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嚴監(jiān)生的形象
晚間擠了一屋子的人,桌上點著一盞燈。嚴監(jiān)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接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大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你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二侄子走上前來問道……趙氏分開眾人,走上前道:“老爺,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為那燈盞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嚴監(jiān)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
(選自清代小說家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2.葛朗臺的形象
一看見丈夫瞪著金子的眼光,葛朗臺太太便叫起來:
“上帝呀,救救我們!”
老頭兒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
“什么東西?”他拿著寶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連聲叫嚷,“這么多的金子!有兩斤重。啊!啊!查理把這個跟你換了美麗的金洋,是不是?為什么不早告訴我?這交易劃得來,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兒,我明白了。”
(選自法國小說家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
評析:
嚴監(jiān)生是中國古代有名的吝嗇鬼形象,選文素描一般的細節(jié)描寫,如“伸著兩個指頭”,“總不得斷氣”,把嚴監(jiān)生的特點淋漓盡致、入木三分地表現(xiàn)了出來,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葛朗臺則是法國文學史上吝嗇鬼形象的代表。選文中的葛朗臺已是個七十六歲的老頭,而且大病在身。但當他看到金子時,你看他“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作者用動作來塑造人物形象,用比喻來描寫動作之迅速、敏捷,寫活了一個眼中只有金錢、置自己身體和親情于不顧的吝嗇鬼形象。
【張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