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傾向——戀物者的夢幻表達與非凡想象
陳雪珠,一九七九年生。曾是媒體人,現自由職業。置身于名品時代,情迷最流行的氣息,不為表面的浮華迷惑,只愿潛入最深層的底蘊探索。
關于男人的西服,有個著名的段子。“衫衫西服說我走向世界了——金利來西服笑了;金利來西服說我是男人的世界——Boss西服笑了;Boss西服說頂級男人是我的選擇——杰尼亞西服笑了;300塊錢的西服說我也是西服——全世界都笑了。”
男裝遠不如女裝那樣花樣百出,層出不窮,所有常有心理不平衡的男人抱怨男裝單調,這種不平衡似乎又賭氣似地引向了另一個方向:既然花樣上蓋不過你,我就在價錢上壓過你。身體力行者比比皆是。深圳就有一位男士,定做了一套價值人民幣13萬元的手工“杰尼亞”全球限量版西服。據說,這種限量版的西服是用13微米的羊毛精紡而成,用肉眼看甚至比絲綢還要薄,全部在意大利設計,并根據面料對氣候的要求在瑞士制作,紐扣是采用獸類最堅硬的角質做成。制作一套這樣的西服,眾能工巧匠齊心協力,還是要耗去整整50天的時間。
不知道一套價值13萬元人民幣的西服穿在身上是何感覺。那位老兄是否覺得面料比絲綢還薄的西服穿在身上很體面很性感,所有的優越感在衣服的包裹下呈萬丈光芒般輻射。但估計他穿出門顯擺的機會不多,那么嬌貴的面料,中國的氣候肯定是不合適的。即使穿出,不解釋一番,凡人的肉眼也是看不出它值13萬元的。因為西服再怎么飛黃騰達,它的本質還是西服,外表上與一般的西服無異。而一套簡單的西服貴到13元萬,就算是“杰尼亞”這樣國際頂尖品牌,也是很離譜的。建議那位老兄還要再定做一個華麗的柜子,把衣服好好地收藏起來。柜子里要有調節溫度的設備,以保衣服得到萬無一失的保護,就像保護他的虛榮心一樣——既要處處彰顯,又要不露痕跡。
當男人也叫囂著站到時尚的前沿并時刻準備以最時尚的裝備武裝自己的時候,精明的商家不失時機地推出時尚消費理念,號召男人“不買最好的,只買最貴的”。熟悉時尚的人士都知道,一套國際品牌西服動輒就一兩萬,讓工薪階層愛之心切,顧之不及,恨得牙癢癢。300元的西服被貶低為不叫西服,但行走在大街上的男士,相信穿300元的還是占多數。若真要在300元的西服與上萬的西服分出個高低來,除了那點膨脹的虛榮心,也無其他。能把西裝穿出格調、穿出品位的,能在公眾眼里把300元的西服穿出3000元的效果的,那才真叫本事。反之,也只是白白糟蹋了好東西,糟蹋了品牌西服的文化內涵。
流行不是高級,貴重也不是品味,高貴的是氣度,而非鍍一層金就能體現。《皇帝的新裝》里的那個蠢貨,用無數金幣的代價,換一套虛無的華服,他光著身子顯擺的時候,就不知道會有一個孩子在勇敢地嘲笑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