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競爭加劇,購房消費更趨理性,房地產市場出現了滯銷樓盤。本文通過典型案例剖析, 對滯銷樓盤的成因及其銷售策略作一探討。
[關鍵詞] 房地產 滯銷 銷售策略
由于種種原因,房地產項目銷售中途受阻,形成樓盤“滯銷”。這種狀況的形成對開發商是一個致命打擊。如何解決滯銷問題,使銷售重新納入正常的軌道,對于開發商是迫在眉睫。
一、 滯銷樓盤概念
“滯銷”《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貨物)不易售出、銷路不暢?!皽N樓盤”沒有嚴格的說法,粗淺地可以解釋為:銷售不暢的樓盤。具體地說,假設一個項目有3000套房子,正常的銷售期一般為兩年,平均月銷售量125套/月,若每個月的銷售量大大小于平均銷售量,我們可以說這個樓盤滯銷了。樓盤滯銷嚴重影響著開發商的資金回籠速度,一旦處置不好,后果將不堪設想。
二、 影響樓盤滯銷的因素
1.市場調研粗淺
項目前期,開發商沒有認真做市場調研,盲目上馬,導致完工后,樓盤自身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毛病,消費者難以接受,從而影響樓盤的銷售。主要問題以下:
(1)定位偏差
有的開發商不重視前期市場調研和營銷策劃,產品定位偏離目標顧客,造成產品銷售不暢。主要有定位過高、定位過寬、定位超前的問題。
(2)設計問題
建筑產品的規劃設計是建立在目標市場確認的基礎上,根據市場的需求來制定的,否則就會受到其他替代產品的威脅。
2.營銷失誤
(1)銷售沒有全程策劃
所謂的全程策劃是指銷售代理商從設計規劃開始,對項目的建筑風格、平面設計、客戶定位等均和開發商一起完成。朝向、采光、樓層較差的單元一般在開盤時就首先以低價格推出,這種方式容易被買家接受。一些較差的單元留到最后賣困難會大得多。開發商如果計劃不好,把七成好樓層、好朝向、好景觀的樓盤賣掉了,也都賣了個好價錢,剩下的三成樓層、朝向、景觀不好的就很難賣出去。剩下的房子形成“滯銷”。
(2)樓盤推出時機不當
房地產投放市場也應該具備:“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好就是要恰當地利用宏觀環境和推出樓盤的時機,認清大勢,隨行就市,在地利與人和都到位的條件下,將產品在此最佳的機會點拋出,以取得最好的銷售業績。
例如1993年某開發商推出的“文華花園”就沒有抓住1993年最好的銷售時機,致使國家宏觀調控之后,整個市場衰落,而使該項目進入了持久戰,直至1995年才將最后存貨處理掉,延長了銷售時間,利潤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所以選擇銷售時機也是影響產品是否暢銷的重要原因。
(3)營銷推廣不利
能否采取較為合理的推廣手段也將直接影響到產品的銷路,以往不少開發商由于開發項目的地段位置好,在廣告方面的投入不多就能把產品銷出,但隨著產品競爭的日趨激烈,同類產品的大量涌現,加上各類傳播媒體大量充斥人們的頭腦中,對產品的優劣很難分辯清楚這種情形下,如果沒有有效的推廣手段,就很難打開產品市場。近年來仍有不少開發商還未意識到推廣的重要性,直到產品開始投放市場時才尋找代理商、廣告商、策劃機構,而匆匆忙忙上陣,這種情況下,往往會由于對市場把握不準出現多種漏洞,影響到產品的銷路。
3.缺乏品牌意識
“急功近利”的思維方式和行動取向,企業的成功和發展是建立在消費者的基礎上的,顧客是企業的“衣食父母”,只有顧客認可你并購買你所生產的產品,企業才有利潤,才能發展。但是,有的開發商看到市場需求旺盛,想“撈一把”就走,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據統計,我國有1000億“豆腐渣”工程,與這種“急功近利”的思維方式和行動取向有很大的關系。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下,開發商不重視質量而講速度,不注重樓盤和企業品牌的樹立,當然影響樓盤銷售。
4.開發商缺乏實力
開發商作為項目的實施者,是否具有實力,是影響房地產銷售進度的一個重要問題。房地產屬于特殊商品,具有投資大、風險大、周期長、資金回收慢等特點。而有些開發商在投資運作過程中由于資金不到位,沒有充足的資金來保障項目工程的順利進行,影響了工程進度,延緩樓盤交接的時間,造成客戶投訴,進而影響產品的銷路。
5.新的競爭對手的出現
房地產是個跨度大、周期長的行業,從打第一根樁到整個小區的落成,快則三至五年,慢則十年八年,甚至更長,這樣就形成一個時間跨度差,將會令競爭對手有機可乘,他們抓住落成的小區不易轉型的弱點運用“后來效應”以更超前、更人性化的意識介入,瓜分同類市場。
從顧客角度來說,有的客戶對于落成的現房缺乏想象空間,反而去追捧那些精美的樓書上吹鼓的更超前、更高檔、更有想像空間的期樓。這種“這山望那山高”的消費心態,加上顧客會貨比三家,使得現房在質量、面積、物業管理、外部環境、價格等方面沒有明顯的優勢,也是滯銷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 滯銷樓盤的銷售策略
1.降價策略
降價是處理滯銷樓盤的一個最常見的方法,也是開發商和代理商用得最多的一種方式。降價有多種方式,有的是明降,如廣告“大降價、大讓利”,或“一口價銷售”;有的是暗降,即“隱性降價”。如降低首期款、送裝修套餐、“送家電套餐”、免若干年的物業管理費、送花園、送綠化等,這些頗具人情味的降價方式所起的作用非常有效。
但降價有利也有弊。首先是開發商損失利潤;其次是損害前期購買者利益,讓他們覺得不平衡,從而傷害開發商品牌形象。因此,開發企業應慎重對待。
2.重新定位
(1)改進產品功能
有的樓盤滯銷,是由于戶型結構存在嚴重功能缺陷。因為,很少有人會花巨資買一套使用極不方便的房子。這其實也是全國空置房面積年年增加的重要原因。如某高檔小區,20套原本看好的四房卻成了庫存,開發商聘請營銷策劃人員,經調查后發現原來不少客戶認為,該戶型房間太多而臥室面積又普遍偏小,于是營銷策劃人員建議開發商將其改為三房,果然很快售磬。
改進產品這一方式對寫字樓和商鋪來說,運用較多。但住宅產品戶型的改動一般是大面積改?。ㄈ鐝褪礁臑槠矫妫?、小面積改大(如打通非承重墻)等。
(2)市場重新定位
一般是對產品進行改進,才能維持持續銷售期。如南山金融中心,原名“輝煌大廈”,在停工三年之后世聯介入,世聯所做的第一件事也是市場重新定位,經調查得知,該項目的周邊,是一批中小企業主,就是該項目的目標顧客。因此,世聯針對這些客戶的特點,建議開發商對產品進行了改進,如取消集中空調、將面積變小,并編寫了一本《完全工作手冊》,在該手冊里,詳細列出了在該棟大廈辦企業的種種優勢,如周邊有哪些政府部門、有哪些運動場所、有哪些酒樓、周邊商家的服務范圍,甚至給出這些部門、商家的電話號碼、聯系方式等內容,甚至告知買家在該大廈辦公,周末是否必須付空調費這些細節上的問題。最后,僅憑這樣一本手冊就完成了銷售。
3.創新營銷手段
有些樓盤價格降到極限、廣告的投入也很大,但依然無人理睬,這時就要換一種思維方式,創新營銷手段,以達到銷售的目的。深圳的“福源花園”二期就是一成功的例子。“福源花園”位于保稅區旁,優點是周圍環境安靜,缺點是位置較偏,不太引人注意。二期尾盤銷售時曾有過幾次降價,均價每平方米降至4900多元,廣告也打了不少,但市場幾乎沒有反應。采用“試住”這一方式后,僅兩周時期便完成了銷售,55套住宅全部售出,同時單位售價比原來上漲了15%。
4.制定目標各個擊破
對于剩下的尾樓,開發商與專業策劃人員仔細研究,對每一套剩下的房子都進行仔細研究,與周圍樓盤比較,提煉出其優點,找出缺點,制定詳細的突圍計劃,會提高銷售的成功率。
如“碧天云”項目可以說是以此方法處理尾盤的一個典型代表。碧天云位于北環路以北,是深圳市近幾年來最有特色住宅項目之一,其獨特的嶺南建筑風格在深圳住宅市場可以稱得上是獨樹一幟,外立面十分引人注目,開發商因有前面的“碧荔花園”的成功,因此,對這個項目非常樂觀,寄予的希望頗高。但盲目樂觀的結果是“碧天云”的銷售一波三折,前三個月只賣出100多套,后勁跟不上,出現一個滯銷期;開發商聘請了專業程度較高的代理商聯合銷售,由賣名字、賣風格,轉為賣生活、賣實質、賣功能的策略,共同制定了認準目標各個擊破的戰略戰術,對每一套剩下的房子都進行仔細研究,這樣售樓小姐在介紹時,優缺點清楚,成功率大幅提高。
參考文獻:
[1]高炳華:《房地產市場營銷》.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年
[2]吳翔華:《房地產市場營銷》.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5年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