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對企業員工進行內訓悄然成為必需,團體心理訓練因其開發個體潛能、形成合作團隊、實現職業生涯的最新生長點、減輕工作壓力、保障員工心理健康等優勢,而在該領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就是從上述團體心理訓練的優勢出發,討論團體心理訓練在企業員工內訓中的重要作用,并重點探索團體心理訓練的實施及實施過程中注意事項,以期引起團體心理研究者及企業領導的足夠重視。
[關鍵詞] 團體心理訓練 企業 員工內訓
目前,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化,高素質的員工成為企業發展和成熟的關鍵制約因素,同時也是企業間競爭的重要決定力量,而定期或不定期為員工提供培訓已成為許多有遠見的企業“智慧”的選擇。當然企業員工內訓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培訓專業技能、培訓本領域最新前沿知識自不必說,為員工“埋單”心理健康保健及心理素質拓展服務也成為時尚,而這種培訓尤其以團體心理訓練為最佳首選。以德國心理學家勒溫為代表的團體動力學理論認為團體的形成主要取決于個體之間的互動過程,它必須達成個體之間的一致,共同的社會文化背景,通過引起團體變化而改變個體要比直接改變個體容易得多,通過團體對個體的作用可以促使個體最優發展。
一、團體心理訓練的涵義及特征
心理訓練是指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訓練者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施加影響的過程,也是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使訓練者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狀態并進而調節和控制自己的運動行為的過程。
團體心理訓練即團體成員或小組成員參與心理訓練的過程。面對企業員工的團體心理訓練是指采用一定的心理學方法影響企業員工的心理狀態,使其形成這一職業所需要的心理素質。
團體心理訓練一般具有以下的主要特征。
第一,團體成員的同質性,即團體成員問題的相似性,這是進行團體心理訓練的基本前提。
第二,團體心理訓練經濟高效性,這是團體心理訓練最外顯的特征。團體心理訓練的參與對象為多人,團體成員在數量上并沒有統一標準,一般障礙性團體相對于發展性團體參與人數應該少些。相對于個體心理咨詢,團體心理訓練在同一時間內可以為數個或數十個參與者提供幫助和服務。
第三,團體成員的互動性,這是團體心理訓練的本質特征。團體心理訓練目的是提供交流互動的機會和平臺,而互動、互知、互信會有力增進訓練的效果。在交流互動中,參與者會發現“自己并不是獨一無二的”,不是孤單和孤獨的。“和別人一樣的體驗”非常重要,它可以使參與者敞開心扉,大膽傾訴,也更容易理解和支持其他團體成員。
二、團體心理訓練的優勢
“團體是社會的縮影”,參加團體心理訓練小組的企業員工帶著同樣的困惑,以及解決問題的愿望加入團隊,形成一個互動的人際氛圍。員工們在團隊里的關系是平等的,問題是公開的,目標是一致的,這非常有助于他們認識自身所存在的問題及調動其解決問題的內在動力。
首先,從學習理論上講,團體心理訓練非常符合成人學習的心理需求。團體心理訓練,是從方案的制訂、內容操作及學習評價均從企業員工的學習和發展需要出發,“角色扮演”、“心理劇”、“行為訓練”等學習活動營造一種舒適、有吸引力的學習情境,讓企業員工以積極的心態投入活動過程中。
其次,團體心理訓練能夠促進企業員工心理主動成長。團體心理訓練針對員工共同性成長的需要和一些困惑,注重調動自身內在的力量。導師不是通過外在訓練去改變他們的心理與行為,而是讓他們學會自助。
最后,交流、互動式的團隊訓練活動為參與訓練的員工提供了強大的心理支持。許多企業的員工即便遇到極大的心理困惑,也不輕易對他人袒露心扉。但在團隊里,員工們在制定活動目標、活動規則的基礎上逐漸建立起一種坦誠、信任的關系,繼而形成相互心理支持的團體。
三、團體心理訓練的實施
1.團體心理訓練內容
訓練內容既要考慮企業員工職業心理結構的發展與完善,更要基于解決他們當前所面臨的心理困惑與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將訓練內容分成“長期訓練內容”與“短期訓練內容”。其中“長期訓練內容”可以包括“情緒放松訓練”、“認知重構訓練”、“自我控制訓練”、“人際溝通訓練”、“社會適應與應對挫折訓練”等等。“短期訓練內容”可以根據對本企業員工進行的問卷調查中所發現的心理問題進行專題心理訓練。
2.團體心理訓練操作方法
團體心理訓練應遵循團體心理輔導的基本理念與操作原則、方法,以團體咨詢理論、社會學習理論、自我管理學說和個人中心治療理論等為指導思想。
(1)導師安排。帶隊的導師是心理治療師或者是接受過團體領導者培訓的心理教師。此外,需要配備一名助理協助工作。
(2)團隊成員。團體心理訓練的人數一般在10人~15人。團隊成員最好由不同部門的員工組成,以利于彼此之間的心理袒露和溝通。
(3)活動時間。團體心理訓練一般是單元式活動。一個大單元可以考慮安排四個半天的時間,即一周一個半天(120~180分鐘),使員工有“體驗-反思-提升”的機會和空間。這樣,一個單元培訓活動需要四個星期完成。
(4)活動場地。由于團體心理訓練的形式非常靈活,需要事先布置活動場地,準備相關媒體。
四、實施團體心理訓練需要注意的問題
團體心理訓練具有現代學習的概念和意義,它整合一個人的生理、情緒和智慧系統,激發人的內在動力,使團隊成員在合作、交流的團體氛圍中體驗、溝通、自主成長。事實證明,團體心理訓練對提高員工心理技能水平,解決他們現實生活中的困惑與問題起到較明顯的作用,更能夠幫助他們掌握自我心理調控的方法。但如何將團體心理訓練運用于企業員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還需要進一步探索與研究。
1.訓練目標
員工良好的心理素質不是依靠心理學專業知識和轉變認知形成的,團體心理訓練應以開發、提高他們的潛能和技能為核心目標,應體現多元的單元培訓目標,如培養合作能力、和諧人際、心理防衛能力,具有良好的情緒情感和健全的人格并善于合作的現代企業員工。
2.導師
團體心理訓練的質量與團隊成員的素質、合作有關,但導師的素質與水平更是至關重要。一般說來,導師是由心理治療師或心理咨詢師擔任。我國在崗的心理治療師或心理咨詢師人數非常有限,直接能為企業員工做心理訓練的專業人員就更少了。所以,企業團體心理訓練的導師必須具有一定的團體心理輔導理論與操作經驗。
3.團隊成員情況
訓練之前,導師需要掌握參加團體心理訓練的每一位成員的情況,包括他們的姓名、年齡、學科專業、職位、身體素質和個性特點等。這樣,才能根據成員的具體情況確定切實可性的操作方案,如心理游戲、角色扮演內容的選擇。
4.活動評價
評價是團體心理訓練的重要一環。對員工參與團體心理訓練的學習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尊重他們的自評:心理訓練之前每一位成員填寫心理評估表或相關測試表;在訓練活動過程中導師與團隊成員、團隊成員與團隊成員之間進行對話、反思;訓練活動結束時,團隊成員填寫心理評估表;團隊成員結合訓練內容,完成作業或進行拓展活動。
參考文獻:
[1]樊富珉:團體咨詢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2
[2]樊富珉:我國團體心理咨詢的發展:回顧與展望(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6
[3]隆意王玉龍:團體咨詢應用于人際關系問題在我國的研究現狀(J).山東精神醫學,2006.3
[4]郭曉薇:一次團體心理咨詢的要點回顧(J).當代教育科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