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房地產開發來說,動用的資金動輒上億、十幾億甚至幾十億,這其中作為硬性成本的支出,比如拿地、建樓等,肯定是必不可缺的。除此之外,房地產開發還有一項較大的支出,那就是廣告費。相較而言,廣告費是一種“虛”投資,為開發商帶回的是知名度的上升、影響力的擴大以及可能發生的樓盤的熱銷。但這一切不是肯定有把握的,不像拿地、建樓,都有一個實實在在的物體擺在那兒。因此,有的開發商千方百計想從廣告費里省錢出來,結果卻弄巧成拙,錢沒省下多少,樓卻因為宣傳推廣力度不夠,而不被消費者接受,最終成了“賣不掉的山芋”。
開發商H就是這樣一個例子。H是搞建筑包工頭起家的,憑著對房地產市場一知半解的理解和十余年包工程積累的資金,他投資開發了一幢商業樓。樓建成后,H手頭還有幾百萬元的閑余資金,有人勸他用這筆錢到報紙上打廣告。他到報社一問,打一個整版的廣告就要幾萬塊錢,自己這些錢,打個幾十次廣告就沒有了,覺得不劃算。于是就問報社能不能便宜點,報社說最多打八折,再便宜不可能了。
H還是覺得貴,于是,就搖著頭離開了,邊走邊想:我的樓在街邊站著,離老遠就能看得到,只要我在上面掛個條幅,寫著此樓出售,然后打上電話號碼,不一樣能起到廣告的作用嗎?干嘛要把幾十萬、幾百萬的錢給報社?
想到這里,他得意的笑了:對呀,這個辦法多好,既直接又經濟,而且想掛多長時間就掛多長時間,不像報紙廣告,一天就完了,想再登就又要幾萬,這不是宰人嗎?
回到公司,H當即命令后勤部聯系招牌制作部,制作一個大大的條幅廣告出來,寫上巨型的大字:“H商業域,賺錢之城,前景光明。售樓電話:1234567、7654321”,然后直接到樓頂上掛起來,讓南來的、北往的、西去的、東返的,都能看到這顯眼的廣告,從而刺激他們的購買欲望。
條幅制作成功以后,加上請民工到樓頂去掛的費用,才花了幾千元錢,比起幾十萬元的廣告費,簡直連九牛一毛也算不上。按照省錢即賺錢的理論,H覺得自己一下“賺”了幾十萬,實在是劃算極了,接下來就等著客戶上門。
然而,廣告掛上去都好久了,商業城的銷售工作還是沒有多大的進展,每天前來看樓的人不過七八個,沒一天超過十個的,銷售人員因此閑得直打哈欠。H當然著急,讓人查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客戶投資熱情不高。結果查來查去,得出的結論是條幅廣告雖然持久顯眼,但它的覆蓋面畢竟有限,所以導致成交清淡。
知道這個原因之后,H決定改善,有人說:改善的最好辦法就是通過覆蓋面極廣的大眾媒體——報紙打廣告,吸引有效人群前來看樓。
H一聽,那不是廢話嗎——這個辦法誰不知道呀?可是,到報紙上打廣告,動不動就是幾十萬,萬一沒效果怎么辦,誰來賠我的損失?我用條幅廣告,沒效果的話,頂多損失幾千塊錢,不過是“灑灑水”的小意思,可幾十萬的錢拿去做沒把握的事,那是打死都不能干的!
于是,他就堅持自己的做法。為了擴大影響,他又請了一百個兼職派單員,走上街頭派傳單,希望通過地毯式派單,讓廣告效果傳達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而這樣,總共花費也不過幾萬塊錢,比起打廣告劃算而且實際多了。
同時,為了更大限度地擴大影響,H又讓人制作了一百個條幅廣告,到處去懸掛、張貼。心想這樣不是覆蓋更廣了嗎,總能找到我要找的目標客戶!
然而,這樣造成的直接結果是,給人以低檔、小家子氣的感覺,讓人懷疑項目的實力,因而懷疑他的信譽。H的手下從夏貼到冬,又從冬貼到夏,樓卻一直賣得不溫不火。時間一長,省下的廣告費光支付員IT資就花了個差不多,他不得不無奈地宣布解散公司,以此來減輕自己的經濟負擔……
人去公司散以后,H獨自坐在空曠的辦公室里,想了整整一個晚上:難道,我真的不該節省那筆廣告費?!
房地產與廣告
中小型房地產開發商對于廣告,多保持著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
一種開發商把廣告當靈丹妙藥。這種開發商相信只要房子不賴、在廣告上多花些工夫和投入,一準能賣得更快、更貴:他們在房地產剛起步、市場不成熟時確實是得了廣告的巨大“好處”,做成功了一兩個項目,經常是廣告一出,看樓客蜂擁而至、訂單是紛至沓來。他們往往因此把廣告當成房子好賣的唯一原因,在接下來的項目中,漸漸放松產品的創新、服務的深化,一味地將希望寄托在找優秀的廣告公司、做更優秀的廣告上。結果,項目每況愈下,因產品陳舊老化跟不上市場需要而成為“爛尾”或“半死不活”的項目者比比皆是,許多實力不強者因此一蹶不振。
另一種開發商則認為“酒香不怕巷子深”,覺得廣告是“化錢爐”,只要產品好,不打廣告也能賣出去。他們往往是在房地產起步階段商品房供不應求時,不打廣告或少打廣告房子照賣,省下了一筆數十萬上百萬的費用, “省到就是賺到”,吃到了甜頭,更加堅定“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念。當周圍項目紛紛涌現,消費者的注意力被五彩繽紛的廣告所“壟斷”時,自己的產品漸漸失去了基本的“市場關注”,賣不好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抱有這兩種觀念的開發商,或多或少都會嘗到市場的教訓,有些甚至是因此而“玩栽”了,上文提到的H就是典型的例子。當然,把廣告當萬能靈藥的開發商日漸減少,但像H一樣因在廣告上“慳錢”吃苦頭的開發商卻普遍存在。
房地產發展到今天,像其他任何行業一樣,廣告已成為整個運作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廣告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廣告卻是萬萬不能的?!崩硇缘貙Υ龔V告,已成為成熟開發商必修的一門功課。業界眾多中小開發商容易進入的“H式”誤區,確立以下三項認識,對他們非常有用:
第一,房地產是資金密集型企業,漫長的資金鏈、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愈來愈短的變化周期,蘊藏著巨大的市場風險。而要規避風險,必須以快打慢,也就是要運用一切快速有效的手段進行主動推廣,不能消極地等客上門而喪失時機。
第二,靠省廣告費,是本末倒置。房地產開發中,廣告費用一般都不會超過總成本的5%,但是其發揮的信息告知、個性化形象建立、美譽度構筑等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而且如何省廣告費,也不應是老板考慮的問題,而是技術人員考慮的問題。
第三,大眾傳媒是現代廣告特別是房地產廣告傳播最為有效的媒體。試想,報紙可以在一天內將豐富的項目信息傳達至數十萬上百萬人,速度快、覆蓋面廣,相對于傳統的條幅等方式,干人成本率實際上更低,而取得的效果卻更大。其中得失,精明的開發商自然要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