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總女工部對多個城市在女工勞動保護權益進行了調查,從調查結果的情況看,女職工勞動保護狀況呈整體較好趨勢,但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須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女職工的合法權益。
一、女工勞動保護權益成效方面
95%的企業能較好地執行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大多數企業簽訂了集體合同;女職工勞動權利、經濟權利基本得到保障;女職工“四期保護”基本落實;女職工勞動環境、勞動條件不斷改善。
二、存在的問題
1.部分公有制企業女職工勞動保護弱化。
(1)部分女職工法律觀念比較淡漠, 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學法、知法、懂法的自覺性和依法維護切身利益的能力有待提高。從調查數字反映出,部分企業女職工對國家有關女職工勞動保護的具體政策法規了解不全面,特別是對與職業女性身體健康密切相關的《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也不了解,甚至連已執行了十余年的90天產假都不清楚。
(2)一些公有制企業因受經濟效益下滑的影響,女職工勞動保護水平下降,削減了女職工勞動保護費用;勞動安全衛生條件不能及時改善;女職工勞動保護設施關閉或改作他用;取消婦科病檢查;女職工生育費用不能全額報銷;產假工資等費用不能按時足額發放等問題。部分停產企業、經濟效益差的困難企業,原已簽訂的集體合同和有關規定無力履行。
(3)個別改制、轉制企業以及由個人承包的公有制小企業經營者輕保護、重效益,不重視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勞動衛生和安全生產存在隱患。
2.部分非公有制企業女職工勞動保護問題突出。
(1)用工制度不規范,女職工勞動權利得不到保障。一些企業經營者不依法與女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只是“口頭協議”、“押金合同”或“生死合同”。據本次調查的1041個非公企業中,仍然有33.1%的企業未簽訂集體合同。
(2)女工工資報酬低,被克扣工資,加班加點現象普遍。在私營企業工作的女工月工資大多在500元以下, 56%的女工稱工廠有拖欠、克扣工資現象。在一些服裝、鞋業、餐飲等服務業,加班加點現象也很普遍,有的女工人均周勞動時間為76小時,甚至長達90小時,節假日也不能休息,企業強迫女工超負荷勞動卻不按規定支付工資和加班費。據本次調查,仍有39.9%的企業每周工作時間超過40小時。
3.使用女工“黃金年齡”段,女工特殊保護得不到落實。部分非公有制企業招工避開女工生育年齡段而不承擔女工特殊保護的責任。據河北省對96家企業的調查,無孕、產、哺乳期女工的企業占到79.2%,而處于孕、產、哺乳期的女工只占很少比例,很難享受到特殊保護的待遇。在調查中發現,有少部分企業不發給女工產假工資,有的企業女工生育費用不予報銷。
4.勞動保護條件差,部分女職工的健康與安全受到影響。些勞動密集型和規模較小的企業里存在設備陳舊、工藝落后、作業環境差、事故隱患多等問題,有的女工長期工作在噪音、異味、粉塵、有毒有害氣體嚴重超標的環境里,有的甚至危及生命。
5.侵犯女職工人格尊嚴和人身權利的現象時有發生。一些外商投資企業廠規廠紀名目繁多,十分苛刻,女工稍有違犯,便會遭到懲罰、打罵、污辱等,有的女工被扣押身份證、暫住證等,甚至隨時受到翻包、搜身的威脅。
三、原因分析
1.思想認識不到位,法律意識不強。一是部分經營者法律意識淡薄,對女職工承擔著人類自身再生產的社會責任缺乏正確認識;二是女職工對有關法律法規不熟悉,不懂得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三是少數地方領導對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認識存在偏差,對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重視不夠。
2.勞動關系不健全和運作不規范。 由于我國勞動力供大于求,勞動者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導致了勞動關系主體力量對比嚴重失衡。勞動者在勞動關系中往往處于順從聽命和被支配的弱勢地位,不簽勞動合同或簽訂明顯不公平的勞動合同的現象屢見不鮮。
3.法律法規不夠完善,管理和監督體系尚未健全?,F行的國務院《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是1989年頒布的,勞動部的《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試行辦法》也于1995年頒布,其中的部分條款已與形勢不相適應,操作性不強。 隨著政府機構的改革,勞動安全生產管理監督職能分解到了幾個部門,影響了整體效能的發揮。
四、建議和措施
女職工勞動保護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政策法規的配套完善和社會各方面的支持。
1.加大宣傳力度,使全社會都來關心女職工的勞動保護。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是關系女職工的健康與中華民族未來人口的素質,關系到整個人類繁衍與發展的大事,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
2.修改、完善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增強針對性和操作性。隨著改革的深化,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自主權擴大,特別是非公企業的發展壯大,現行的有關法律法規都面臨著內容和適用范圍的局限。
3.與時俱進,堅持創新,建立社會化維權機制。不斷探索社會化維權工作格局的有效途徑,并與當地法律等有關部門協商,在經常涉及婦女權益問題、女性職員較多、依法維權方面開通法律援助電話,為婦女免費提供法律咨詢、代寫法律文書等。
4.加強工會自身建設,認真履行維護職能。 必須加強工會組織建設,尤其要加強改制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的工會組建工作,最大限度地把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使他們敢于維權,能維權,真正成為職工群眾的代表者、維護者。
5.全面施教,提高女工素質。要使女職工適應新的形勢,應對新的挑戰,真正發揮其“半邊天”作用,必須抓住重點,全面施教,積極實施“女性素質工程”,切實提高她們的整體素質。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