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紀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傳到中國,并日益收到各方重視。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中國第三方物流已經初具規模,并呈現不斷發展之勢。由于我國物流市場巨大,在短短十幾年間涌現出一大批第三方物流企業,其中以民營企業發展最為迅速。本文從我國國情出發,對民營第三方物流市場發展現狀、環境及優劣勢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第三方物流;民營;挑戰
中圖分類號:F71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7)07-0009-03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TPL(third party logistics)spread into China, and gained attention from every field in the middle 1990s. Developing through these several years, TPL began to hold the scale already in China, and showed the tendency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due to the large logistics market in our country, numbers of third party logistics companies sprang up in over a decade. Among which run-by-the-local-people logistics companies have been developing the fastest. This treatise studies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market environmen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ose run-by-the-local-people logistics companies from national condition.
Key words: TPL; run-by-the-local-people; challenge
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給第三方物流業帶來很大的發展空間。具體表現為,從2003年至今,每年中國社會物流總產值增幅大約在25%左右。這種經濟上的熱度也對發展壯大到現在的幾十萬家規模的民營物流企業起到了促進作用,使其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但是,表面上給人一種似乎正在大踏步地朝前發展的民營物流業,實際總體上仍然處于起步階段。
我國加入WTO后,國外物流公司搶灘中國物流市場,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及理念,使其剛跨進中國大門就呈現銳不可擋之勢。這種態勢對我國傳統運輸業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國有第三方物流企業如此,民營物流企業更是如此。有些中小型民營物流企業多年苦心經營出來的市場正處于有可能被別人搶奪的狀態之下,甚至連生存都成了問題。一些業務單一的民營運輸企業急切地更名為物流企業,以應對國內外物流企業的競爭。很多民營企業想通過掛靠國有企業,組建公司合營的物流公司來提高競爭力。由于體制難以兼容,最后都未能有滿意的結果。
同時,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還面臨著資金、人才、資源短缺等方面的問題。資金不足是影響民營物流企業發展的最大困難。企業缺少資金,企業的運轉都會很困難,更不用說發展了。其次就是人才不足,民營物流在發展中的關鍵問題是人才問題,物流人才在短期內很難培養,有經驗的物流人才大多集中在國有企業。另外由于傳統體制的原因,使物流資源大多數集中在國有企業手上。綜上所述,民營物流企業在資金、人才、資源上有很多現實性的急待解決的困難。
1影響民營第三方物流發展的環境變化分析
1.1加入WTO后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受到的影響。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物流業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和挑戰。根據加入WTO時的承諾,2006年中國全面開放物流業。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貨運公司都把2006年視為在中國發展最為關鍵的一年。這種市場環境的變化也將給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物流市場中除了業務內容廣泛、具有增值服務的國內企業加快了搶占市場的步伐以外,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面臨的挑戰還來自國外大型成熟的物流企業,比如日本的通運和三菱、澳大利亞的TNT等。他們資金雄厚,管理經驗豐富,已擁有較成熟的物流網絡。因此我國進入WTO后,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面臨著更大的困難。民營物流企業如何清晰地把握中國物流未來發展的方向,如何在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里通過競爭贏得先機,是民營物流企業決策者應該關注的焦點。
1.2北京奧運會的籌建工作為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創造契機。北京2008年奧運會,需要龐大的設施、復雜的物流系統作為支撐,這將給我國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首先,奧運會在物流設施規劃與建設、物流組織與管理、物流技術創新與應用等方面都對民營所能承擔的業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奧運會場館設施等準備好后,我國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也積極地與承辦方加強交流,努力做好例如國內外觀眾及運動員的接待、食品運輸等方面的物流服務工作。再者,北京奧運會在我國第三方物流業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的同時,也使民營第三方物流業找到了高水準服務的參考指標,其示范作用將進一步加快民營第三方物流的現代化進程。
1.3突發事件對民營第三方物流業的影響。發生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巨大沖擊,同時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也經受著嚴峻的考驗。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所做的調查,約75%的物流企業受到非典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物流數量減少、結構的變化、物流速度受阻和物流成本的提高。但同時,在非典挑戰面前,物流的不足和矛盾也暴露出來。比如國家應急機制的建立和應急物流體系的建設問題;地方、部門、行業間的物流協調問題;物流資源的整合問題;綠色物流問題,特別是廢棄物物流的問題等。目前禽流感的危情也并未完全解除,這對民營第三方物流的能力也是一個挑戰。
但這種沖擊對民營物流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現代物流管理和技術為非常時期的物流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以物流配送體系為基礎的連鎖超市成為政府調控市場、維護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網上訂貨、電話預約等消費方式,在居民消費中迅速流行開來,使得已經加速發展的物流信息化獲得新的機遇;專業化、社會化的合同物流表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同時也是社會抵抗不確定因素帶來的危害一個強有力的手段。這些都會給民營第三方物流業的發展帶來新的課題。
2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SWOT分析
基于以上對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現狀以及影響其發展的環境的分析,可以知道民營企業若想在競爭中取得先機,必須對自身和競爭對手有充分的了解。所以,這里對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做一個在物流市場上的SWOT分析。
(1)優勢。民營物流企業的主要優勢是機制靈活、管理成本低、為特定的行業提供可行的物流解決方案等,所以是我國物流行業中最具朝氣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當然,這些優勢只是在一段時間內能夠發揮作用,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如果想在國際物流市場中取得一席之地,還需要不斷地提高管理、服務和信息化水平,大力培養專業人才。
(2)劣勢。如上所述,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在資金、人才、資源上同外資與國有第三方物流企業相比處于劣勢。同時,由于這些不足,引出以下幾點:①服務項目單一。目前,我國大多數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只能提供單項或分段的物流服務,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儲存、運輸和城市配送上,相關的包裝、加工和配貨等增值服務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應鏈。②信息技術水平落后。信息技術落后主要表現為:缺乏現代化的物流設施、設備,機械化程度低,GPS全球定位系統、電子數據交換、自動化倉儲系統(自動化庫存定位及貨品分揀等)、計算機輔助運輸線路設計和車輛配載等現代科技手段沒有得到充分的應用。信息技術水平落后導致所提供的物流服務在及時性、準確性、可靠性和多樣性等方面都很難滿足客戶的需求,使得企業和客戶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資源,沒有結成伙伴關系,嚴重制約了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
(3)機會。從市場需求看,我國目前是全球最富有經濟活力的國家之一,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許多跨國企業正在將更多的業務轉向中國,并通過外包物流來降低供應鏈成本,如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沈陽、武漢等中心城市,IBM、聯想、三星等眾多跨國企業已經進入了我國第三方物流服務市場。此外,由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預計其物流市場的需求將超過400億元人民幣。這無疑會給我國物流業帶來巨大的機遇和豐厚的利潤。同時,中國加入WTO也給民營第三方物流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入世后,國內市場的逐步開放,我國企業在降低成本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壓力下,將加大對物流外包的需求;國外物流公司的涌入,也將激發本土企業借鑒和學習先進的經營理念,尋求新的發展空間。在加上政府對于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重視,這些都為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4)威脅。除了來自國內的國有物流企業的競爭,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同時還接受著來自國外物流企業的挑戰。入世后,國外物流企業紛紛看好我國物流市場,已有部分世界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先期進入了我國市場,更多的國外第三方物流企業也將陸續進軍我國物流市場。同時,第四方物流企業也開始初現端倪。第四方物流的出現勢必在經營理念上給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一定的沖擊,是保持企業現有的管理模式不變,還是尋求新的體制創新,或者是在兩者間尋求協調發展,將是民營物流企業管理者們亟待思考的問題。
3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市場占有能力分析
國家九部委的《關于促進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文件已經出臺。文件的出臺辨明政府在整合物流服務功能,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業的決心,這給民營物流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在物流行業這樣一個龐大的產業里蘊涵著巨大的商機,這對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遇,讓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完全有能力進入市場并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具體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從國情方面來看。我國資源分布、經濟發展、物流市場的成熟程度以及各地的物流規劃都不均衡,這為民營企業在物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生存空間。例如:對于從事農副產品和粗加工產品物流服務的中小民營企業來說,由于交通不便利,勞動強度大,不利于機械化作業等因素,使得手拉、肩扛都成為發展本地物流業的方式。這恰恰是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不愿涉足的。
(2)從第三方物流企業市場范圍來看。物流業務在地理上的服務范圍一般來說是全國性的,理論上要求物流企業必須有一個遍布全國的網絡體系,才能順利完成每一筆業務及一系列工作,例如存儲、分揀、運輸和配送工作,而運轉這樣一個體系所需要的資金、人員、設備不是任何一家企業都能夠擔負起來的。大部分物流企業無論是在體系、資金還是技術上都很弱小,不可能完成這樣規模的物流作業。但事實上,每家物流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經營特色。所以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完全可以發揮自身的企業特色,將服務業務特色化,針對每個服務市場來制訂相應的特色服務。
(3)從市場環境來看。物流產業具有適合多種規模企業共存的特點。從技術和投入特性來看,物流產業適合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的共存。從物流服務產品的生產來看,雖然大規模的物流企業在成本和技術上占有很大的優勢,但是物流服務作為一種服務產品需要在路線設計、運輸工具安排等服務方面有定制化要求,這種產品的定制化對于較為靈活的中小型民營物流企業來說較為有利。另外,物流產品可分多種產品來提供運輸、倉儲、配送、系統設計等方面,可由不同的企業分別完成,因為這些繁雜的業務很難由一家物流企業完成。再者,物流服務需求的網絡性、區域性和多層次性也是大中小型物流企業共存的一個條件。長距離運輸對于大型物流企業來說較為占優,但物流服務是一種地域性很強的服務。例如,配送活動中的運輸常常是短距離的,不同位置的倉庫難以替代,加工增值服務也以靠近客戶為準則。這種地域的差異使得競爭對手難以模仿,這就給民營中小型企業的生存提供了條件。物流需求市場具有多層次的特點,所以民營物流企業完全可以滿足地段市場服務需求。
(4)從民營物流企業自身優勢來看。目前市場上除了寶供、宅急送等幾家大型民營物流企業以外,其它都是中小型民營物流企業。但這些企業具有提供庫存管理、運輸、加工裝配或通關代理等服務的經驗,其成熟的經營方式和方法可以直接引入新的物流服務中;這些企業現有的設備、設施完全可以用來提供現代物流服務,省去了更換設備的麻煩;并且它們已經擁有了自己的關系客戶資源和原材料供應商資源,這些資源在企業進入現代物流業時能起到極大的作用。
(5)從潛在客戶需求的開發來看。以動態的眼光來看,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不但要以較高的服務水平確保不失去現有客戶,還應該積極開發更多的潛在客戶。潛在客戶的開發對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一方面,對于新客戶可能有的新需求,可以使物流企業直面新業務,達到激勵作用,同時可以使物流企業的影響面迅速擴大;另一方面,開發新客戶可以彌補少量客戶流失所帶來的損失。當前,民營第三方物流潛在客戶需求主要來自一下幾個方面:
①境內“三資”企業:跨國公司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得競爭優勢,積極實行物流本地化戰略,在進入中國后一般都不建立獨立的物流部門,而是選取若干專業的物流提供商,通過多種形式獲得必要的物流服務,構成了目前物流市場需求的主體。
②國內高薪技術企業、連鎖經營企業和電子商務企業:這些企業產品大多具有小批量、高增值的特點,對物流服務的及時性、準確性的要求較高,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對物流服務有迫切需求。
③一部分國有大型工業企業面對激烈的國際國內競爭,也打破了“大而全,小而全”的傳統觀念,開始著手對企業傳統物流活動進行重新改造,以最大限度地獲取競爭優勢。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目前的發展雖然還存在一些困難,但是還是有像寶供和宅急送這樣規模較大、影響力較強的民營物流企業給其它中小民營物流企業做出了榜樣。總之,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只要能正確地了解現狀及預測未來市場狀況,正確地進行自身定位以及制訂及實施正確的策略,就一定會迎來民營物流企業發展的春天。
參考文獻:
[1] 丁俊發.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編[M]. 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5.
[2] 肖飛. 我國第三方物流市場環境分析[J]. 信息技術,2003(8):29.
[3] 杜文,任民. 第三方物流[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4] 張巖. 積極推進第三方物流在我國的發展[J]. 四川建材,2006(6):32.
[5] 魏俊榮,等. 第三方物流市場分析淺探[J]. 郵電設計技術,200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