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近春運,鐵道部長辦公室在緊張地忙碌。電話鈴聲響起,一工作人員抓起電話,聽筒傳來一聲怯生生的男子的問話:“是鐵道部部長辦公室嗎?”“是的。您是哪里?”但對方馬上便掛斷電話。也許辦公室太忙了,無人留心這個普通電話。
中午時間剛過12點,電話鈴聲又一次響起,工作人員再次拿起聽筒。還是剛才那名男子的聲音,不過聲音大了許多:“我是一名逃犯,快過元旦了,我要給部長送份禮物。”“什么禮物?”“我要把K5□次火車轟上天,讓部長15分鐘內給我回電話。”電話又被掛斷了。
時間定格在2006年12月19日12:09分。這個恐怖電話打破了辦公室的寧靜。誰也無法預料這個恐怖電話的后果。
命令:從北京發出
鐵道部公安局隨后接到了報警電話:“有人策劃對K50次列車恐怖活動”。打電話的人說的是地方方言,“K5□”次列車被工作人員聽成“K50”列車。K50次是湖北宜昌發車,終點站北京西站,到達時間是下午14:49分。K50次列車正載著千余名旅客向北京駛來,旅客生命重于泰山,公安人員的使命感陡然而生。時間就是生機,一道道命令從北京發出。北京、武漢鐵路公安先后接到通知,三地鐵路警方開始布置反恐行動。
“有一男子揚言引爆K50次列車!”K50次列車18:43分從宜昌站發車,應次日14:49分正點到達北京西站。北京鐵路警方嚴陣以待,北京鐵路公安局從京廣線保定火車站抽調10名民警上K50次車行動。為尋查爆炸可疑物,5條警犬被緊急調來,警車載著大批防爆民警部署在北京西站,隨時應對突發意外事件,同時做好疏散旅客的準備。
武漢鐵路公安局接到通知后立即啟動反恐預案,有關領導帶領民警乘飛機趕赴北京,120多名民警分頭行動查險排險。
北京、武漢、濟南三地鐵路警方與地方公安400多名警力按照鐵道部公安局的部署統一開展反恐行動。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K50次列車離它的終點站北京西站越來越近,盡管列車上不斷傳來未發現異常情況的報告,但緊張和不安仍縈繞在人們心頭。
2006年12月19日15時15分,K50次列車到達了目的地北京西站,1300多名旅客被立即疏散,公安人員分頭行動,全方位立體檢查列車每一可疑部位。但始終未發現可疑危險品,險情沒有出現。此時離接到匿名電話時間已過去整整3小時。
天網:鎖定恐怖信息源
列車平安到達,恐怖并沒有陰消云散。到底是誰打的電話?在哪里打的?他的動機是什么?K50次列車上沒有爆炸物,但公安干警們并沒有就此消停。
公安機關動用高科技技偵手段鎖定恐怖信息源是來自山東省臨沂市的。嫌犯的信息有了眉目。濟南鐵路公安局接到命令后,迅速派出100多名警力開展偵破工作,臨沂市公安局也抽出20多名刑警參與破案。一張天網向嫌犯撒去。現代高科技技偵手段功不可沒,一張大網正在收縮,正罩在自鳴得意的嫌犯頭上。此時,制造事端的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農民朱光恩正像懷揣兔子一樣嗅著周圍的一切。
2006年12月19日早晨,他從平邑縣偷偷來到幾十里外的費縣一偏僻的果園里,心里惴惴不安,七上八下。10時許,他用手機試著撥通鐵道部的電話,剛聽到工作人員的電話,他就膽怯地掛了電話,12時,他仗著膽子再次撥通電話后,編造了虛假的恐怖信息,通話時他的方言把山東省日照至北京站的“K52”列車說成“K—五—兩”次列車,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聽成了“K50”。他在果園里等了好長時間,但還是沒有等來部長的電話,就扔掉手機卡騎著電動車回家了。
其實,他在電話中說到的K52次列車早已到北京站了。而K50也在風馳電掣沿京廣鐵路向北京駛來。
午夜:嫌犯束手被擒
險情雖然排除了,但公安人員偵破案件的工作卻沒有停止。
2006年12月19日午夜11時許,濟南鐵路公安處的民警來到臨沂市平邑縣一村莊內,趴在床頭正在看電視的犯罪嫌疑人朱光恩被抓獲。
自己作案也就僅僅過去10個小時的時間,朱光恩怎么也搞不通自己做“事”如此詭謐公安也能抓獲他,難道這會是巧合?自己煞費苦心專門跑到近百公里遠的臨沂市區買的手機卡,只用了今天上午這幾次電話,打完電話后電話卡就扔掉了。作案地點、路線相當隱秘:當天早晨自己騎電動自行車到縣城,又乘客車轉到幾十里遠費縣境內一偏僻的果園內打的電話,再說也沒有其他人在場。民警這么快抓獲自己,難道公安有“神眼”!
連他的爹也不清楚自己的兒子會闖“禍”:孩子15歲就拉過女朋友處對象,學習成績不好,后來也沒有再考上學,對象也散了,兒子接連受了兩次打擊,變得郁郁寡歡,當農民的他會闖什么禍呢?
但事實就是事實,在證據面前,朱光恩無法抵賴,就是他自己在電話中編造的虛假恐怖信息。不僅如此,案發當天他還撥打某地國家安全局的電話,報稱一逃犯要炸火車,全力制造混亂。
目的:試圖制造影響
朱光恩是名34歲的農民,身在農村,卻對發生在邊周圍農村干部身上的種種腐敗現象感到不滿,為一些生活瑣事憤憤不平。因為常看電視,他對電視畫面上有關國外恐怖敲詐報道比較留心和注意,由此觸發他內心深處邪念的導火索,一心想制造“影響”的他把邪惡的目光投向了鐵路。但鐵道部長沒有給他回電話,他也沒有按預想的那樣提出種種條件。
朱被抓獲后,坐在審訊席上,一直狡辯,他宣稱自己是“熱血青年”,只是想“反映問題”,并不想制造麻煩,更不知道“打個電話”也會構成犯罪。司法機關專門對他進行了司法精神鑒定,排除了他作案時存在精神疾病的可能。
2007年4月11日,朱光恩以編造虛假恐怖信息罪被起訴。
編輯:陳暢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