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做過很多時尚類的東西,但從開始認清它的那一天起,我就從沒喜歡過它。當然,這并不說明我每天蓬頭垢面、衣冠不整、穿戴邋遢,相反,每天我都神清氣爽、衣冠楚楚地去上班。在決定穿什么衣服之前,我決不會在衣櫥前停留哪怕十分鐘,我討厭那種打開衣櫥總是覺得沒衣服穿的感覺。
姜豐最近新出了一本書《飛一樣飛》中談到她在劍橋讀書時的一種感受:在劍橋,物質方面的欲望被一點點蕩滌干凈,因為物質更多地回歸到了物本身的屬性,而不是帶有價值判斷的附加值。比如說,寶馬車比福特車好,但是福特足夠滿足代步,絕大多數買得起寶馬的人恐怕也不愿意因此多花錢買寶馬,因為沒有人因為開寶馬而羨慕你。
一部同樣反映物質欲望被無限膨脹又被一點點蕩滌干凈的電影,目前在國內風風火火地上映著,反響不錯:女主人公剛從大學畢業就置身于時尚界,一直對時尚的東西不屑一顧。后來,發現置身于鎂光燈下的時尚生活并非如外人看起來那么光鮮,于是一個華麗轉身,拋棄了得到的一切,重新回到最真實的自我。這就是今年大熱的美國影片《時尚女魔頭》。
劇中明星云集,寶刀未老的梅麗爾·斯特里普扮演“女魔頭”上司,一頭銀發造型頗為搶眼。斯特里普的演技實在好,中外古今、亦莊亦諧,似乎什么角色都能勝任,從《蘇菲的抉擇》、《獵鹿人》到這種純文藝片,她身上似乎有種神奇的魔力,能將所有劇中人烙上自己的烙印,但同時又讓你覺得劇中人本身就是這個模樣。甜美可人的另一位女主角也是可圈可點,她外形亮麗,尤其經過那些花里胡梢的衣服、飾品、鞋子、手袋等名牌的包裝后,讓人更覺“人靠衣服馬靠鞍”實在是至理名言。
只是后來,女主人公毅然決然放棄名牌服飾和它所包裹下的生活,似乎想印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時尚,會更加讓你快樂和輕松。
同女主人公有著相同感受的還有拉丁天后詹尼弗·洛佩茲,一個時尚風頭浪尖的人物,你想過她鉛華洗盡后的模樣嗎?2005年,她和那個已經很老的帥哥里察·吉爾合演了一部電影《shallwe dance》(又譯為《談談情,跳跳舞》,片中的詹尼弗舞技超群,秀發飛揚,沒事的時候,她總是“伊人獨倚欄”,靠著窗邊想心事。就是這樣一個清淡的女子引起了里察·吉爾的注意,他鬼使神差地開始接近她。故事本身并不精彩,但卸下濃妝的詹尼弗卻讓人眼前一亮。看慣了濃墨重彩的她,赫然擺脫繁復,蛻變成鄰家女孩的清純,也是別有風情。
記得香港導演許鞍華在接受采訪時說,年輕的時候,不曾想過在外貌上做功課,但是現在,她會染頭發,用口紅。在香港這個地方,每個人真的很怕自己老,老了便說明不再有機會。
在我看來,香港一直是個很欺老的社會。因為怕老,所以,人們開始想盡辦法地年輕,趕潮流。其實,順其自然,順勢而為是老祖先授予我們的常識。我實在不敢想象,一個70歲的女人依舊喜歡濃妝艷抹,做過拉皮手術的臉上一點褶子都沒有,出門必定要長裙、帽子、墨鏡的搭配來搭配去的,孩子們一定以為這個婆婆是妖精變的。
好友小A曾是追逐潮流的寵兒,每每跟著潮流跑,后來跑累的小A開始反省。一個月后,大徹大悟的她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時尚生來為人服務,如果你不能成為它的主人,勢必就要淪為它的奴隸。
時尚弄潮兒跟時尚苦惱兒其實是一念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