把感想當政策。這兩種人都憑主觀,忽視客觀實際事物的存在。或作演講,則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做文章,則夸夸其談的一大篇。無實事求是之意,有嘩眾取寵之心。華而不實,脆而不堅。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欽差大臣”滿天飛。這就是我們隊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風。
古今說書人
在自然科學領域,真正的大師均是文理兼修的。大學教育的失敗在于,很多理工科畢業生的語文水平還停留在高中生階段。
一位退休的老專家說,廈門大學的易中天和北京師范大學的于丹教授,他們在央視百家講壇上的杰出表現,與歷史上茶樓里面的說書人非常相似,講授的內容是演藝版,可能空洞,但是絕對精彩。
他說,她說
一個老人說,不同的意見,不等于錯誤的意見,你可以不采納,但是應該允許別人毫無顧忌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IBM的寇博士說,企業的領導人,境界很重要,基本決定了一個企業的方向和層次。
女人說,我不是你的太陽嗎?男人說,你是我的太陽,但是沒有陰天、雨天和下雪的時候嗎?
朋友說,為官就像登山。在高位,一覽眾山小,舍我其誰,根本沒有暈眩的感覺;回到山腳下,氧氣充足時,逐漸清醒,自己不過是一個普通人。
沒有天才,只有勤奮
命運就像一個心靈飄忽的美女,微笑著與你握手的時候,離床的距離其實還很遠。
有人說,沒有人喜歡跑龍套,但是,一個連龍套都跑不好的人,千萬不要指望他能演好主要角色。
李敖說,中國的知識分子,拙于謀生,急于用世。
偏見有時讓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然而,我們還有可能,在心底,嘆服自己的聰明。
朋友問,想不想知道,五年前,他們是怎么評價你的?我說,不想。我清楚地知道,我不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才,只是運氣不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