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庭院經濟作為一種生態農業模式,其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收益高,給許多山區貧困地區的農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文章通過分析重慶云陽縣清水土家族自治鄉的經濟、地質特點及優勢劣勢,提出了生產型和休閑型的庭院經濟發展模式,并對政府的相關配套服務給出合理建議,這將促進清水鄉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 農村 庭院經濟 生產型 休閑型 政府
一、庭院經濟及其特點
1.庭院經濟概述
庭院經濟是指農戶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間和各種資源,從事高度集約化商品生產的一種經營形式,主要有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庭院經濟屬于生態農業模式,以庭院為基地,以生態學為依據,以太陽能為動力,以沼氣池為紐帶,依靠科學綜合運轉,使有限的庭院面積和空間得以充分地利用,達到立體型、種養結合、動植物互輔,形成生態良性循環,促進農副業向多功能、無污染、優質、高產、高效益發展。隨著我國沼氣池建設和沼氣綜合利用技術的日臻成熟,各地研究、探索出了如北方“四位一體”和南方“三位一體”等以沼氣技術為核心的典型庭園生態農業模式。這些模式變革了農村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實現了農業廢棄物資源化、農業生產高效化、農村環境清潔化和農民生活文明化,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我國大部分人口分布在農村或小城鎮,家家戶戶都有大小不等的庭院可以利用,發展庭院經濟有很大潛力。
2.庭院經濟的特點
經濟性:可以利用院落占用的土地資源和閑散勞力,通過系統組合,使生產中的各種廢棄物得到充分利用,用較少投入獲得比較高的效益。同時,庭院經濟還為新技術在農村推廣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試驗點。
高效性:庭院經濟通過適當改造,能盡快生產出各種名、優、特產品,經濟效益高。一個普通庭院通過3~5年的時間就可以較快地改變成為高效的院落生態系統,盡快富民。
環保性:庭院經濟可以把經濟建設和環境建設有機地結合起未,既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又美化了生活環境,使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實行高度統一。
二、清水土家族自治鄉經濟現狀分析
清水土家族自治鄉是國家級貧困鄉,位于重慶云陽縣最缺水的區域。全鄉幅員面積為51.4平方公里,鄉內轄6個村,總人口6277人,其中土家族占3927人。清水鄉經濟發展主要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制約:
1.地質因素
全鄉呈喀斯特地貌,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清水鄉土類屬侏羅紀紫色頁巖和白堊紀的砂頁巖發育而成,其他帶性土壤為山地黃壤,受其巖性影響,土壤類型主要類型有山地黃壤、棕壤,其次為少量的石灰巖土,分布在中山區石灰質土壤保水保肥力很低。盛夏炎熱多伏旱,并且非常缺水,基本靠降雨灌溉農田??λ固厣絽^植被結構簡單,一旦遭到破壞,環境隨之迅急惡化,恢復困難,重新整治恢復耗資費力,周期甚長。
2.市場因素
長期形成的山區封閉的自給自足的生產模式,與外界聯系較少,不適應商品經濟的發展要求,區域內資源還沒有得到充分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山區經濟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還很落后。
3.地理因素
農民的居住環境較差,一般都在偏僻山區。山高路遠,農業生產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仍然非常微弱。
三、清水鄉開發庭院經濟的優勢
發展庭院經濟對于少數民族山區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從現實情況來看,清水少數民族山區存在著發展庭院經濟的諸多優勢:
1.清水山區農村生產力水平適合發展庭院經濟
農戶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在開發庭院經濟中,既可以發展某一種新產品,從事某一項產業,也可以發展種養加相結合,多產業齊頭并舉。走一條以充足的勞力、農村科學實用技術為基礎,加上自然資源,結合少量資金,發展庭院經濟的路子。
2.良好的庭院經濟的傳統和經營經驗
庭院經濟在清水有很長的發展歷史,土家族人民具有利用庭院進行紡織、編織、飼養、加工等經營活動的傳統,開發和培育了許多優秀的庭院經濟產品。
3.優越的自然條件
清水鄉土家族自治區的農戶幾乎都有庭院,宅基比較寬敞,為發展庭院經濟提供了基礎條件。同時,田土分布比較分散,庭院周圍的土地比較肥沃,抵御天災的能力較強,而且又距離住舍較近,經營和管理都極為方便。
4.堅實的市場基礎
黨的十四大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民族地區逐步建立,為民族地區農村庭院經濟的新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隨著市場體系的日益完善,交通、通訊、信息的日益發展,都將為庭院經濟的發展營造一個很好的外部環境。同時,商品經濟觀念的引人將改變民族地區農戶的傳統經營理念,使農戶的庭院經濟生產從單純的自我消耗產品的生產轉移到商品生產上來,從而為庭院經濟規模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清水鄉庭院經濟開發模式研究
清水鄉位于山區,相對來說地廣人稀,每家都有可供發展的庭院空間。庭院經濟以家庭為核心,以庭院為中心,向周圍的空間輻射,可以承包毀棄的農田、宜林地、山坡等,開展多種經營,使每一個角落都有庭院經濟的種子。根據清水鄉的經濟狀況和自然資源,可以開發以下兩種模式的庭院經濟:
1.生產型農村庭院經濟
根據清水鄉的具體情況,采用南方“三位一體”的庭院經濟生產模式,以農戶庭園為基本單元,利用房前屋后的山地、水面、庭院等場地.主要建設畜禽舍、沼氣池、果園三部分,同時使沼氣池建設與畜禽舍和廁所三者結合.形成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庭院經濟格局。沼氣用于農戶日常炊事和照明,沼肥用于果樹,沼液用于魚塘和飼料添加劑喂養育肥豬,果園套種蔬菜和飼料作物,以滿足庭園畜禽養殖飼料要求。同時還結合當地特點,除與果業結合外,還與糧食、蔬菜等其它經濟作物相結合.構成“豬——沼——果”、“豬——沼——菜”、“豬——沼——魚”、“豬——沼——稻”等衍生模式。
2.旅游休閑型農村庭院經濟
清水鄉地處重慶市云陽縣境內,緊鄰湖北利川、重慶市奉節、萬州。作為重慶云陽龍缸國家地質公園和長灘河自然生態旅游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清水鄉境內有“天下第一缸”的龍缸、龍洞及歧山草場等著名旅游風景。清水鄉是云陽縣惟一的土家族鄉,土家族獨有的民族特色也可以作為清水鄉旅游資源的一個亮點。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及交通條件的限制,當地的土家族過著原始質樸的生活,保留著奉祭白虎、住吊腳樓、喝油茶湯、唱土家山歌、跳擺手舞等原始的、古樸的民風民俗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具有很大的旅游開發潛力。隨著云利公路(重慶云陽至湖北利川)的竣工,進入清水鄉的交通條件大為改善,旅游觀光將成為清水鄉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
五、對當地鄉政府的一些建議
1.更新觀念
政府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認識,徹底轉變舊觀念,牢固樹立庭院經濟是農村經濟不可分割的一種獨立的商品經濟,從而形成大力發展庭院經濟的共識。
2.政策支持
政府各有關部門把發展庭院經濟作為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促進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工作來抓,為庭院經濟發展在政策、資金、物資等方面給予優先扶持,做好各方面的服務工作。
3.樹立典型
要大力宣傳和樹立庭院經濟發展的典型,用典型示范戶的示范作用帶動庭院經濟的發展。
4.技術培訓
在農業科技培訓中,要把先進適用的庭院經濟生產技術作為培訓的重點內容,為農民發展庭院經濟提供投資少、見效快、規模小、易掌握,符合市場需求的種、養、加、服等適用新技術,讓庭院成為科技示范院、農戶成為科技示范戶。
5.完善中介服務
要加快農村流通體系建設,加大農村經紀人的培訓工作。讓更多的農產品營銷中介組織和農民經紀人在收購和銷售庭院農產品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中介作用,推動庭院經濟向適應市場需求、規模經營方面發展。
六、結論
綜上分析,清水鄉在發展庭院經濟方面具有良好的自然條件和經濟基礎。在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的今天,清水鄉應該結合自身特點,充分發揮自有優勢,開發生產型和休閑型庭院經濟模式。同時,政府要充分發揮引導和服務的作用,才能共同促進清水鄉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康新茸:淺析庭院生態經濟模式及配置應用[J].可再生能源,2004,(1)
[2]官冬杰:三峽庫區不同地域類型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模式[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6,(2)
[3]杜社妮李壁成趙世偉安韶山:半干旱山區庭院蔬菜發展模式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5,(3)
[4]趙曉鴻:西部丘陵地區發展庭院經濟的價值分析[J].集團經濟研究,2006,(2)
[5]葉宗平:云陽縣農業生態環境現狀及發展對策.云陽縣農業局,2004年
[6]顏崇席:重慶市云陽縣農業生態環境分析與對策.云陽縣植保植檢站,2004年
[7]崛起的云陽農業.云陽林業局,2005年
[8]清水土家族鄉的現狀與發展思考.清水鄉團委,2006年
[9]云陽投資指南.云陽縣團委,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