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和方法,在其實踐中追求人的全面發展,不僅符合21世紀企業競爭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的要求,而且符合21世紀人自身需要更全面發展的要求。根據企業文化的構成層次,本文著重論述了如何從企業內部環境的優化上追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 企業文化 人的全面發展
企業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所形成的并為全體成員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和準則的總和,是一個企業或一個組織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以價值為核心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業文化作為一個整體系統,其結構和內容由以精神文化為核心的四個層次構成。
第一,物質文化層。物質文化層即企業的物質文化,它是由企業員工創造的產品和各種物質設施等構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種以物質形態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表層企業文化。
第二,行為文化層。行為文化層即企業的行為文化,它是指企業員工在生產經營、學習娛樂中產生的活動文化。它包括企業經營、教育宣傳、人際關系活動、文娛體育活動中產生的文化現象.
第三,制度文化層。制度文化層即企業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業領導體制、企業組織機構和企業管理制度三個方面。
第四,精神文化層。精神文化層即企業的精神文化,是企業文化結構的核心層,它是指企業在長期活動中逐步形成的、并為全體員工所認同的共有意識和觀念,包括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道德等。精神文化層是企業文化的最深層結構,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和靈魂。
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共同構成企業文化的完整體系,其中,精神文化決定了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制度文化是連接精神文化與行為文化、物質文化的中介;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層的體現。四者密不可分,相互制約,相互作用。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它的發展必然要與時代同步,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企業文化也要隨之發生深刻的變化。邁入21世紀,科技突飛猛進,經濟迅速發展,知識經濟初見端倪,對企業來說,需要的是更為全面發展的人才;進入21世紀,人全面發展的本質將是人類愈來愈走向自由自覺的活動,從而真正成為社會關系的總和,而且隨著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社會關系更加豐富,使人的本質更加完善和豐盈,人們將在更大程度上追求自身更加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因此,企業文化在“人性”的追求上,不應僅把人看作是“社會人”和“文化人”,更應把人看作是“全面發展的人”,在其建設實踐中努力追求人的全面發展。
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問題,馬克思和恩格斯早有論述。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學說包含著多方面的內容,我們大體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
第一,人的需要的全面發展。馬克思說:“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就是說,人對外界的需要,體現著人的內在本性。因此,人的需要的全面發展,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
第二,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人的能力并不僅僅是滿足需要的手段,它本身也是目的,也是人需要的重要內容。
第三,人的素質的全面發展。素質是指人的物質要素和精神要素所形成的整體的質所達到的水平,它決定著人對自然、社會和自身的態度,是一個人在世界上安身立命的基本的品質。
第四,人的社會關系的全面發展。馬克思主義認為:“個人的真正精神財富完全取決于他的現實關系的財富。”也就是說,一個人的社會關系越廣泛,他的眼界、胸襟、氣度就越廣闊,他的精神世界就越豐富。
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人的全面發展是一種“終極目標”,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在現實中追求人的全面發展。只有在企業文化的創建中追求人才的全面發展,才能達到企業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雙贏效果,從而有利于整個社會和諧、健康,穩定的發展。
根據企業文化的構成層次,我們著重從企業內部環境的優化上談談如何追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一、優化企業的物質環境
1.全面優化企業生活環境
第一,改善企業員工的生活娛樂環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這里的基礎設施包括生活設施和文化設施。
第二,滿足企業員工的精神需求,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動和文體活動。
2.全面優化企業生產環境
第一,企業布局要符合勞動者的生理要求和心理特征。企業內部的布局,大到廠區的設計、車間的布局,小到機械的布置,零部件、原材料的堆放,都應該充分考慮到勞動者的生理和心理要求。
第二,企業的廠區環境要綠化和美化。通過種植不同季節的鮮花和常青樹,來建造一個春天常駐的花園式工廠。
第三,企業的生產設備功能要完善,設施要先進,在色彩、音響等方面充分考慮到勞動者的感受。
第四,勞動環境要安全。生產秩序與作業程序要科學合理,勞動強度要適度。
二、建立和諧人際關系
建立和諧人際關系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既要注意企業員工自身的和諧,又要注意員工之間的和諧。第二,對于企業領導人來說,要做好協調、溝通工作,并且要為政清廉,不能把功勞統統戴在自己頭上。第三,對于企業全體人員來說,無論是上、下級之間,還是員工相互之間,都應該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
三、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1.加強培訓團隊學習
眾所周知,人才是組織生存與發展的保證,不斷提高員工的業務能力,使員工快速成長,這是保證企業“長治久安”的根本途徑。而企業員工技術和能力的提高,需要企業對他們的培訓。培訓是學習的一部分,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學習,從實際作用來講,學習是比培訓更高層次的能力。
學習分為個人學習和團隊學習。個人學習固然重要,但個人學習由于缺乏交流和切磋從而使所獲取的知識十分有限,對于其能力的提高也十分有限。這就需要團隊學習,團隊的績效水平則遠大于個體成員績效的總和。
2.鼓勵創新允許失敗
對于企業來說,除了因為科技的日新月異要求企業不斷創新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企業活力的根本需要。當一個企業發展到一定高度、取得一定成功的時候,它往往會停下來休息一下。這時的企業的所有人員習慣于以同樣的方式思考,而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現象,這樣必然導致松懈和惰怠,隨后便是企業的衰敗。因此,若想擁有永久的成功,必須變革企業文化,鼓勵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