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人物:Carrie
供職單位:某大型廣告公司
年齡:29歲
晚9點以后,北京的車流似乎少了一半,而記者才剛剛接到這個叫Carrie的女孩打來的電話。她說:“我現在有時間了,可以接受采訪。”
這是一個星期五的夜晚,Carrie說,下班之后她有一個固定的健身活動,所以把采訪時間拖晚了,而在次日凌晨4點多,她又要出發,和一幫朋友開車去大草原做一次短暫的旅行。
星巴克咖啡廳里坐著的果然是一個開朗、陽光、時尚的女子,簡單的開場白中,她告訴記者她來自天津,來到北京已經5年了,現在供職于一家廣告公司。
是不是因為她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屬于城市的繁華地帶,所以帶給她一種獨立和新潮的現代女性氣息?
想到參加“8分鐘交友”源于時尚雜志的一篇報道,這種新型的交友方式立即將她深深吸引。
“我本來就是一個接受新鮮事物很快的人,好奇心挺重,一看完報道,馬上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擴展交際范圍的平臺;而對于我們這些獨身者,這是在創造機會,給別人一個機會,也給自己一個機會。”她說。
于是,在網站注冊報名,接到交友俱樂部打來的電話,直到坐在了酒店的餐吧里。活動開始之后,所有女士在固定位置上不動,男士則按照入場時領取的號碼牌尋找著自己第一個見面的對象。
8分鐘似乎過得很快,主持人的一聲提醒:“時間到,男士起立,請去你的下一個位置,8分鐘計時開始……”照此類推,男士們依次輪換位置,Carrie也依次看見不同的人在自己面前展開笑臉,又以笑臉相迎。
Carrie說,在交談的時候,她會觀察男士們的每一個細節表現。包括他的穿著打扮、坐姿、眼神、談吐用詞等等。和自己一樣,很多男士都是第一次參加。
有的問:“你為什么來參加這個活動?”也有的指著桌子上的小吃說:“吃東西呀!”還有的問道:“你緊張嗎?”
相對于一部分男士們的緊張和拘謹,Carrie反倒一直很平靜。“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所以你心中一定有一個基本的標準,知道你自己是什么樣的,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有的男士能說會道,但表現出來的不一定真實;有的男士不善交談,但他的表情和肢體語言會透露出內心的一切。這些都需要自己判斷。
活動結束之后,對于每個與自己交談過的男士,可以有“商務交往”、“友誼”、“感情”3種選擇,如果雙方都“你情我愿”,那么可以進一步進行私底下的約會。
當然,由于活動規定每個參與者不可詢問對方的電話等個人信息,這進一步的交往還需要首先通過電子郵件來架設橋梁。
但是Carrie說,自從參加那次活動之后,她一直沒有打開留在交友網站的信箱,因為在現場她就感覺到自己仍沒有發現“合適的人”。
“這就是一個公平的、雙向選擇的平臺,這里只有‘合適’或者‘不合適’,每個人都是自主而又自由的,為他人負責也為自己負責。”Carrie說。
雖然第一次參加并沒有找到多少“來電”的感覺,但Carrie知道幻想通過參加一次約會活動就得到美滿的結果也是不切實際的。“打個比喻,你的人生知己可能十幾年、幾十年都等不到,遇不見,它的機緣又怎么可能恰恰降臨到這一場約會之中?所以,期望值不要太高,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態。”
對于自己的情感生活狀態,Carrie只是簡單地敘述。從高中開始她與班上一個男生相戀,后來自己考上大學,男孩走入婚姻,這段失敗的感情讓她花了整整3年的時間才調整過來。
工作之后,她曾有過心跳的感覺,但是這些都已經在記憶中遠去,需要細細回想才能完整地記起。她說:“當一段感情需要花幾分鐘的時間去記憶的時候,說明它真的已經成為過去了,也說明一切需要重新開始。現在,我對愛情看淡了許多,但仍然相信愛情。”
在Carrie少數幾位“閨中密友”眼里,她們對她參加這樣的活動反應平靜,甚至認為“這就該是Carrie要干的事”。
她們祝愿Carrie能在“8分鐘交友”中把夢想變為現實,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而這位緊跟時尚潮流而又有著現代生活智慧的女子最后說:“真的有那么一天,我一定會對那個人說——我終于等到你了,你知道嗎?我等你等得好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