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流規劃涉及到物流系統生命周期內系統的不同時段、不同層級的方方面面的內容,在規劃工作中,希望一次性總攬全局地解決問題是很不現實的。唯有將問題分解為若干彼此關聯又相對獨立的階段,才能有利于問題的分析與討論。筆者認為在實際操作中,按照在規劃的總體思路于戰略規劃階段解決,主要解決系統的服務目標的確認,和系統核心競爭力的定位;支持系統運作過程的基礎平臺規模與配置關系的確認,可以在運作系統規劃階段解決,以提高建設和運營過程中的經濟性;系統運作過程的組織方式與方案的確認,應由管理信息系統規劃來實現,以確保服務目標的實現和系統總成本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物流系統規劃;服務戰略;核心競爭力;信息管理
中圖分類號:F252.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100(2007)07-0012-02
Abstract: Logistics programming relates to all kinds of contents about different phases and different levels in logistics system's life cycle. It is not reality that we could get all the program done once and for ever in the work of programming. Only should we decompose the program into different phases which is related each other and comparatively independent, which will help us to analyse and discuss the program. In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the phases of strategic programming mainly resolve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service target and the orientation of key competition capacity in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overall programming frame; it could be resolved during the operation system programming phases that we decide the scale of basic flat and confirm the configuration relationship during the process of supporting system operation so as to enhance economic benefits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model and scheme during the system operation process could be realized b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programming phases so as to insure the maximization of service target and the minimization of system overall cost target.
Key words: logistics system programming; service strategy; core competenc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規劃,《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比較全面的長遠的發展計劃。全面是對規劃內容在廣度上的要求,長遠是對規劃在時域上的約定,計劃表明它是主觀思維對客觀存在的能動作用的產物,發展則說明這是一個動態過程。所以,物流規劃是一個以物流系統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在一定時域內總體行為的目標和效果進行預測、分析和評估,從而所獲得的關于系統在生命周期內發展變化過程的認識與結論。
由于規劃是一個從思維到存在的能動過程,這一過程的結果又將是人們未來的改造客觀世界過程中的行動指南。因此,物流規劃成果品質的優劣程度,將直接對物流系統的實際表現產生重大影響。規劃成果在認識上的真理性只能依靠物流系統的實際表現才能加以驗證。然而,物流系統的建設與運行需要投入大量社會財富和勞動,而這在許多情況下,又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若是待到實踐的結果業已表明,有關系統規劃的結論確系有誤時,則悔之晚矣。因此,人們為了提高決策成果的可靠性和決策過程的經濟性,認為有必要將決策過程劃分為一系列內容、深度均有所不同,彼此間又能相互銜接的循序漸進的決策階段,不斷地推進人們加深對客觀世界的了解,提高認識的真理性。用這種決策過程程序化的措施,來保證和提高決策結論的可靠性。
一個完美的物流必須是目標清晰并具有層次性特征的系統化了的結構體系。所謂系統化是指物流全過程中對所有的物流活動都進行合理的歸并與組合,以形成系統許多不同層級的功能子系統。因此,物流規劃內容也一定是一個與之相對應的有著明顯層次性特征的體系。在規劃過程中,既要考慮要分門別類地解決處于不同環境條件下、處于不同層級的問題;同時,也要考慮到物流系統在其整個生命周期內,由于它在發展進程上呈現一定的階段性,其任務和目標上也會有所差別這一問題。為了便于分析,可以考慮將其劃分為策劃、建設、運作以及退出等具有不同特點的階段,分門別類以突出重點地對其加以描述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對物流規劃的討論與研究,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情況。
1物流策劃
策劃階段著眼于系統發展的整個生命周期,著眼于系統與環境關系的研究,以便從宏觀上考察、分析并確認系統的功能,進而確認系統的未來發展之路,屬戰略性質的規劃。從系統的社會和歷史使命來看,物流活動是一個服務于社會生產與生活的重要活動,所以,在策劃階段的首要任務就是要確認系統的服務戰略:確認服務對象、服務范圍、提供什么樣的服務產品、采用什么樣的服務方式以達到什么樣的服務水平。為了確保服務目標的順利實現,系統應當怎樣地調整自身的結構與功能特性,使其與其環境實現相互關系的相互協調。這其中至關緊要的是應當指明:企業是憑借什么在市場競爭中逐步建立并最終確立自己在市場中的優勢地位,并最終贏得競爭,即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明確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系統內部功能和結構關系的調整才有了方向,這樣的調整才能確保系統與環境的協調是能動的,是符合戰略目標要求的。所以,是否能正確地確認以服務目標為核心的系統目標體系,是策劃階段的工作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標志。這種規劃主要適應于:(1)準備下決心進入物流行業的企業;(2)物流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條件發生重大的變化,即系統的服務范圍、服務內容、服務對象的組成和格局,都有了較為明顯的改變,使得服務的可靠性得不到充分的保證,給服務過程的經濟性帶來了嚴重的挑戰;或是服務條件和服務方式有了新的變化,給提高服務品質或改善物流成本帶來了新的契機。有必要對物流戰略進行必要的調整,或是對物流活動和物流過程的進行重組才能更好地應對環境的挑戰,策劃就是為物流重組工作過程的開展提供行動綱領的一個過程。
作好策劃工作,才能制訂出充滿競爭活力物流戰略。為此,首要的是對市場充分的了解,正確把握市場的動向和用戶的消費心態,這才是確認服務目標的前提,也是使系統獲得必要的生存空間和生存條件的基礎;其次是要對從生產到消費的物流實體流通過程進行全面的審視,從有利于核心競爭力的形成與成長的目標出發,對重點領域、部門和環節著力進行系統功能和結構的創新或重組,為構建起一個經濟高效、競爭力強的系統奠定良好的基礎,才能為物流設施基礎平臺的建設提供宏觀的指導和為物流運作管理提供理念上的依據。這些都需要大量艱苦而細致的調查研究工作,力求知彼知己,才能在決策時,既不會驕傲自滿、固步自封,以一種近乎浮躁心態盲目拍板;也不會妄自誹謗,輕信于某些先賢的指點??傊?,企圖用輕率主觀的認證取代客觀科學的論證,是十分危險的。
2運作系統規劃
運作系統規劃階段是側重于系統內部關系的協調分析,它根據策劃所提供的基本綱領,努力做好各子系統之間功能的協同與配合關系的工作,特別是著重于對支撐物流活動活動正常運轉的基礎平臺的規模與配置關系進行研究,以實現系統功能與結構的最優化。由于運作過程所依托的物流設施與物流裝備平臺,是一個投入規模較大,建設時間較長的建設活動,特別是用于物流設施平臺的投入,絕大部分是無法轉移或回收利用,對系統總體的經濟性影響很大;它的規劃和建設質量如何,對系統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運行效率和運行效益影響均十分明顯。所以,必須著重對設施和設備投入資金的使用效率與使用效益進行深入的探討與分析。因此,必須通過運作系統規劃以解決如何創建一個既能體現戰略目標要求,又能確保物流運作過程實現連續、有節律并具備一定運能的物流設施系統。如果說,策劃主要是對核心競爭進行正確的定位,是屬務虛的性質;那么,在運作系統規劃階段那就是以務實為主了,它要為核心競爭力的實現,提供所必須的各類實體的基礎條件。核心競爭力將是關于物流系統內部的功能與結構關系調整的引導因素,系統的功能與結構的優化將是核心競爭力由設想變成現實的必不可少的承載實體和依托。
3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規劃
管理信息系統如同物流運作系統的神經網絡,管理信息系統規劃便是關于神經系統的構造方案,是它把神經的觸角安排到所有必需的地方,安排它們及時地捕捉系統與環境方面的相關信息,指明了信息處理的基本原則和處理進程,努力保證運作系統時時刻刻都處于最佳的競技狀態,保證核心競爭力能夠得到順利的實現。在確保服務目標的前提下,確保系統總成本低于全行業平均水平的經濟目標能落到實處。管理信息系統規劃是著重于對運作過程的調控研究,其目的是如何有效地利用物流信息,適時地作出有關物流運作過程中投入資源的調整決策,以應對快速而多變的環境影響因素與用戶需求,力保運作過程的基本穩定,探索改善物流的服務品質和降低物流成本的新途徑。它是一個與設施系統相配套的系統規劃。在實現系統的戰略目標的過程中,前者是起支撐作用,后者則是起保證作用。它是確保運作過程的平穩可靠與經濟高效的關鍵。一個高效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為作出適時的運作決策打下良好的基礎。
物流核心競爭力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之功,取決于從物流策劃到管理信息系統規劃,以及運行實踐活動等的精密無誤的安排。由于在這一過程中,物流決策呈現出一定的階段性特征,而在各個不同發展階段的決策,它既不可能完全脫離系統發展的歷史軌跡,又要謀求有新的突破;為了應對多變的市場環境,在系統的生命周期內,對已有的物流戰略或是運作方案的調整工作總是會時有發生的。因此,定期地對物流的運行情況進行檢討,及時地進行決策的調整,這就決定了物流規劃工作將是一個常作常新、不斷發展,呈現出滾動式推進的特征。
參考文獻:
[1] 汪應洛. 系統工程理論、方法與應用[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唐納·J·鮑爾索克斯(美). 物流管理[M]. 林國龍,等譯.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
[3] 羅納德·H·巴羅(美). 物流企業管理[M]. 王曉東,等譯.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4] 顏佑啟. 物流系統規劃[M]. 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