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伴隨著商貿活動的日益頻繁及集中化,產生了對商貿市場物流配送的需要。傳統的商貿活動大多停留在生產、供應、銷售、輸送相分離的狀態,亟需新型的現代商貿配送體系進行支撐。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對商貿市場建設商貿配送中心,開展物流配套服務的優弱勢、機遇與挑戰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設商貿配送中心所遵循的一般原則。
[關鍵詞] 商貿市場商貿配送中心SWOT分析
商貿市場作為進行商貿活動的重要載體,發揮著重要功效。在我國,全國各地商貿市場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但同時,隨著社會經濟進一步持續、快速、穩定地發展,這些商貿市場始終處于比較“粗放”的狀態,表現在市場秩序混亂、配套服務能力差、管理水平落后、技術設施陳舊、經濟效益低下等方面,亟需利用新型的組織及管理方式進行市場升級與完善。
一、現代商貿配送體系
商貿配送是現代物流體系中最具活力的組成部分,是商貿流通的一種現代組織形式,具有傳統商品流通所沒有的特點與優越性。商貿配送的產生與發展,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而其在中國流通領域的推廣與完善,更是有著重要的意義。
傳統的商貿活動是建立在單純重視商流、資金流的基礎上的,缺乏對物流、信息流的全面整合,導致了配套服務功能的缺乏,也沒有形成一體化的商貿組織形式,不利于市場資源的有效整合、不利于現代商貿市場向完善的配套服務設施及現代化的信息網絡體系的方向發展。隨著商貿市場的發展,交易活動的豐富以及交易量的提高,市場的規范化、規模化、協同化、配套化已成為商貿市場發展的當務之急。
二、商貿市場建設商貿配送中心的SWOT分析
所謂商貿市場建設商貿配送中心,即在原有的商貿市場的基礎上,特別是在市場規模大、交易活動頻繁、配送瓶頸涌現的市場內部或者外部,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結合市場實際情況,設置商貿配送中心,并納入所在區域的現代物流體系,建成后的商貿配送中心主要由第三方物流企業或市場管理方進行運營。
商貿市場建設商貿配送中心是一項需要嚴密思量、仔細評估的重大戰略決策,需要一定的方法指導,只有設置的配送中心能夠有效降低商貿市場的物流配送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才能算的上是真正成功。下面,筆者應用SWOT分析法對此作具體細致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對指導商貿市場建設商貿配送中心提供有益的參考。
1.優勢分析(Strengths)
作為流通領域的商貿市場,通過科學分析,設置配送中心進行功能升級及形象改善對于市場今后的發展將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
(1)有利于物流合理化。通過專業化的物流運作利用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現代物流技術對商貿市場的倉儲、加工、分揀、集貨、配載、運輸等物流活動進行統一組織與管理,將大大提高作業效率,降低庫存,節約運力。商貿市場建設商貿配送中心前入駐商家與客戶間的送貨情況如圖1,建成商貿配送中心后,其與客戶間的送貨情況如圖2。在后一種情況下,運輸車輛的利用率有效提高,收到了降低配送費、節約燃料、減少司乘人員、減少車輛購置和管理等多方面的效益。
(2)促進城市物流網絡體系的形成與完善。城市社會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需要強大的城市物流網絡體系作支撐。完善有效的城市物流網絡體系一般需要配置三個層次的物流節點: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其中,配送中心是面向最終用戶,進行末端運輸的、專業化的、規模適于需求的專業性物流節點。有選擇地將一些區位、規模、市場條件等符合要求的商貿市場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建成相配套的商貿配送中心,并將之納入整個城市物流網絡體系當中,是構筑強大的城市物流網絡體系的需要。
(3)推動第三方物流發展,提升物流產業整體水平。商貿配送中心建成后,主要服務于商貿市場各入駐商家(包括供應商、生產商、銷售商等)。根據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我國具體情況,商貿配送中心的構建應以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為主。商貿市場建設商貿配送中心將有助于第三方物流模式在我國的推廣。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與物流產業的發展水平之間有著密切相關性,西方發達國家的物流產業發展實踐表明,只有獨立的第三方物流至少占社會物流的50%時,物流產業才能真正形成并趨于成熟。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程度是一個國家物流產業發展整體水平的標志。因此,商貿市場建設商貿配送中心又有助于提升物流產業整體水平。
(4)提升市場形象,增強客戶服務能力及市場競爭力。商貿市場建設商貿配送中心后,將能有效改變傳統市場單兵作戰、資源分散利用、運輸車輛不能有效管理等每家每戶分散進行物流配送、倉儲服務所帶來的浪費及規模不經濟性,提升整個市場的服務形象及后勤支持能力,增強市場的競爭力。
2.弱勢分析(Weaknesses)
眾所周知,配送中心的建設必須以市場需求為依據,充分的前期調研是規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商貿市場建設商貿配送中心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以下一些情況。
(1)重復建設,造成資源浪費。一些中小型的商貿市場由于需求認識不清晰,缺乏相應的市場需求調研,盲目建設,由于對物流服務設施認識的膚淺再加上一些媒體的誤導,容易出現“一窩蜂”現象,而不論某個具體商貿市場的規模、區位、管理經營狀況等實際情況,門檻設得過低,從而導致大量重復建設,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
(2)炒作概念,變相為“圈地運動”。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社會資本出現一定程度過剩。在投資渠道極為有限的情況下,大量資本四處尋租,在倡導商貿市場建設商貿配送中心的過程中,應警惕概念的炒作,進而演變為新一輪的“圈地運動”,偏離初衷。
(3)規劃建設及運營管理經驗缺乏。由于配送中心在我國還是一個新興的事物,對于配送中心的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等經驗均相對缺乏,尤其是面向商貿市場服務的配送中心在我國可以借鑒的經驗還不多,商貿市場與其它行業有一定的差異,具有服務商家多、數量及品類相對雜亂等特性,這些對于建成后的商貿配送中心的管理增加了不少難度,需要我們在建設的初期嚴密思量,避免由于經營不善導致的失敗。
3.機遇(Opportunities)
當前,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商貿配送中心身處兩大有利環境:一是我國的宏觀經濟發展處于大好形勢,社會生產及需求旺盛;二是物流產業在我國得到快速發展,許多城市把發展現代物流業作為重要的方向,出臺了一系列的鼓勵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有些城市甚至把物流業作為主導產業進行發展。處于這兩大有利環境下,將為建成后的商貿配送中心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極大的發展空間。此外,由于商貿配送中心所依托的商貿市場擁有較長的營運歷史,積累了一些經驗,擁有了一批固定的用戶,具有穩定的物流需求保證,這對于服務于其它行業的配送中心來說無疑增加了砝碼。
4.挑戰(Threasts)
商貿配送中心建成投入運營后,將面臨來自內部與外部兩方面的嚴峻挑戰。首先是內部挑戰。由于配送中心在我國還是新型事物,對于其戰略定位、規劃設計、運用管理、市場開發等許多方面都存在經驗的欠缺,這為企業的經營管理帶來了風險,加上商貿市場的商家以前均是采用較為傳統的服務模式,一旦改變,需要有一段時間的適應,這就增加了商貿配送中心的經營難度。其次是外部挑戰。商貿市場中已經存在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以及國外有雄厚的實力、成熟的運作體系和先進的管理經驗的物流企業,對于商貿市場建成后的配送中心將形成挑戰,商貿配送中心只有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專業化的物流服務運作以及完善的增值配套服務功能才能在市場商家的物流需求中分得更多的份額。
三、商貿市場建設商貿配送中心的原則
1.具備區位優勢的原則
商貿市場建設商貿配送中心,應選擇那些具備優越區位條件的商貿市場。這些商貿市場所處的區位應該有便利的交通,并且位于配送服務的主要需求點上。
2.具備一定規模的原則
并不是所有規模的商貿市場都適合于建設相應的商貿配送中心,市場規模太小,配送服務需求不足,卻盲目跟風地建設商貿配送中心反而是一種浪費,得不償失。
3.規劃科學合理的原則
商貿市場建設商貿配送中心應以科學合理的規劃為前提條件,規劃不合理或者規劃趨同都不能保證商貿配送中心今后的運營,更不用說去和實力強勁的國外物流企業競爭。欲建設商貿配送中心的商貿市場應有科學合理、個性化的規劃方案。
4.順應城市總體規劃與物流網絡體系規劃的原則
商貿配送中心建成后,應納入城市物流網絡體系當中,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實現效益。商貿配送中心的設置應服從城市總體規劃以及城市物流網絡體系規劃,其布局應與城市貨運對外輻射方向和產業區、居民區布局相適應,同時考慮商貿配送中心運營后產生的噪聲、污染等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