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筆者在本文主要介紹和分析了北京奧運與經濟發展、北京奧運新理念融合因素、奧運經濟與體育事業的雙向互動推進等幾個方面的內容。
[關鍵詞] 北京奧運經濟體育事業
奧運第一次與經濟發生強烈摩擦產生巨大的影響力,是在洛杉磯奧運會舉辦期間。美國洛杉磯奧運會是1896年,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創辦以來首次由民間承辦的運動會,一切奧運籌辦所需資金自行籌措。籌委會主席尤伯羅斯利用自己的睿智,使原計劃耗資5億美元的奧運會,轉為盈利為2.5億美元。據統計,這屆奧運會還間接為南加利福尼亞地區帶來30多億美元的遠期收益。這屆奧運會為其能在更多國家舉行,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和借鑒意義。尤伯羅斯因為發展奧林匹克運動所做的貢獻,獲得了國際奧委會頒發的奧林匹克金質勛章。從此奧運經濟逐漸顯露在各種圖書、報刊等傳媒上,成為人們濃墨重筆的熱點之一。那么北京奧運與經濟的互動影響有哪些,筆者將在本文給予闡述。
一、北京奧運與經濟發展
自我國首都北京贏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承辦權后,北京體育事業進入到一個以籌辦奧運會為主要內容和特色的發展期,乃至全國的體育事業都在這一時期變得更加活躍、更有動力、更有前景。從2005年開始,北京奧運場館及其附屬設施和周邊市政設施建設全面展開,北京市奧運經濟工作也開始全面啟動。奧運會給北京帶來了一系列的影響已經逐漸顯著呈現。奧運經濟已經從概念、初始運作,進入到一個全面發展時期。北京奧運與經濟發展已經全面捆綁在一起。具體表現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北京經濟快速發展,提前實現小康社會建設與發展目標。預計北京將提前兩年實現發展目標,即到2008年,在全國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建立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基本框架。第二,北京市各產業結構得以全面優化升級,城市現代化水平整體提升。第三,拓展了北京乃至全國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北京奧運全球更多關注力集中到北京和北京發展上來,為我國一些企業和品牌走向世界創造了積極和難得的機會。第四,北京奧運前期的準備和建設已經在提高市民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全面進步方面開始發揮作用。
二、北京奧運新理念融合并促進了經濟與體育事業等多重因素的發展
1.奧運理念蘊涵經濟與體育多重因素
北京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整個城市社會、經濟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北京舉辦奧運會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北京取得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是全國人民對北京的支持,是世界對北京的認同。根據奧林匹克宗旨,北京提出了具有創新意義的“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舉辦理念。綠色奧運的含義可以有各種各樣的理解,既可以指生態綠色,也可以指更深層次上的“綠色”,包括物質綠色和意識綠色兩大方面。北京2008奧運將以綠色清新的面貌出現,為世界環保運動注入新的動力。科技奧運將反映科技最新進展,集成全國科技創新成果,推出一屆高科技含量的體育盛會,使北京奧運會成為展示高新技術成果和創新實力的窗口。北京奧運會也是普及奧林匹克精神,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全面構建人文關懷的奧運盛會,圍繞北京奧運會,一系列豐富多彩,形態各異的文化、體育活動將陸續展開。
2.北京奧運正促進中國體育產業化加速發展
北京政府2006年多項政策出臺,抓住奧運商機,全面推進北京體育的產業化,加快建立以社會資金投入為主,經營方式多元化,與首都經濟相適應的體育產業發展格局。體育產業增加值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力爭2008年體育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3%左右,體育產業初步成為首都文化型經濟中的支柱產業。為了這個目標,北京大力培育適合市場運作的體育項目,構建健全的體育市場體系。重點培育健身娛樂、競賽表演、體育用品、網絡體育、體育書刊、體育彩票市場。積極發展崇文龍潭湖、宣武先農壇、朝陽奧林匹克公園、密云云佛山四大體育產業園區。發展多種所有制形式的體育企業、俱樂部和體育中介公司,壯大體育經紀人隊伍。扶持受到群眾喜愛的足球、籃球、排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高爾夫球、臺球、冰雪運動的職業體育俱樂部,推動競技體育的職業化和市場化。重點培訓在國內外體育領域懂規則、會經營的知名體育經紀公司和體育經紀人。加強北京體育企業與媒體產業的互動,通過媒體優勢,擴展體育服務領域,積極引導大眾消費,開發體育文化市場。切實提高體育市場服務的質量和層次,以高質量高水準的體育服務激活體育消費,滿足市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
三、奧運經濟與體育事業的雙向互動推進
1.奧運經濟的概念
奧運經濟是指為舉辦奧運會和利用奧運會創造商機而進行的一系列經濟活動。廣義的奧運經濟還包括成功申辦到正式舉辦,以至奧運會后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各種效應對經濟的發展帶來的推動作用,被稱為奧運后續經濟,它們形成了奧運經濟的一個完整的經濟周期。通過舉辦奧運會,可以予以舉辦城市乃至舉辦國家的持續發展注入強勁的經濟活力,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知名度,令城市功能得以大幅度提升,使城市生態環境得到很大改善,并帶來長期和深遠的全方面積極影響。
2.國家高度重視北京奧運及相關體系的發展
為了充分發揮北京奧運在經濟與體育事業發展中的雙向互動作用,中央和北京各級領導給予高度關切和指導。新華網北京1月18日電:國務委員陳至立出席2007年全國體育局長會議并強調,做好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各項工作,大力推動全民健身,促進體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充分發揮體育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廣大體育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契機,大力推動群眾體育工作。一要大力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深入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掀起全民健身運動的新高潮。二要大力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培養廣大青少年強健的體魄、健康的心理、堅強的意志和昂揚的精神。三要繼續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加強農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農民群眾體育活動的開展,推動農村體育發展。
3.奧運經濟帶動多地區多行業發展
奧運經濟已經跨越北京的地域在全國在各行業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正在或已經形成了一個個巨大的投資市場、消費市場。奧運經濟加速了北京市經濟發展,2005年,北京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了11.8%。一大批交通基礎設施相繼開工建設。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文化交流更加活躍。市民文明素質不斷提高。2006年上半年,北京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了12.3%,繼續保持了健康、快速的發展勢頭。山東作為北京市周邊地區,處在奧運經濟圈靠近核心區域,同時也是奧運會比賽分會場,奧運經濟和社會效益發展有著獨特的條件和優勢。2005年前三季度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896.5億元,增長17%,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另外,奧運建設對于青島市的經濟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在其帶動下,青島市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144.8億元,增長49.3%。可以毫不夸張地講北京及周邊地區如河北、內蒙古等地,乃至全國許多省份的相關產業,都在奧運經濟大環境下空前繁榮。
4.奧運經濟與體育事業的發展是雙向和互動的
2008年北京奧運會帶動了北京及全國的全民健身熱潮。“全民健身”和“奧運爭光”成為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兩大戰略目標。為了繁榮體育事業、推動全民體育發展和全民健身運動的普及、促進體育經營者之間的交流和合作、規范體育市場,建設與現代化中心城市相適應的體育事業,為體育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奧運經濟成為實現上述目標的物質保障。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國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國的體育事業也蒸蒸日上。北京奧運與經濟發展已經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密不可分,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北京奧運經濟體系,它帶來的是經濟與體育的雙向互動發展與促進。尤其中國的體育產業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歷史契機,長期以來,我國的體育產業與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不甚適應。借助這次北京奧運的契機正迎來跳躍式發展的機遇。
北京承辦2008年奧運會帶動了奧運經濟快速發展和擴大,由此吸引了眾多優秀人才加入到體育產業的事業當中,給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帶來勃勃生機和燦爛前景。可以預見,隨著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賽事,以及相關體育產業政策、法規的出臺和完善,中國體育一定會蓬勃發展,并在促進國內體育相關產業的消費升級、推動經濟增長等方面將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奧運與北京——奧運經濟概念. http://www.bjoe.gov.cn/ayybj/
[2]雷選沛:北京奧運經濟運營與管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
[3]姬志剛:計算機、網絡與信息社會.《科技咨詢導報》,2007(20)
[4]《北京奧運行動規劃體育專項規劃》. http://www.bjoe.gov.cn/
[5]梅鳳喜邊永強周華:談談體育事業的經濟功能.商場現代化, 2006,(2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