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作為一種道德規范,指在個人立身處世,人際交往及政治經濟公共活動中以誠實不欺,信守諾言為準則進行自律和他律的一種道德法則。近年來,在我國社會生活中特別是企業經濟活動中,誠信缺失已成為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胡錦濤總書記在社會主義榮辱觀里,把誠信放在突出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企業誠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對策,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企業誠信缺失的原因
1.社會轉型的巨大沖擊
誠信道德,作為一種最基本的行為規范,從產生之日起,就經常面臨嚴峻的挑戰,而且越是在社會發生激烈變動的時候,對它的討論也就越激烈。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徹底改變了傳統的生產關系,交換關系和分配關系,改變了人們已經習慣與熟悉的社會生活氛圍和生活方式。這種變化則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沖擊著傳統的道德觀,使原有的道德體系在內含、外延、養成途徑和活動機制,運作方式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正是由于如此短的時間內,在如此巨大的歷史變動中,缺乏完備的制度約束和規范,以致出現種種道德問題,包括誠信問題。從世界范圍看,市場經濟的追利本性以及由它所造成的復雜經濟關系和利益關系決定了這個領域最需要誠信也是最容易發生誠信危機。
2.市場機制不完善,政府監管不力
新中國成立以后,長期實行計劃經濟,導致了企業和政府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對市場機制,我們有一個逐步引入,熟悉和全面推行的過程,政府監管它也有一個逐步學習的過程。再加上受傳統文化只重德治而輕視法治的影響,法律的地位和尊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市場機制不完備、政府監管游離,背棄誠信所付出的代價遠無法不如其獲得的利益,所以,企業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中,一方面敢面對法律鋌而走險,也會將誠信的道德棄之腦后。
3.拜金主義價值觀的誘惑
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說過:“在現代的,和平的經濟體系下,營利生活所助成的,當然主要是在和平范圍以內的那類習慣和掠奪傾向。這就是說,通過金錢工作,使工作者日益精通,諳熟的是屬于機巧詐偽的一般實踐”。在資本主義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機制規定了以金錢為本位。要進入有閑階級,就得從金錢工作入手,而這類工作,通過淘汰和適應,只有在掠奪的考驗下,在金錢的立場下適于生存的那些后裔,才能勝任愉快。……要在有閑階級中保持地位,就得保持金錢的氣質,否則,他們的資產將化為烏有,他們的階級地位將喪失。金錢至上,拜金主義這些原本是資本主義的價值取向,隨著我國企業引進西方發達國家經營理念,也涌入我國,浸蝕了許多人的思想靈魂。
4.企業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在市場經濟體制的社會里,一般的企業都是根據收入與支出的比例或者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利益原則來安排經濟活動的,如果企業從不誠信行為中得到的好處大于他為此付出的成本或代價,他就會放棄誠信,如前所述,由于法律不健全及政府監管不力,使通過不誠信行為獲得利益往往難被發現或得到足夠的懲罰,客觀上也使許多企業為了追求利益而放棄誠信。
5.信息不對稱情況嚴重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社會分工進一步深化,信息不對稱情況就成為常態,結果導致經濟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增加。如果由個人來彌補不對稱的信息,其交易費用是巨大的,也是不可能的,信息作為一種重要的資源和資產,信息不對稱使得人們極有可能利用信息缺失甚至制造假信息來欺詐牟利。
目前,在我國誠信缺失主要表現在信用危機上,主要有企業與上級主管部門的信用危機,企業與銀行關系的信用危機,企業與執法部門信用危機,企業本身的質量、服務信用危機等,因此,重塑誠信的企業形象已成為當務之急。
二、構建企業誠信的對策。
1.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相結合,為營造誠信環境提供道義和法律保障
首先,要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和法制的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倡導“誠實守信”反對“見義忘利,使每一個公民,每一家企業都意識到誠信的道義和法律責任,從而自覺地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既造福于社會,也造福了企業,實現社會價值和市場價值的雙贏。
其次,要制定和完善有關信息數據開放和經濟活動涉及到的法律,并落實司法和執法部門的法律責任,要加強對執法機關的監管力度,自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對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失信行為要堅決打擊。
2.企業必須高度重視誠信問題
我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則必須從內外兩方面入手,在內部,加強對企業文化,特別是 “誠信”道德觀的建設,通過對企業處自上而下的倫理道德教育,提高員工的道德責任感。在對外開展經濟活動時,要對國家守信,即依法納稅,把依法納稅看成是衡量企業道德水平的重要標準,要對社會守信,對社會盡自己的責任,不斷回報社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所在地區經濟繁榮做貢獻,為政府分憂。還要對企業職工守信,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促進企業生產力的發展,確保企業的穩定和諧發展。
3.強化政府職能,加大監管力度
政府要加快建立對信用交易和信用管理行業的監督和管理,在發揮市場自我調節功能的同時,政府應盡力給每個企業以平等的機會,切實營造公開競爭的市場環境,從而真正建立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經濟新秩序。同時,政府要根據市場需要,大力發展中介組織,建立有效的社會信用體系,將商業性和政策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在全國政協十屆會議期間,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其中一條就是“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可見構建誠信社會已上升到立國之本的高度,而企業構建誠信的道德倫理,也必將為企業發展夯實基礎,創造出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