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0日農歷小年,是父親86歲生日。中午12點,父親家中的電話突然鈴聲大作,“喂……”父親拿起電話剛一出聲,聽筒里立即傳來“姥爺,祝您生日快樂!”的祝福聲。父親似乎有些意外,隨即滿臉樂開了花,高興得眼睛瞇成了一條縫,馬上用一口純正的山東腔朗聲回應:快羅(樂)!快羅(樂)……原來是在美國工作的外孫打來了祝壽電話。
晚上,全家老小相約而至,15口人濟濟一堂,共同舉杯,祝他老人家健康長壽??粗鴥簩O滿堂的熱鬧景象,吃著讀大學的孫子用打工掙的第一筆錢買來的生日蛋糕,老父親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父親風風雨雨勞累大半生,直到1983年才從辛勤工作的崗位上退下來,離休回家。誰知離休沒多久,又因閱歷豐富,被單位離休的老干部們一致推舉擔任了老干辦一個專為老干部服務的實體的領導職務,一忙又是好多年。等到徹底脫離工作,真正閑下來,他已經70多歲了。
如今遠離了紛繁工作的老父親,身板硬朗,精神矍鑠,說起話來依然是山東人的大嗓門兒,底氣很足;走起路來依然步履矯健,一般中年人都很難跟上他的腳步。多年來他從沒給單位增加過負擔,也沒因生病給子女們添過麻煩,是單位和左鄰右舍有名的“健康老人”。
老父親離休后,除了認真遵循“粗茶淡飯、遠離煙酒、注意鍛煉、規律生活”等這些“地球人都知道”的老年人基本保健措施外,還有自己的一套養生經。
老父親認為:人老先老腦,身體鍛煉固然重要,腦的鍛煉更重要,體格再好,癡癡呆呆的,也算不上一個健康人。
老父親的健腦方法很特別,2000年秋,他到書畫苑買來文房四寶、宣紙,回到家中將宣紙統統裁成16開大小,然后拿起了毛筆,工工整整地用小楷抄錄精心挑選的線裝本古書,每天三到四個小時。從那時起,寒來暑往,除了特殊情況停頓一兩天外,他從來沒有間斷過。他老人家抄錄古書,不是單單的寫毛筆字,而是邊抄邊默記書中的故事。故事記下后,當天不說,第二天在散步時講給老母親聽。如果講到什么地方有記不清的事,他回家后馬上翻書查找,直到記住為止?,F在,他已經抄錄完了《東周列國志》、《聊齋》等5部古典書籍,寫了430多萬字,講了上百個故事。每抄錄完一部書,他還買來藍布,剪好硬紙板,裱糊成函,然后用線將抄錄完的“書”分冊裝訂入函,準備留給晚輩做紀念。
老父親另一個健腦的方法是讀書讀報。他定了《參考消息》和《中老年保健》等三份報紙三份刊物,每天與抄書的時間搭配起來讀書看報??粗皇且环矫?,他把重點放在讀上。他首先將報刊瀏覽一遍,挑出重要新聞和豐富多彩的趣聞軼事,然后有聲有色的朗讀給老母親聽,有時老母親不在家,他也自顧自的照讀不誤。
更有趣的是,他還抓住我們和他的孫輩們回家看望他的機會,主動和我們,尤其是正在讀大學的孫輩們談古論今,上下五千年的正傳野史、民間傳奇故事、臺灣局勢、伊拉克戰爭……你一言我一語,什么都聊。大家知道老父親的用心后,經常搜集一些典故或他年輕時那個年代有意義、有趣的事情讓他回憶。每當這時,老父親就會迅速打開記憶的大門,啟動搜索往事的引擎,滔滔不絕地講起來,講到可樂和有趣的地方,他還會情不自禁的和兒孫一起開懷大笑。那語音、語速、抑揚頓挫的話語以及聊天時的反應,與年輕人相比所差無幾,一點沒有老年人說起話來那種遲緩的感覺。
或許正是老父親這些健腦“土法”的功效,如今他的思維依然非常敏捷,記憶依然驚人的清晰,六七十年前的事,只要經歷過的,一提及,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來龍去脈、最后的結果,能給你說得一清二楚。為此,市里史志辦的同志還特意找到他,請他就“蘇聯紅軍修旅大中路”、“貧民窟的反奸清算運動”等多個近60年前的歷史事件寫了十幾萬字的回憶錄。特別是前不久在市總工會召開的一次相關會議上,他即興發言時介紹的五十幾年前韓光同志在大連工作時的一些情況,以及國民黨“海遼輪”從香港起義,周總理安排來大連后的一些情況,十分清楚,連細枝末節都非常詳盡。一位80多歲的老人,在事先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能把歷史往事說得如此準確,連在場的總工會史志辦的專業人士都折服得驚嘆不已。
現在,每當有人贊嘆老父親記憶好時,他總是得意地說:“寫毛筆字、抄書、記故事,在靜心提氣的同時,鍛煉了我的記憶力;朗聲讀報、和兒孫們聊天,在學知識、愉悅心情的同時,鍛煉了我的反應能力?!彼oL趣地學著李嘉存“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兒嘛兒香”的廣告語說:“腦子好精神就好,干嘛兒嘛兒行!”
目前,老父親的日常生活都是自己料理。由于記憶好,家里的經濟大權、各種證件、交費憑據全由他掌管,所有事情他都處理得井井有條,一點不用我們當子女的操心。
(編輯/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