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過對中小企業物流運作的現狀分析,指出其在管理理念、信息平臺及物流業務活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同時,結合國外中小企業物流發展的經驗,提出了中小企業物流運作的一些新思路。
[關鍵詞] 中小企業物流探討
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無論在數量上、解決就業方面、還是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都起著主導的作用。因此,中小企業發展在全球范圍內日益受到重視,與此相應的中小企業物流戰略與管理也開始受到重視。我國中小企業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日益要求中小企業高度重視發展物流。經濟貿易的高速發展,促使物流服務逐漸成為了中國企業中最為經濟合理的綜合服務模式,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強勢介入,物流業已經顯示出其強勁的動力和蘊藏的無限商機。
一、中小企業物流運作的現狀
目前,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缺乏現代管理理論的科學指導,企業的生產運營,還沿襲傳統的方式,沒有跟上市場的發展。物流業務外包不足50%,許多中小企業還沒有走出“大而全,小而全”的怪圈。陷入這種“怪圈”使企業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一些不擅長的領域,分散資源,被迫同各個領域的強手競爭,削弱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物流業務外包對中小企業來說,顯得更為重要。物流信息技術的使用,被認為是企業提高競爭力,開發可持續競爭優勢的有利武器,信息技術以及與之相關的運用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也是企業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
總的歸納起來,中小企業的物流運作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點。
1.企業缺乏物流效率效益的新理念
現在,生產企業把提高經濟效益、增強競爭力的焦點從生產領域開始轉向非生產領域,包括采購、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流通加工、分銷、售后服務等物資流通活動,以及有關的信息活動。但中國企業缺乏現代物流是“第三利潤源”的理念,沒有將物流看成為優化生產過程、強化市場經營的關鍵,而將物流活動置于附屬地位,大多數企業將倉儲、運輸、裝卸搬運、采購、包裝、配送等物流活動分散在不同部門,沒有納入一個部門對物流活動進行系統規劃和統一運作與管理。
2.企業缺乏協同競爭的理念
在“經濟全球化”、“物流無國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顧客需求不斷變化的環境下,企業應集中資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發展核心主業,把主業做大、做強、做精,并在全球范圍謀求物流外包或與全球的外部企業締結戰略聯盟,以整個供應鏈的整體優勢參與國內、國際競爭。我國在快速多變的市場競爭中,單個企業依靠自己的資源進行自我調整的速度很難趕上市場變化的速度,因而企業必須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核心業務上、強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將自身不具備核心能力的業務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3.中小物流企業的信息化程度偏低
主要原因是大多數系統的成本較高,而中小企業的起點很低,市場上缺少適合中小企業起步的信息系統,而多數開發商認為,物流信息系統市場在低端不具備開發價值。提供基礎信息和公共服務的平臺發展緩慢。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服務在大型企業的應用比例為23%,在中小企業則是更少。
4.采用第三方物流偏少
目前很多我國中小企業產品銷售物流多采取自辦物流方式,沒有依靠物流系統支持市場營銷,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參與程度很低,因此難以滿足市場對產品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種和緊急性的需求要求。這種自辦物流方式,設施利用率低,成本高;而且設施落后,達不到客戶需求的特定要求。還有,中小企業物流沒有達到一定的經濟規模,大多數企業的物流以“分包”方式為主,且“外包”家數在2~10家,有的甚至達到10家以上,企業物流嚴重分割,形不成一體化的綜合物流,因而也就很難使用供應鏈管理方式進行管理。以上的這些做法制約著中小企業物流的科學健康發展。
二、國外中小企業物流發展的情形
國外中小企業物流方面管理有以下的特點:
1.中小企業開始把物流作為企業發展的戰略而重視
企業的發展面臨著很多的市場壓力,企業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生存就必須具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上世紀70年代的市場份額發展到80年代產品質量和低成本,而從90年代開始,客戶關系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中小企業物流戰略也是圍繞著企業核心競爭力而發展的。從二戰后開始的分銷物流,發展到七八十年代的一體化物流,現在則是物流戰略。分銷物流注重為顧客服務理念,一體化物流重視分銷渠道的建立,減少運輸成本,而物流戰略則在減少物流及供應鏈成本,提高產品及時性和產品質量上、提高顧客滿意度等方面有了綜合的一體化的考慮和實施的方法,因此,通過物流戰略無疑會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這也是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把物流戰略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一部分的主要原因。
2.重視采用物流新技術和管理新方式
物流戰略離不開對新技術的采用和新管理方式采用。據一項對農業食品中小企業調查表明:1989年采用過至少一項物流技術(JIT,EDI,計算機輔助管理等)企業只有22.2%,而到1994年則達到42.6%。很多企業在采用物流技術和新管理方式前都進行過有關咨詢活動,尤其是管理咨詢最多。
3.物流的實施方面重視第三方物流機構作用
第三方物流機構能為企業節約了物流的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是中小企業的理想選擇。如在歐洲,物流服務市場約四分之一都是由第三方物流來完成的。很多倉儲和運輸業務都是由第三方物流來實現。甚至有的零售店,早上只管開門,晚上只管關門,缺什么全由電腦管理,該送時有人送,根本就沒有倉庫。
三、我國中小企業物流進行物流運作的思路探討
1.導入先進物流管理理念、重視物流觀念的變革
由于中國物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發展物流的重要性,因此中小企業發展物流必須導入先進的物流管理理念,只有這樣才能夠在競爭中保持不敗!導入先進的物流管理理念,必須綜合運用各種運作驅動的方法,包括物流運作、資金運作及市場運作。物流運作就是在物流的每個環節中,提高物流運作的速度,使得從原材料采購到最終產品進入消費者手中的時間最短。加速物流運作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完善的銷售、采購網絡,依靠先進的預測方法進行預測,達到準確預測、盡量減小庫存,甚至實現零庫存。物流運作的加快,必然帶動資金運作的加速,從而可以大大減小資金的成本,提高資金的利用率,達到減小成本、增加利潤的目的。
中小企業還必須重視使用新的物流管理技術,積極采用現代高新技術發展成果,使企業物流從操作技術、設施設備、配送工具,從物流流程控制、物流信息處理到配送過程的決策管理等全過程始終跟上現代物流發展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
2.建立現代物流信息體系,利用網上交易平臺,實現電子商務
伴隨著全球信息化浪潮,人們在信息共享和交流方面極大的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電子商務作為一種以電子數據交換(EDL)和因特網網上交易為基礎的全新商務運作模式,打破了地域分離,縮短了信息流動時間,使生產和消費更為貼近,降低了物流、資金流及信息流的傳遞成本。這種全新的商務運作方式,使中小企業獲得了與大企業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
互聯網的出現使買賣過程得以簡化,信用證申請可通過網上銀行服務處理,至于采購,買家可利用特定的網上交易平臺,輸入相關的資料,網頁上有適合每個行業物品的采購格式,互聯網內的搜尋功能可以幫助買家,在有特別需要時,就可去尋找更合適的新供貨商去補充貨源。因此,網上物流管理系統不只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讓管理層能有效率地管理其供應鏈資料,有及時了解掌握最新信息的優勢,充分掌握貨物在供應鏈上的流轉狀況。
3.與其他中小企業形成戰略聯盟
建立物流聯盟就是以自身為核心,聯合其他企業,以及第三方物流機構,將眾多的中小企業以契約方式形成相互信任、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集約化物流伙伴關系。水平一體化物流管理可使同一行業中多個中小企業在物流方面合作,使分散物流獲得規模經濟和物流效率。從企業經濟效益上看,由于通過物流戰略聯盟使眾多中小企業實現集約化運作,降低了企業物流成本。從社會效益來看,由于采用第三方物流機構作為同盟,統籌規劃、統一實施,減少了社會物流過程的重復勞動。
4.提高核心競爭力,外包物流業務
在當今競爭日趨激化和社會分工日益細化的大背景下,物流外協具有明顯的優越性,中小企業應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實施物流外包策略,把與提高核心競爭力無關的業務分離出去。對于運輸、倉儲等關鍵的物流活動,應該進行成本分析,然后根據分析結果,選擇可信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同時調整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使中小企業的物流部門作為企業與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的“接口”,幫助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制定適合本企業的物流策略,同時協調企業內部運營與物流服務的銜接。
參考文獻:
[1]周程袁聲莉:湖北省中小企業物流現狀及發展對策[J].商業時代,2005年第35期
[2]徐劍:中小企業的物流發展戰略[J].電子商務世界,2005年第01期
[3]劉菊華:第三方物流的利弊分析與企業物流模式選擇[J].江西社會科學,2002/0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