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在借鑒前人所建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采用MTS方法進行有效特征的選取,對候選供應商進行量化評價,使之得到公正、客觀的評價結果。
[關鍵詞] MTS 供應商 評價體系
一、引言
隨著全球化的競爭環境和信息化的浪潮的不斷加劇,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這促使了傳統的管理模式向供應鏈管理模式的轉變。供應鏈管理已經成為企業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供應商與企業組織之間不再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交換上的簡單的貨物買賣關系,供應鏈管理強調的是一種協調和集成的思想,是一種建立在各自企業業務核心的強強聯合,通過優勢互補和協同效應產生企業獨立時所不能產生的優勢。ISO/TS 16949:2002質量管理體系標準中第7.4.1條要求“組織應根據供方按組織要求的產品的能力來評價和選擇供方”。可見評價和選擇合適的供應商對企業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對供應商的定量評價作為企業組織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在學術界也對其一直進行研究。Dickson提出了對供應商績效評價標準的23項準則,并定性研究了供應商的績效評價。Hatherall也提出了評價供應商的8項評價準則。Glenn提出了供應商評價延伸結構及相應模型。Weber按照特定的標準、購買環境和決策技術,對供應商選擇文獻進行分類。
對供應商的評價從可以看成是一種模式識別問題,即從合格與不合格兩種模式中做出選擇。模式識別的一個關鍵任務就是有效特征的提取,而供應商評價體系中的評價指標即是這個模式識別問題中的特征。有效特征提取的方法有很多,各有所長。本文將采用MTS法進行有效特征的提取。MTS(馬田系統)是日本質量管理專家田口玄一博士提出的一種新的模式識別技術,它將穩健設計思想與馬氏距離相結合,對有效特征進行選取。本文的研究重點不是評價指標的建立,而是對所構建指標體系的優化。
二、MTS在供應商評價中的應用
1.基準空間的數據收集
收集已經確認的信譽高的若干供應商在原始測評指標下的數據。對于可量化的指標采用其實際數值,對不可量化的指標可應用中文獻的第三章論述的方法對定性化數據進行處理,轉換成定量數據。由這些企業構成基準空間,這些樣品在各指標下的數據構成基準空間的數據矩陣,如下表所示
表 基準空間數據矩陣
2.基準空間的數據計算
(1)計算指標的樣本均值與標準差:
(2)將各個指標數據標準化:
(3)計算特征的相關矩陣R:
其中,。由此可以計算出相關陣的逆陣。
(4)計算供應商θ的馬氏距離:
基準空間中供應商的馬氏距離值的期望值為1,至多不會超過某個臨界值C。
3.基準空間的優化
基準空間優化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特征的個數,從而減少識別成本、提高識別的效率。MTS將穩健設計思想與馬氏距離相結合,以基于馬氏距離的信噪比為優化指標,應用二水平正交表進行有效特征的選擇。在供應商評價體系實施過程中,首先選擇d個有代表性的不合格供應商企業,并收集這些企業在各個指標下的數據。然后根據變量的個數選擇合適的二水平正交表,定義水平一表示“使用該特征”,水平二表示“不使用該特征”。將k個測量特征項目作為可控因素安排到內表中,再將不屬于基準空間的d個樣品的馬氏距離安排到外表。正交表中的每一號試驗方案(即每一行)所對應的變量組合代表一個基準空間。對每一個基準空間,根據樣品至基準空間的馬氏距離計算信噪比η,信噪比按望大特性來計算:
綜合每一個指標下兩個水平的信噪比之和,選擇信噪比較大的水平,從而達到基準空間優化的目的。
4.基準空間有效性確認
在選擇有效指標組合后,再次收集其它若干合格與不合格供應商,通過優化后的基準空間計算它們的馬氏距離,以確定基準空間的識別能力。如果合格供應商的馬氏距離值在1附近,至多不超過某個臨界值,而不合格供應商的馬氏距離值大于臨界值,則認為所構建基準空間是有效的。
5.臨界值的確定
臨界值c的確定主要有三種方法:(1)根據經驗確定;(2)根據計測項目空間維數的大小和小概率α查F 分布表進行取值;(3)由損失函數法得到。文獻對損失函數法確定臨界值有較為詳細的敘述。
6.未知供應商的評價
利用上述構建的優化基準空間,計算未知供應商至該基準空間的馬氏距離,然后根據所得馬氏距離值與所確定的臨界值來判定該供應商合格與否。
三、結論
本文主要討論了一種對供應商進行評價的新方法——MTS法,并給出了詳細的計算過程。在供應商評價中使用MTS確定有效評價指標,是一種比較科學、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法。MTS法是一種客觀的選擇有效變量的方法,能夠從眾多原始測評指標中盡快找到有效的測評指標,達到減少工作量的目的,而且不受變量個數的限制。
本文提出的評價方法和步驟,僅僅是在供應商評價中的一點理論嘗試與探索,在未來的工作中將進行實證研究,論證該方法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DICKSON G W.An analysis of vendor selection systems and decisions[J].Journal of Purchasing,1966,l(2):5~17
[2]HATHERALL D A.Purchasing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ial[D].M.Phil.Thesis,Lancaster University,UK.1988
[3]GLENN P H.Th e role of technical and relational capabilifes in the selection of suppliers for technically innovative components in the U.S.and Japan[D].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1.USA
[4]WEBER C A.,CURRENT J R,BENTON W C.Vendor selection criteria and method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1(50):2~18
[5] Genichi Taguchi, Subir Chowdhury, Yuin Wu.The Mahalanobis-Taguchi System[M].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2000
[6]Genichi Taguchi, Rajesh Jugulum.The Mahalanobis-Taguchi Strategy[M].John Wiley Sons, Inc.,200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