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前的嘮叨
很慶幸,3年前買完房子后,福州樓市一路飄紅,房價至今已翻一倍有余;也很不幸,老婆自此沉迷樓市,不可自拔,幾次三番揪著我陪她逛樓盤、看展會,每每在我沉沉欲睡之際,硬把我扯起來聽她嘮叨“樓經”,直搞得我苦不堪言。所幸,自身經濟條件有限,老婆又是個無甚主見的人,每次都在我或朋友的“勸說”下做罷。
有段時間,老婆居然沒再纏著我陪她看房聊房,心中竊喜。某天,老婆突然“鄭重”宣布:“我已經是中國9000萬股民的其中一員了!”然后拿著她在證券公司排了3個小時隊才拿到的開戶單在我面前晃了晃,完全無視我的愕然開始給我講起了“股經”……
樓市與股市作為目前最炙手可熱的兩大投資陣地,不管你喜歡與否、接受與否,或多或少都與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讓你剪不斷理還亂,我就是其中的“無辜者”之一。
目前無論樓市,還是股市,都處于風云突變的年代。樓市深陷政策宏觀調控不可自拔,股市則由1000點扶搖直上4000點。由于兩者高度依賴資本,而且資本擁有者都少不了與樓市、股市的瓜葛,所以二者自然也就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樓市:宏觀調控是地震?
過去的一年,是國家對樓市宏觀調控最緊鑼密鼓的一年。有人說,2006年的樓市是在頻頻的地震中走過來的。其實,宏觀調控就是宏觀調控,決計沒有地震的冷酷與霸道,如果硬是要說宏觀調控與地震有關,那宏觀調控頂多也就算是個無甚影響的地震,就像地震過后大家猛然醒悟而后大喊:地震了,地震了……這也說明這次地震對大家沒有太大的影響。若不然,福州的樓市咋會如此火爆,福州的房價咋會一路走高?
回想2006年年初,宏觀調控初來,喊跌者遍地都是。就如地震一樣,剛發生的時候,如果你知道是地震,可能會帶上家人跟出來,或在花園,或在空地,可能夜晚的寒風還讓大家難受一夜,但最后只是虛驚一場。其實,還是不知道的人好,因為不知道,在家里以為是一種錯覺,以為是一些無意,反正沒有感覺,該做啥還做啥。事后說起,就權當茶余飯后的談資罷了。
其實宏觀調控對于我們這些小民百姓而言,情同此理。如果當初你買房,不關注這個,想買就買,看上了就買,條件適合就買,等你買了之后,再有人告訴你有宏觀調控政策了。那還有啥好說的?筆者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回想當初買房時,自己還是個傻不溜丟的“楞頭青”,只是感覺身處異地他鄉該有個屬于自己的窩,反正“無知者無畏”,湊夠了首付也就買了,也沒考慮以后按揭的壓力,更沒考慮何謂宏觀調控。現在,我活得還算不錯,至少有了屬于自己的房子。
其實,小小的地震不過給了大家一個小小的鬧劇,該干嘛還干嘛,我們福州的房價也一樣,調控的時候來個觀望期,短暫的觀望后,房價該漲還是漲,樓市該火爆還是火爆,大家該買還是買。其實,就這么簡單!
股市:全民炒股漸成趨勢!
中國的股市在經歷了漫漫熊市之后終于反彈。自2005年中國正式宣布開啟新一輪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來,環繞人民幣升值預期的炒作可謂方興未艾。然而,進入2006年,一個更為誘人的投資機會正越來越成為國際投資者的關注焦點,這就是長達六年一蹶不振的中國A股市場。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不但沒有放慢連續20年的高速增長步伐,反而克服重重困難,通過制度創新不斷解放和提高勞動生產率,取得了舉世震驚的持續高速增長,令國際經濟界垂涎。然而,與此同時,經濟學界慣稱經濟晴雨表的中國股票市場卻嚴重失靈,與國民經濟背道而馳。以上海A股市場為例,從2200多點開始的漫漫熊途直到跌破1000點方才止步,而由于其間旗艦型權重股不斷上市,該指數的可比點位早已跌至700點左右。長達六年的熊市期間,A股市場雖幾度出現反彈,但都以更大幅的下跌告終。然而,冬去春來,轉入2006年,中國股票市場上的投資各方,對于A股市場的投資價值及未來走向的看法,卻出現了近年來難得的高度趨同。
專家分析“2006年是股市的轉折年,是新一輪牛市的開端”。于是,2006年以后,中國股市“牛”得一發不可收拾,而股市的全線飄紅也使得全民炒股漸成趨勢,就連我那沒有主見的老婆居然也瞞著我投身其中。
樓市與股市解不開的情結
股市和樓市都是資金需求密集型市場。在過去幾年,股市和樓市就像蹺蹺板的兩端,高低互現。2005年,隨著房地產市場一下子出臺一批政策,各地樓市進入了一個微妙的時刻。聞得風聲不對,一些投資者便紛紛將資金撤離樓市,轉投股市建倉,同時更多投資機構以及個人職業炒家開始選擇持幣待機,在兩個市場間觀望。除了社保、QFII等資金外,大批樓市資金正在通過各種渠道流入股市!
據有關統計顯示,今年1月,全國股票新開戶數為138萬戶,而2月份以來更是呈直線增長。從2月26日至3月13日的12個交易日里,新增A股、B股、基金開戶數達到了230萬戶之多,超過往年半年的新增開戶數。與股市的火爆成對比的是樓市投資型購買量的下降,據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商品住宅成交量比去年同期下降將近一倍。
那么,樓市與股市之間是否存在爭奪資金的矛盾?對此,有專家否認了這個觀點。專家分析作為投資工具,樓市與股市并沒有直接矛盾。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老百姓可以既投資房產又投資股票。七部委文件并不是要打壓房地產,而是要促使房地產市場更健康發展,因此全國樓市在2006年將繼續向好,投資前景較好。從目前的股市狀況上看,中國股市尚未擺脫股民不信任的陰影,在完善的監管機制尚未完全實施的情況下,僅憑借一系列的利好消息是無法真正刺激股市的全面復蘇的。
專家認為,現在股市資金渠道已多方面打開,股市和樓市“蹺蹺板現象”已經弱化,如今的股市低迷不是單純缺乏資金所致。如果股市投資者信心依然低迷的話,從樓市中退出的資金又會對股市產生多少興趣呢?事實上,保險資金獲準直接入市投資,目前也處于觀望階段。只要投資者信心未定,各路資金都不會大舉行動,樓市資金同樣如此。股票和房產之間本身的屬性不一樣,兩者的市場都有其相對的獨立性和自身的規律。股票是純粹的投資品,絕大部分購買者都會選擇在股票價格上漲之后獲利套現。房產除了投資的屬性之外,還具有使用價值,而且大部分的購買者都是看中其居住的價值而購買的,純粹走短期炒賣路線的買家只占少部分。兩者面對的對象不盡相同,彼此間的漲跌也說不上有什么內在的必然聯系。從歷史經驗來看,股市和樓市有過此漲彼跌的情況,也有過同升同跌的情況。如日本經濟蕭條時期、東南亞金融危機期、我國1993年至1996年的宏觀調控期和2003年以來的香港地區,其時的股市和樓市就呈現同漲的狀況。
當然,股市之風險遠超樓市。房價高,跟風炒房的也有,但畢竟門檻較高,即使出了什么問題,最多炒成房東;不行還可以降價銷售:再不行,干脆不供了,認了。而股市不出事則已,一出就是大事。時下,新股民蜂擁入市,機構、基金冷眼旁觀。多米諾骨牌陣其實早已準備就緒,直待第一塊牌被推倒。當下的情況是,即使一陣莫須有的旋風都足以使牌陣倒掉,因為牌陣里有很多短板,經不起折騰,抗風險能力極低。可是,股市的現狀是,往往抗風險強的機構、莊家率先抽身,小股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股市跳水,干著急。
結束語
本人沒能力預測任何東西,除了能夠預測太陽明天繼續從東邊出現、地球還在轉之外,其他的,一概不在可預見范圍內。樓市也好,股市也罷,有能力、有條件的話玩玩就算了。還是那句話,該買就買,改收就收,玩過之后該干嘛還干嘛,就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