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運用文獻研究、問卷調查等方法,對我省大學生體育消費意識、水平、價值取向、內容、形式進行了研究,并對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因素和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 大學生 體育消費 體育 生活 趨勢
一、研究目的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體育的需求也日益擴大,體育消費已經成為現代居民生活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年學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主力軍,也是體育消費的主要群體之一,研究他們的體育價值觀、消費意識、消費價值觀等,將會對體育市場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對開發高校體育消費市場,促進高校體育改革的深化起著重要作用。
一定的地域狀況、經濟、文化、發展特征、地方風俗習慣等對不同地區居民的體育消費意識、消費觀念、價值取向、消費方式等方面具有顯著影響。遼寧是體育大省,曾經培養出許多優秀的奧運健兒。因此,研究遼寧省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對推動遼寧地區高校體育改革,開發高校體育消費市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根據社會學原理及方法和本文研究的需要,研究的對象為遼寧省三個地區(沈陽、大連、錦州)的三所高校在校大學生,研究方法采用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本次調查樣本含量為600人,回收問卷567份,回收率94.5%,有效問卷542份,有效率95.6%。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內容和目的
隨著人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體育消費內容、形勢日趨多樣化,體育實物消費與體育勞務消費在體育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出現明顯變化,調查表明: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價值取向首先是強身健體,其次是體育考試,第三是興趣滿足,第四是體閑健美,第五是良好的生活習慣,第六是增加人際交往。
2.大學生自我體育消費意識
意識是人所特有的一種心理現象,它具有自覺性、能動性、創造性等特點在人的各種心理活動中發揮著調節、控制、指導的作用。從表1可以看出,大學生對體育健身、體育鍛煉,仍然作為學校指令型來看待。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學生健身觀念將發生變化,對花錢買健康、學校實行有償化體育鍛煉能接受。這種體育消費意識為高校體育的有償化服務的開展以及開發高校體育市場提供了前提。
表1 大學生體育消費意識調查表
3.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基本情況
(1)體育消費水平。體育消費水平是指一定時期內為滿足生活需要而消費各種體育物質產品和勞務的數量,它從量的方面反映個人體育消費在某一時間的水平。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水平的發展源于他們的經濟收入,見表2。從總體水平看,大學生每學期體育消費在50元以下的占84.4%,說明50元以下體育消費是各種收入學生都較能接受的范圍。
表2 大學生每學期體育消費水平調查表
(2)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內容。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體育消費內容、形式日趨多樣化,體育實物消費與體育勞務消費在體育生活消費中,所占的比重將出現變化。隨著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體育俱樂部的增加,為學生的體育勞務消費的增長提供了條件。現階段大學生的體育消費仍主要是實物,大學生用于實物消費最多的是體育服裝、鞋帽(見表3)在有償體育輔導活動中女生明顯高于男生,主要原因是女生經常參加健美操、韻律操、形體操、瑜伽等各種輔導班。
表3 大學生主要的消費支出
四、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因素分析
1.學生的經濟收入是影響體育消費支出的主要因素
調查表明,學生每月總的生活消費支出高低,對其體育消費項目、形式、水平有制約作用。學生的收入來源主要是家庭的支持,一部分是學校發的助學金、獎學金和打工所得。家庭經濟好,學生總的月均消費支出越多,體育消費支出也隨之增多,隨之學生在參與體育消費的項目上,選擇余地擴大。反之,月均消費低的這個群體,對體育的主要消費以不花錢為主。
2.體育鍛煉習慣是影響學生體育消費的顯著因素
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是學生對體育需求、健身需要和轉化為體育消費行為的紐帶。體育鍛煉習慣的好與壞,與學生對體育課及課外體育鍛煉的態度有著趨同關系,對體育消費的認識、體育消費水平有著顯著影響。
3.地域間的經濟、文化、對學生的體育消費有影響
一個地域的經濟文化代表著一個地域的發展水平,對“花錢買健康”的理解程度不同、經濟收入水平高,體育消費水平隨著增高。文化背景的不同,對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傾向有較大的差異,對體育消費水平有影響。
五、發展趨勢
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家庭實際收入的增加,帶給學生的生活費用增加,學生對體育健身等方面表現出積極的態度。調查顯示,在體育消費投入上,有58.6%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投入是值得的,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有83.8%的學生愿意進一步加大對體育消費的投入。
2.現階段,由于大多數家庭的消費開支,基本用于吃穿等物質生活上,這是大學生體育消費隱在的制約力,因而,在一定的時期內大學生在體育消費中仍以實物消費為主。但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大學生進行體育消費的目的,逐步由物質產品消費轉向主體身心發展和完善上。
3.研究表明,隨著社會的進步,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價值取向將發生改變,具有多元化的趨勢。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價值取向以強身健體、為了考試為主的同時,逐步向為了興趣滿足、體閑健美、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加人際交往等方向上發展,這反映了大學生對體育價值認識程度的提高,反映了他們要接受什么樣的體育教育的內在心理傾向。
六、結論與建議
1.加快高校體育改革,有償體育鍛煉服務于市場。
2.加強學生健康教育的宣傳,培養學生健身觀念的提高。
3.有利的激發學生的消費動機,正確引導學生體育消費。
4.充分發揮學校主管部門的職能,發展學校體育俱樂部,進一步促進學生的體育消費。
參考文獻:
[1]江林:消費心理學與行為[M].中國人民人學出版社, 1997
[2]從湖平:體育統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連桂紅等:談我國體育消費的現狀及促銷對策[J].中國體育科技,1998.5
[4]蔣玲:高校體育的有償鍛煉[J].體育學刊,1998.3
[5]方新普:試論發達城市與欠發達城市居民體育消費[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8. 4
[6]杜國如: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經濟行為與策略「J],體育利研,2001.12
[7]陳天仁:高校研究生體育消費活動的初步研究[J] .體育與科學1993.3
[8]李鳳新:少數民族地區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及發展趨勢的研究,體育科研,2002.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