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固體硅凝膠假體隆鼻術并發癥的防治。方法:通過分析84例隆鼻術并發癥的原因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修復。結果:84例就醫者通過再次手術修復,使所有并發癥均得到了治療,鼻外形也有明顯改善,除1例因鼻尖穿孔遺留瘢痕不滿意外,其余83例均獲得滿意效果。結論:根據鼻畸形情況確定修復部位、選擇合適的手術切口及手術方法、精細且適合就醫者的假體雕刻、鼻背筋膜下的剝離、良好的美學概念、術后應用抗生素及活血化瘀藥物等是降低和預防隆鼻手術并發癥的關鍵:當隆鼻術并發癥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應可針對不同情況、不同原因,及時采取手術治療,可使并發癥得到控制和及早治療。
[關鍵詞]隆鼻術;并發癥;硅凝膠假體
隆鼻術是美容外科常見的手術之一,因固體硅凝膠易于雕刻和塑形,出現并發癥時可以完全取出,所以被廣泛應用,隨之也出現了許多并發癥。我院自2003年9月至2006年9月收治本院及外院隆鼻術后并發癥就醫者84人,現就其原因及治療情況探討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就醫者共84人,全部是女性,所用假體均為“L”形硅凝膠假體。其中并發假體外露18例,假體浮動26例,假體偏斜24例,感染3例,血腫6例,膚色異常7例。
2 并發癥及其防治方法
2.1 假體偏斜:形成原因:①術前未能正確畫出鼻梁的正中線,致使在分離腔隙時偏離正中;②分離腔隙過大,使假體在術后發生移位、偏斜;③分離腔隙內有部分纖維組織沒有離斷,使假體移位,發生偏斜;④假體下面的凹形太淺,不起騎跨作用:⑤雕刻的假體本身不對稱:⑥鼻骨性或軟骨支架先天性或外傷性畸形,術前未發現。處理方法:針對性解決和消除偏斜的原因。預防:①術前仔細檢查鼻畸形情況,正確畫出鼻梁正中線及手術剝離范圍,僅超過假體輪廓線2~3mm;②按就醫者鼻梁的具體形態,根據美學的要求,對假體進行精細雕刻,使假體能牢牢的貼附于鼻背上;③置入假體前,要檢查腔隙內是否有未離斷的纖維束,若有則及時離斷后再入假體。
2.2 假體浮動:形成原因:①假體的深面與鼻背軟骨表面結構不相吻合;②分離腔隙過淺;③假體材料過硬。處理:①取出假體,3個月后再次手術;②若假體位于皮下,則重新在鼻背筋膜下剝離腔隙,同期將假體置入鼻背筋膜;③若假體與鼻背貼附不良,則要再次雕刻或更換假體。預防:①分離假體隧道時應在鼻背筋膜下或骨膜下進行;②根據就醫者的鼻背情況將假體進行雕刻,以使假體更穩的貼附于鼻背上。
2.3 假體外露:形成原因:①假體過厚、過長、過大,使鼻部皮膚或粘膜存在張力,長時間組織磨損所致;②假體的鼻小柱段在置入時出現卷曲,長期壓迫鼻中隔所致。本組中10例鼻假體過大,8例假體的鼻小柱段現卷曲。處理:若已出現穿孔,假體外露,則應立即取出假體,抗炎治療,使傷口愈合,待3個月后再次手術隆鼻。防治方法:①要按照假體雕刻的基本原則(寧短勿長、寧低勿高、寧圓勿尖、)進行雕刻;②術中在置入假體后要檢查鼻部的皮膚張力,發現張力過大時,及時調整假體的大小;⑧當術后發現鼻部皮膚出現發紅、變薄或疼痛時,及時進行修復或取出假體,假體外露多可避免。
2.4 假體表面皮膚色澤異常:多表現為發紅、發白,其原因有:①假體太厚太長,使皮膚張力過大所致;②假體剝離腔隙過小;⑧假體置入層次過淺;④受術者鼻背覆蓋的軟組織太薄。處理:①于手術后3個月后進行修復,可取出假體,若假體過大,則對假體再次雕刻并同期置入;若假體剝離腔隙過小,則擴大腔隙重新置入;若分離層次過淺,則重新在鼻被筋膜下分離,將假體置入于鼻背筋膜下;②取出假體,采用膨體聚四氟乙烯材料置入隆鼻術。預防:①手術時勿使假體過長、過大;②剝離腔隙要適中,僅超過假體輪廓線2~3mm,不要過小;③選擇質地較軟的假體材料。
2.5 血腫:發生原因多為:①手術操作時動作粗暴損傷鼻部血管;②凝血機制不良。處理:①若出現血腫,可用注射器進行抽吸,或經切口排出;②術后應用止血藥物及活血化瘀藥物:云南白藥膠囊、三七片等,可以明顯減輕組織腫脹和血腫的吸收。預防:①術前詢問有無經常性皮下瘀斑、出血表現,做常規的出凝血時間檢查,以排除出血性疾病;②假體置入前給予局部加壓,減少出血和滲血;③手術操作輕柔,掌握解剖結構,在鼻被筋膜下緊貼骨膜進行剝離;④術后立即給予冰敷。
2.6 感染:隆鼻術后發生感染者較少,多因術中無菌操作不嚴或面部、鼻腔有感染灶存在造成。處理:①若術后出現紅、腫、熱、痛等炎癥反應,應加大抗生素的用量或更換抗菌力強的抗生素進行控制;②若未能控制病情的發展或發現假體外露則立即取出假體,以過氧化氫、生理鹽水及含抗生素的液體反復沖洗創腔,全身應用抗生素,半年后再行隆鼻術。防治;①拒絕給帶有感染灶的人手術;②嚴格無菌操作;③精細假體雕刻;④術后及時應用抗生素。
3 結果
84例硅膠假體隆鼻術發生并發癥的就醫者中,假體外露18例,全部手術取出,3個月后再次手術隆鼻;假體浮動26例,16例再次手術將假體置入鼻被筋膜下,10例取出假體,3個月后再次手術置入鼻被筋膜下;假體偏斜24例,早期經手法復位5例,19例再次手術取出假體,擴大腔隙,重新置入;感染3例,1例經抗炎治愈,2例手術取出,抗炎治療后愈合,3月后再次手術隆鼻;血腫6例,經穿刺抽吸、壓迫及應用活血化瘀治療后,均得到控制和完全恢復;膚色異常7例,經再次手術修復后得到矯正。84例中經再次手術修復,除1例因鼻尖穿孔遺留瘢痕不滿意外,余83例均獲得滿意效果。
4 討論
硅膠假體隆鼻術并發癥雖然較多,但如果我們嚴格操作規范,精細雕刻假體,術后細心病情觀察,及時處理出現的并發癥,就能有效的治療和預防隆鼻術的并發癥,提高手術的滿意率。
4.1 并發癥的處理
4.1.1 對于出現假體偏斜、假體浮動、膚色異常時,可針對不同情況、不同原因,取出假體3個月后再次手術、也可以重新修剪假體同期手術。
4.1.2 對于假體外露時,筆者認為要取出假體3個月后再次行隆鼻術。
4.1.3 對于感染時,早期可以全身及局部應用抗生素保守治療,若保守無效,則盡快取出假體,繼續抗炎治療,6個月后再次行隆鼻術。
4.1.4 對于出現血腫時,則可以采用注射器進行抽吸,或經傷口擠出,同時進行冰敷,也可應用止血藥或活血化瘀藥物以改善血液循環,加快血腫的吸收。
4.2 并發癥的預防
4.2.1 術前設計:術前根據受術者鼻部及面部的具體情況和受術者的具體要求,設計出鼻梁中哪些需要重點抬高,并畫出假體的輪廓線。此線可提示術者在雕刻假體時應注意哪些地方厚,哪些薄;在剝離時以中線為中心,對稱性向兩側分離,這樣在置放假體時就不易發生假體偏斜。
4.2.2 精細的假體雕刻:精細的假體的雕刻是手術成功的關鍵。根據受術者的鼻梁情況,對近鼻額角、鼻唇角、鼻面角,還要注意假體的腹側與鼻被貼附嚴密。否則,易發生鼻背皮膚膚色異常、假體外露等情況。
4.2.3 手術剝離腔隙:隆鼻手術的剝離腔隙應在鼻被筋膜下,在該腔隙下,手術出血少,在該腔隙內置入假體,使假體穩固,不易漂浮。同時剝離腔隙不宜過大,僅超過假體輪廓3~4mm,這樣,假體不易偏斜。否則,將出現假體漂浮、偏斜或鼻部皮膚膚色異常等。
4.3.4 術后有效壓迫和冰敷,可使局部腫脹明顯減輕,減少出血機會。
4.2.5 術前面部有感染性疾病時,應禁忌手術。
4.2.6 術后應用抗生素、止血藥物及活血化瘀等藥物可明顯減少感染、腫脹、瘀血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