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大慶市特殊的產業優勢為背景,引入大量數據,應用SWOT技術對當前環境下大慶市發展現代物流業所處的優勢、劣勢、機遇、挑戰進行分析,從而提出加大政府的宏觀調控、建好基礎設施,完善物流載體功能、建立批發市場和物流園區、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育機制等建議。
關鍵詞:現代物流;SWOT分析;大慶
中圖分類號:F25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7)07-0038-03
Abstract: Taking the background of special industrial advantages, the article introduces mass of data and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modern logistics development with SWOT analysis method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in Daqing. Thus it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 of increasing the government's macro-control, building infrastructure, improving logistics carrier functions, building the wholesale and logistics parks and improving human resource training mechanism and so on.
Key words: modern logistics; SWOT analysis; Daqing city
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現代物流作為“第三個利潤源泉”正受到日益廣泛的重視,其發展程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地區)現代化發展水平和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大慶市位于黑龍江省中西部,是全國著名的工業城市和石油、化工工業基地。處在資源型城市轉型過程中,據大慶市經貿委2005年的統計數字,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6.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02.7個億,全年公路貨運量
2 011萬噸,貨運周轉量49 121萬噸/公里,全年鐵路發運貨物1 447.3萬噸[1],從物流總量上講物流需求巨大。黑龍江省政府出臺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的扶持政策,為生產要素集聚和產品快速流動創造了有利條件。發展大慶現代物流業是企業降低物流成本的要求,也是保持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要求,更是改善城市經營投資環境,發展地區經濟,提升大慶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
文章選取SWOT方法對大慶現代物流進行了分析,因為區域物流涉及的范圍較之以往的企業物流供應鏈研究范圍更加廣泛、復雜和困難,具有自身特有的特征、組織、結構、規模及管理[2]。而SWOT最大優點在于能夠使分析者將注意力集中在影響發展的最關鍵的因素上,而且這一模型簡單易用,在主體的發展過程中可以多次使用,并不斷調整,所以在很多領域都得到了一致的認可[3]。因此,運用該技術分析資源型城市大慶物流,彌補這樣的不足。
1大慶市發展現代物流業的SWOT分析
1.1優勢分析
1.1.1良好的區位和交通運輸基礎
大慶地處東北內陸,距省會哈爾濱較近,距俄羅斯也不遠,肇源松花江大橋與吉林省直接相連,且管道、水運、鐵路、公路運輸發達,機場建設已經通過了國家的批復,2008年就能通航,完全可以成為東承接哈爾濱、西輻射黑龍江省西部、南連接吉遼、北呼應俄羅斯的區域性中心城市。近幾年,全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城區之間道路暢通,境內鐵路總長度305公里,有11個大型鐵路專用卸貨場,區域內有縣級以上公路12條,其中,國家級公路3條,總長870公里[4]。優越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交通條件是大慶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基礎所在。由此而不斷完善的交通、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大范圍快速流動,有利于降低成本、高效率地開展物流服務,為現代物流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
1.1.2經濟發達,物流需求量大
(1)經濟總量水平條件。大慶是一個經濟實力比較雄厚的城市。在百強城市其中資源型城市大慶名列第一。2005年,全市GDP是1 400億元,人均GDP達到5.3萬元,連續9年遞增都在8%以上,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13 662元,銷售總額是163億,比上一年增長19.2%,人均消費支出是8 599元,均居全省第一[1]。較強的綜合經濟實力奠定了大慶市作為黑龍江省內經濟發展中心城市的地位,較大的經濟總量及其快速經濟增長產生巨大的物流需求。
(2)經濟結構條件。“十五”期間,三個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由“九五”期末的1.8∶89.7∶8.5調整為3.0∶85.9∶11.1[1],相比較來說三個產業比例嚴重失調。這種產業結構,導致了大慶市在黑龍江省區域內有別于其他城市的經濟發展空間,產生了存在于黑龍江省內的城市間、乃至全國許多城市和地區的原材料、半成品、產成品的進出,形成了彼此的供需關系和物流渠道,存在著大量的煤炭、石油、鋼鐵、建材、糧食、化工、生活日用品、農副飲食等物資商品的運輸、配送、倉儲、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及信息服務等多功能、多層次的物流服務需求,為物流的發展創造了產業結構條件。
1.1.3政府高度重視
為加快物流產業的發展,大慶市政府著手編制了《大慶市商業發展規劃綱要》,把建設多功能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園區的規劃和第三方物流作為重點。總體目標是到2010年,不斷完善物流要素的載體功能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合理規劃大型物流園區,建立技術先進、功能齊全、快速安全的現代物流體系,使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由目前的23%左右下降到15%以下,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場的比重達到20%以上[5],把大慶建成黑龍江省西部的現代物流中心。
1.1.4現代物流業初具規模
基礎設施方面,大慶物流園建設起步以“薩庫”為中心建設物流倉儲區、公路貨運站、集裝箱作業區、水泥加工區等11個功能區,總規劃面積約470萬平方米。重點項目的大慶物流園區2006年將先期啟動6個建設項目,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3.7億元[5]。大慶物流網(http://www.DQ56.neT)是黑龍江省首家BTOB物流電子商務網站,黑龍江唯一的物流電子商務站點。儲運方面,商貿和物資部門現有庫總面積約l 068萬平方米,倉儲面積達534萬平方米,運輸車輛達2萬多臺,鐵路專用線27.9公里[6],裝卸、倒運設施完善。油田企業建立的三個物資總庫和十幾家器材站燃料站遍布市內五區。
1.2劣勢分析
1.2.1物流業內部結構不合理
從所有制結構上看,長期以來,大慶的主導產業一直被國有企業大慶石油管理局物資裝備總公司所壟斷,相對于經濟發達地區而言,非公有制經濟成分所占份額甚微[7]。大慶的物流業主要是以公有制經濟內部的企業物流形式存在,資源無法達到高效率的利用,重復浪費現象嚴重,為企業帶來了沉重的成本負擔。多數物流企業規模小,高額運作成本也阻礙了現有企業的擴大以及新企業的進入。
1.2.2物流企業信息化的程度偏低
筆者電話調查了大慶市20家物流企業,大多數企業經營、服務手段仍然單一,主要是運輸和倉儲為主,網絡技術應用還停留在初級水平,只是利用網絡技術獲取、傳遞、使用一些初級信息資源,而物流信息服務、物流訂單管理、物流成本控制、自動化庫存管理、智能配送、物流方案設計等服務項目,多數企業還無法開展。物流企業經營服務項目拓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物流企業的信息化程度,信息系統的業務功能和系統功能還不完善,還沒有達到利用現代網絡技術集成整合企業內外各種信息資源和有效信息的使用的目的。
1.2.3物流教育滯后,物流人才短缺
由于學科建設相對滯后,我國物流專業教育才剛剛啟動,因此物流專業是緊缺專業。據了解,大慶市物流從業人員從事物流研究的科研人員還很少,企業內部的研究和投入更微乎其微。企業內部的物流職業教育則更加貧乏,短期培訓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訓的主要方式,這大大地阻礙了大慶物流業的發展。
1.3發展機遇
1.3.1良好的政策機遇
黑龍江省政府出臺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給大慶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帶來新的投資環境。大慶位于哈大齊工業走廊的中軸位置,項目區規劃面積占全省工業走廊總規劃面積的40%,規劃園區數量占工業走廊園區的一半以上,為生產要素集聚和產品快速流動創造了有利條件,為大慶市發展現代物流業帶來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1.3.2經濟轉型為物流業帶來的機遇
大慶推進石油主導型經濟向綜合型經濟轉變的核心內容,是大力培育第三產業,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與升級。第三產業發展總要以傳統的商貿流通業等為重點,以旅游業等新興第三產業為主體,和現代農業和金融、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從而實現第三產業“跨越式發展”。大慶市政府和有關企業應把握機遇,利用當前國內、國際良好的經濟與市場環境,制定和實施有利于促進大慶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規劃建設好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網絡節點設施,為逐步構建集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為一體的現代化大物流體系奠定基礎。
1.4面臨挑戰
1.4.1周邊城市的激烈競爭
省會哈爾濱作為哈大齊工業走廊的龍頭,在物流方面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從資金、人才、技術、經驗、客戶群體等方面都對大慶建設現代化的區域物流中心帶來了挑戰。周邊城市都提出了積極建設物流基地、物流園區、大力發展物流產業的戰略。大慶正處在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起步階段,一些物流企業不論是基礎設施、信息技術、物流意識,還是人員配備都比較薄弱,因此,大慶要建成現代化的區域物流中心將面臨周邊城市的激烈競爭。
1.4.2對物流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
隨著企業競爭上升為供應鏈的競爭能力,客戶對物流服務在深度和廣度上的要求將更為嚴格[8]。主要滿足貨物的空間位移和倉儲的傳統物流服務已不能滿足當今市場的需求,客戶要求物流企業能參與客戶物流資源的內外統籌配置,提供量體裁衣的個性化物流服務。物流企業必須意識到開展現代綜合物流服務的必要性,現代物流企業在為直接客戶服務的同時,更應強調為其供應鏈的上游與下游的企業服務,達到提高整體供應鏈效率的目的,這樣的物流服務才是客戶最需要的,也才能達到真正提高客戶的整體競爭力的目的。
2結果分析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大慶物流業近幾年有所發展,但還處于起步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物流產業概念,產業鏈條有待于進一步構筑。多數企業功能單一,規模有限,目前仍以倉儲、運輸為主業,分撥、配送則剛剛起步發展,物流基礎平臺和信息平臺標準化建設落后,物流布局比較分散,缺少統一規劃思路。但是,大慶在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過程中,現代物流業又代表了大慶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要想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物流市場中立足并穩步發展,必須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以資源的重新整合作為突破口,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打破原有界限,對資源、市場、功能方面重新組合,合理調整產業結構、不斷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批發市場和大型物流園區是大慶市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引進國內外大型物流企業、大力發展標準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是大慶發展現代物流業成功的關鍵。
3大慶市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對策
3.1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
一方面,引入競爭機制,制定包括融資、稅收、土地、產業等優惠政策[9],簡化物流行業相關程序和手續,營造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打破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行為,鼓勵多元化投資主體進入物流服務市場,使各類物流企業都能夠平等地進入物流市場。另一方面,整合現有物流資源,避免重復投資,對現有生產和商貿企業、多式聯運和園區信息化硬件系統,按照物流信息標準,進行整合利用[10],使油城物流信息化程度達到標準化。
3.2建好基礎設施,完善物流載體功能
大慶市政府要打造立體化交通體系,增設鐵路專用線,提升鐵路站點等級,搞好公路干線改造提升,提高肇源港吞吐能力,規劃建設名用機構,全面提高交通運輸能力。打造物流平臺,建設完善石化、糧食、汽配等一批專業批發市場。油城的主導產業一直被國有企業所壟斷規劃興建石油物資、石化產品等物流園區,促進工業產品快速合理流動。辟建出口加工區、內陸港和保稅倉庫,完善出口服務功能。加快項目區的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物流企業入駐和項目建設創造優良條件。
3.3建立批發市場和物流園區
積極培育市場,主要是建設大慶石化產品批發市場、太陽升糧食批發市場、讓區汽配批發市場、薩中建材批發市場、杜蒙林甸乳品批發市場、鐵西舊物批發市場[11],努力發展物流;以建設覆蓋黑龍江省西部、輻射東北地區、連接東北亞的流通大市場為目標,積極論證規劃,爭取與油田公司和石油管理局聯手建設大慶石油物資物流園,與石化公司和石化總廠聯手建設大慶石化物流園,規劃建設石油裝備物流園、石化產品物流園、港橋物流園等大型現代化物流園區;打造公共物流信息和立體化運輸兩大平臺,改造傳統運輸和倉儲企業,加快培育標準化的“第三方物流”。借助批發市場和園區之力,增強物流業的發展后勁。
3.4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育機制
據統計,物流人才是全國目前緊缺的十二類之一,培養物流人才可以通過政府、院校、企業三方共同努力來實現。政府可以設定一些從事物流研究的大學和專業研究機構來為大慶市物流企業提供人才,還應做好引進緊缺人才的規劃和措施,并成立“物流學會”開展物流研究。大慶石油學院、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已經設定了物流管理專業,培養大專、本科甚至研究生等層次的人才,以滿足中長期物流管理的人才的需求。與此同時,鼓勵多層次,多方面的物流教育和培訓,實行物流人員職業資格認證制度,開展培訓和學術交流,向大慶物流企業提供專業的物流人才。
參考文獻:
[1] 大慶統計局. 大慶市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Z]. 2006-03-09.
[2] 張麗立. 怎樣認識區域物流[J]. 中國物流與采購,2003(10):30-31.
[3] 邁克爾·波特. 國家競爭優勢[M].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
[4] 大慶市人民政府. 大慶市“十一五”規劃及發展綱要[Z]. 2006-04-17.
[5] 大慶市政府網[EB/OL]. (2005-04-04)[2006-08-20]. http://www.dqvc.net/xbzy/kaifa.
[6] 大慶市政府網站[EB/OL]. (2006-07-15)[2006-08-20]. http://www.dqt.com.cn/system/news3_id.php?id=224332.
[7] 孟凡勝. 黑龍江省石油城市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問題研究[J]. 物流科技,2006(4):24-26.
[8] 馬士華,林勇,陳志祥. 供應鏈管理[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9] 李麗萍. 大慶物流園區規劃構想[J]. 中國儲運,2006(3):97-98.
[10] 崔強. 大慶市建設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與發展策略[J]. 商業現代化,2005(12):17-19.
[11] 王庭建. 大慶物流園區規劃建設研究[D]. 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