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在分析寧波機電業出口特點的基礎上,闡述歐盟WEEE和RoHS指令對寧波機電業的影響。并結合寧波機電業的現狀,提出應對措施,指出寧波機電業應該及時調整對外貿易策略,樹立環保觀念,促進寧波機電業升級,提高綠色競爭力。
[關鍵詞] WEEERoHS寧波機電業
一、引言
歐盟于2003年2月頒布了WEEE指令即《廢棄電子電氣設備指令》和RoHS指令即《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WEEE指令規定:自2005年8月13日(后延遲為2006年1月1日)起,歐盟市場上流通的電子電氣設備的生產商(包括其進口商和經銷商),必須在法律意義上按其產品所占市場份額的比例,承擔支付自己報廢產品回收費用的責任,并對今后投放歐盟市場的電子電氣產品加貼回收標識;RoHS指令則要求:2006年7月1日以后,投放歐盟市場的電子電氣設備中的鉛、汞、鎘、六價鉻、聚溴聯苯和聚溴聯苯醚等6種有害物質含量不得超過規定限值,該指令涵蓋的產品包括大、小型家電、IT及通訊儀器、照明器具等10大類近20萬種。因這兩項指令屬于法律,無法通過WTO爭端解決機制要求歐盟撤銷或改變。
機電產品出口是寧波市出口的支柱性產業,也是外向依存度很高的行業。寧波市機電產業應該如何應對歐盟的這兩項指令就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加強對這兩項指令的研究,采取相應的對策,對突破指令產生的輸歐限制,促進寧波市機電產品國際貿易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二、寧波機電業出口的特點
1.寧波機電業出口的現狀
寧波作為中國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長江三角洲南翼經濟中心,機電制造也十分發達。據寧波外經貿局2006年統計數據,寧波2006年的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為155.76億美元,同比增長達到31.27%,占寧波市2006年出口總額的54.14%,為寧波市出口的支柱產業(圖1),并且寧波機電業的出口增長率相當可觀(圖2),主要的出口市場是歐盟和美國。
圖1寧波市2006年1月~12月機電產品出口現狀 單位:億美元
圖2寧波市2006年1月~12月機電產品出口增長情況 單位:億美元
2.寧波機電業出口的特點
(1)出口規模迅速擴大,占全市出口比重逐年提高。寧波市機電產品在20世紀80年代末年均出口只有1000多萬美元,占全市出口比重約10%。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每年以2個~3個百分點的速度提高。據寧波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全市機電產品占全市出口比重54.14%,己大大超過全國同期30.85%的平均水平,至今連續5年超過紡織服裝產品,成為寧波市第一大類出口產品,徹底改變了寧波出口產品以往以紡織服裝為主的格局。
(2)商品結構日益改善,出口產品小型化、多樣化。我市機電產品出口以螺絲、螺帽之類的標準件和手工工具為起點。經過十幾年發展,全市己經有1400多種機電產品出口,占總的機電產品品目的78%,其中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的產品有81個,出口5000萬至1億美元的產品有電線電纜、插頭插座、計算機零部件、釹鐵硼永磁體、空調器、吸塵器、電池、打火機、手電筒、空氣加熱器等10個,出口1億美元以上的產品有小家電(主要是電熱器具)、微小型軸承、燈具、電動工具、龍頭(閥門)等5個。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場”的局面。
(3)出口隊伍迅速擴大,形成一批出口骨干企業。我市外貿實施“千軍萬馬”工程成效顯著,形成了外貿企業、外資企業、自營出口生產企業齊頭并進的局面,據寧波市外經貿局2003年的一次統計,年我市有機電產品出口實績的企業1500多家,其中出口1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有494家,出口5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有153家,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有77家,出口1億美元以上的企業有3家。近幾年這幾類企業的家數每年都以40%~50%的速度在增加,其中年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去年總出口額22.5億美元,占全市機電出口總額58.7%,是我市機電產品出口的骨干隊伍。在2005年度中國機電產品出口200強中寧波企業占有2個席位:分別是136位的寧波波導股份有限公司和163位的寧波市慈溪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4)海外市場不斷開拓,美歐市場增長快速。機電產品出口的海外市場經過努力開拓,已經出現多元化的局面。以前主要市場在香港、日本和東南亞,現在已發展到世界各地。出口到歐洲、北美的金額已與亞洲并駕齊驅。近年來出口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產品不斷增加,去年已超過總額的10%。但主要市場仍在亞洲和歐、美,占到出口總額的89%,而且增速很快。
從以上看來,寧波的機電企業優勢和劣勢并存著,但總的來說優勢是大于劣勢的,但也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在國際貿易中面臨的諸多問題,首當其沖的就是經營成本的上升和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問題,當然這并非寧波企業獨有,而是長三角地區諸多城市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
三、雙指令對寧波機電業的影響
1.生產成本的影響
(1)“歷史垃圾”和“未來垃圾‘的回收處理費用。WEEE實行前來自家庭的”歷史垃圾“,費用由生產者按產品市場占有率的份額負責;實行后,由生產者支付所有自己生產的產品的回收、處理、再循環和環保丟棄處理的費用。由于歐洲勞動力成本高,回收成本甚至會高于制造成本。
(2)有害物質檢測增加成本。歐盟法律要求制造商對構成產品的所有原材料和零部件逐一識別,確保不含有害物質。目前歐盟尚未發布對6種有害物質的官方檢測方法,而采用不同的檢測方法會使檢測結果出現很大的差異。另外,企業也難以花費高額費用購買檢測設備,一般都會選擇到國際權威的第三方進行認證。但認證費用相對較高,比如企業在出口前一般會去UL、SGS等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其費用依照產品以及檢測項目的不同而異,多則十幾萬,少則幾百美元。對規模不大的寧波制造商們來說,這項成本本身就是一場”噩夢“。
(3)替代材料增加成本。中國目前機電產品大都使用了6種被禁物質,需要尋找替代品,還要改造相關制造過程和生產工藝裝備。然而,在中國,目前有些合適的替代品還難以找到。
2.出口數量的減少
由于寧波大多企業長期忽視環保問題,出口產品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歐盟制定的雙指令標準,這樣就會被排斥于歐盟市場之外。此外,由于出口成本增加,產品價格提高,出口數量會相應減少。2006年7月是歐盟實施RoHS指令的第一個月,據寧波市經委統計,寧波出口歐盟的電動工具共計404批次、557049臺、941萬美元,同比分別下降8%、41%和38%。與今年6月環比,臺數下降7%,金額下降4.5%。雙指令實施給寧波機電業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3.技術上突破的障礙
在技術方面,我國與歐盟存在一定差異,在想在較短時間內尋找禁用物質的替代材料相當困難。比如無鉛化生產中,由于焊料熔點上升20度~30度,對元器件的耐熱性及焊接過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許多企業需要更換無鉛焊接專用的焊接設備,并采用新的焊膏才能解決問題。另外,禁用物質的六價鉻沒有可替代的物質,需要在生產中采用新的加工工藝,逐步淘汰使用。
四、對策分析
要突破雙指令帶給寧波機電業的負面影響,除了政府的引導外,更重要的是企業自身要加強環保意識,提高產品的綠色競爭力。
1.確立環保的綠色理念
我國對外貿易一直在走資源高消耗、環境高污染的發展道路,雖然獲得了對外貿易的高速增長,但負面效應正逐步顯現。雙指令中包含的對環境的保護、對資源的合理利用、對消費者健康的關注等觀念正深入人心。所以寧波企業應把雙指令帶來的危機看成是新的發展契機,樹立環保的綠色觀念。并堅持把綠色觀念貫穿于整個生產過程,建立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從有害物質材料的測試開始到建立物料控制系統,以確保生產過程不受污染,加強產品綠色預警能力,增強企業的風險抵抗力。
在這方面奧克斯公司走在了寧波其他機電企業的前面,比如,奧克斯在產品的整個生產過程中樹立環保意識,嚴格按國際標準,使公司整個產品研發、生產過程和供應鏈三者得到持續有效的控制,保證奧克斯空調、手機等產品的環保設計與制造符合歐盟指令。
2.結合寧波地區集群優勢,抱團進行科技改造和創新
企業的技術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應對歐盟雙指令的過程也是企業提高生產技術和競爭能力的過程。企業必須認識這一點,加快技術開發、加強自主創新的能力。要有全球戰略意識,及時了解和采用國際技術標準,并對國際技術標準消化和吸收,以掌握主動權。
同時根據寧波地區已形成的幾個產業集群帶,把眾多企業的科技力量組合起來,共同進行研發,將有限的資源進行整合利用,以實現1+1大于2的效益。比如余姚和慈溪的家電產業均以中小企業為主,單個企業在技術上很難應對技術要求高、設計層面廣的RoHS的要求,如果上規模企業能夠合作進行技術研發,不僅能夠突破國際貿易技術壁壘,還將有助于整個家電產業的技術提升和發展。出于這個原因,余姚西摩、富達等幾家上規模的家電企業已組成了“RoHS技術性突破及應對措施研究課題組”,每家企業根據其特長負責不同的技術攻關,共同應對歐盟RoHS。
3.構建綠色供應鏈
綠色供應鏈是把環境因素融入到整個供應鏈中,通過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降低整個生產活動給人類和環境帶來的危害,最終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最大化。它包括產品的設計、原材料的采購、產品研發、生產、包裝、銷售等各階段。在每個階段上都考慮到產品的環保要求,比如從設計時開始就考慮產品的可回收性,從原料采購上控制產品有害物質的含量等。
構建綠色供應鏈,需要對原料供應商、零配件廠商、分銷商等個體企業組織起來,將企業個體的環保責任轉化為整個產業鏈的責任,有利于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生產成本的降低。在發生環境事故時,可以沿供應鏈追溯,找到相應責任方,有利于綠色理念的培育和鞏固,對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推進作用。
可以預見,如果本行業上下游企業共同積極應對,形成一條“綠色”產業鏈的話,行業整體的競爭力也將得到提升,更有利于企業全球市場的拓展。
4.采用循環生產模式
機電業傳統的生產模式是資源—生產(產生污染)—產品—消費(現次污染),對廢棄機電產品的主要處置模式是舊貨回收—低層次用戶使用—拆解零件(或改換用途)—遺棄。
根據雙指令的要求,生產企業必須要承擔產品的回收費用。為降低回收成本,就需要改變傳統的廢棄物回收模式。企業需要建立循環生產模式:資源—生產(減量、回收)—產品—消費(再利用、再生資源)。
目前,我國國內已有相當多的機電企業采用了綠色供應鏈技術,為眾多的企業導入綠色供應鏈和循環生產模式樹立了榜樣。但令人遺憾的是,寧波的機電企業對這方面的認識還不充分。比如國際權威認證機構UL-美華針對RoHS推出的有毒有害物質控制解決方案RSCS,只有寧波奧克斯公司一家與其簽約引進采用。
五、結論
從短期看,歐盟雙指令會給寧波機電業帶來沖擊,出口量會下降。但從長期來看,如果企業能積極應對,下降趨勢會隨著新技術的應用和新產品的推出而逐漸扭轉,出口量不僅能恢復到原來的水平,還有可能會超過原來的水平。要實現這一預期目標,需要政府和企業密切配合,以積極的態度應對雙指令。只有積極應對,才能促進寧波機電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增強綠色競爭力,使機電業可持續、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小怡李世建何建敏:WEEE和RoHS:歐盟”雙綠“指令下我國相關行業的困境與對策[J],國際貿易問題,2007年第1期
[2]寧波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網站:http://www.nbfet.gov.cn/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