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大學生在消費理念和行為上存在著許多誤區,必須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正確引導,端正大學生的思想認識,確立正確的消費行為和價值觀念。
[關鍵詞] 大學生消費行為正確引導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總體是適當和理智的,但是也有少數大學生在消費理念上出現了偏差,在消費行為上進入了誤區,如果不積極加以引導和校正,不僅會對大學生思想認識產生嚴重影響,而且將影響到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培養與形成。正確認識大學生過渡消費現象的危害,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樹立勤儉節儉、理智消費的理念,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大學生消費行為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一些大學生在消費上講排場、比闊氣、揮霍浪費的現象有所滋長,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有所淡忘。這些雖然是個別現象,但從其發展趨勢和對大學生影響上看,不僅脫離了我國的基本國情,而且不利于學生勤儉節約作風的培養,這些問題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1.淡漠了勤儉觀念,滋長了攀比思想。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有些大學生產生了一種錯覺,認為節儉是小氣,浪費是闊氣。在消費觀念上,忘記了艱苦奮斗精神和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同學之間不顧個人的實際需要及家庭經濟能力,為了爭面子、比高低, 相互攀比,超前超標購物花錢消費,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和危害。有的大學生看到別人一身名牌,自己衣著簡樸,總覺得在同學面前矮了一截,很沒有面子,以致平時一個人躲在宿舍吃咸菜、泡方便面,將節約下來的生活費,卻毫不吝嗇地用來買名牌服飾。
2.淡漠了節約觀念,滋長了浪費思想。當前,一些大學生節約觀念淡化,不但出現了盲目、片面的消費行為,而且浪費現象也十分嚴重。食堂里的泔水缸經常堆滿了大米飯、白饅頭、大肉片;校園門口的酒店內,經常是座無虛席,七八個學生圍一桌豐盛的菜肴;有的大學生為了比闊氣,吃高級零食,喝名牌美酒,抽進口香煙;有的甚至從街上回學校的幾華里路程,為了擺闊氣,也要坐“的士”風光一番。據報載,某高校在打掃已畢業離校大學生的宿舍時,七成新的皮鞋揀回了21雙,床頭柜里扔的硬幣湊了200多元。這些不理智的消費行為,既增加了許多大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又助長了大學生的浪費思想。
3.淡漠了比儉觀念,滋長了“時尚”思想。在當今大學校園內,超前的高檔享受、名牌包裝等時尚追求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消費價值觀。在物質生活追求和消費觀念上,不少大學生不比節儉比“時尚”、不比學習比“時髦”,越比檔次越高,越比花錢越多。有的大學生甚至視節儉為“寒酸”,把樸素當“土氣”,覺得鋪張浪費才“瀟灑”,追求生活的檔次,花錢大手大腳,吃要美味佳肴,穿要講究名牌,用要高檔華麗。尤其是一些來自富裕家庭、出手闊綽的大學生,則成為引領校園時尚潮流的“明星”,成為眾人爭相仿效的對象。
二、大學生過渡消費行為的原因探析
高校大學生在消費理念和消費行為上出現的誤區和偏差,不但有悖于我國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而且不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節約型”社會的建設。從目前大學生不正當消費情況看,造成盲目攀比、畸形消費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對勤儉節約缺乏正確的理解。有些大學生對勤儉節約的內涵缺乏正確的理解,認識上的差異和誤區,不但影響了艱苦奮斗作風的培養和正確價值取向的確立,而且導致一些大學生節儉是高尚和文明的思想淡化、艱苦奮斗的精神退化、勤儉節約的作風弱化。有的大學生為了“面子”和虛榮,鋪張浪費、攀比奢侈,不但是對社會資源的一種揮霍,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文明缺失的一種表現。還有個別大學生,為了滿足虛榮心而奢侈浪費,“死要面子活受罪”,這不僅是一種不明智的行為,也是對校園不良風氣的推波助瀾。
2.對適度消費缺乏正確的認識。目前,一些大學生對消費缺乏正確的認識,追求豪華型消費,認為在消費上不能比別的同學遜色,有的甚至出現了反社會消費的現象。有的為了給自己“撐門面”,別人穿名牌,他要比別人穿的檔次更高;別人請客吃飯,他要比別人請的更氣派、更豪華,似乎只有這樣,自己才覺得更有“面子”;還有一些大學生,當自己經濟上捉襟見肘時,還裝著窮大方,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花錢大手大腳過渡消費,看起來事小,但卻有可能在同學間形成講排場、圖氣派、慕虛榮的攀比風氣,淡化勤儉節約、適度消費的思想觀念,不利于正確消費價值觀念的形成和節約型校園的建設。
3.對錯誤認識缺乏正確的引導。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高校的條件環境變好了,但是一些大學生思想上也產生了錯誤的認識,在生活和消費上講排場、比闊氣、揮霍浪費的風氣隨之滋長。但是,大學生既沒有認識到過渡消費、盲目比闊行為任其發展的危害性,也沒有認識到加強勤儉節約作風培養和正確消費價值觀念的必要性。目前,高校注重大學生知識學習多,而對大學生進行艱苦奮斗精神、勤儉節約習慣的教育不經常,對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和培養不夠,對大學生不良消費缺乏及時、正確的引導,這也是大學生盲目消費、攀比消費行為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引導大學生合理消費的措施對策
培養大學生艱苦奮斗作風,建設節約型校園,是新時期高校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要采取各種教育方式和引導措施,培養大學生養成勤儉節約良好習慣,提升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道德素養,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費方式,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
1.加強高校消費行為教育。高校應加強對大學生艱苦奮斗和勤儉節約的傳統教育,把大學生消費觀念納入教學范疇。如在人生目的、人生責任、人生價值的教學中滲透消費觀念的教育,廓清思想迷霧,端正消費認識,走出消費誤區,明確是非曲直。教育學生認清發揚勤儉節約傳統與改善物質文化生活的關系,新時期提倡勤儉節約就是要反對脫離國情、脫離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高消費和奢侈浪費的生活作風,大力倡導文明、適度和健康的消費觀念,反對盲目消費、過渡消費的錯誤消費行為;強調合理正當消費,反對超前消費、畸形消費和豪華型消費。引導大學生確立良好的消費生活方式,根據客觀實際,充分發揮好每一分錢的最大效益,做到精打細算,量入為出,通盤考慮,合理計劃,樹立勤儉節約的傳統消費美德,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費方式。
2.發揮家庭和社會的監督作用。家長要加強對子女教育,關心子女在校的消費情況,及時進行教育和正確引導。家長應認識到子女進入大學,但不一定是進了保險箱,他們在學校仍然需要父母的指導與幫助,教育子女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既要做到能保證子女在校的正常開支,又要控制和監督子女的不合理消費,并加強與學校的配合和教育,從家庭這個經濟來源上遏制大學生亂消費和盲目攀比的現象。目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消費觀念的影響,尤其是高校周邊環境的治理不力也是大學生不良消費的催化劑。因此,要下大力氣治理和凈化高校周圍的社會環境,消除那些不健康、低品位的文化娛樂場所,為大學生提供一個健康合理的消費場所,促進良好消費習慣養成和正確價值觀的樹立。
3.自覺養成勤儉節約的消費行為。要重視用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艱苦奮斗革命精神和雷鋒等英模人物的事跡教育和熏陶大學生,堅決抵制不良消費行為的影響,提高合理適度消費能力。教育大學生自覺在思想上,積極向上,奮發努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生活上,一要勤,二要儉,不鋪張、不浪費勞;在消費上,要理智,不追求新潮、不趕“時髦”。在新的形勢下,大學生要繼承和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做到勤儉樸素,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磨煉,力戒鋪張浪費,奢靡豪華;不斷強化勤儉節約意識,堅決抵制花錢大手大腳、盲目攀比和鋪張浪費的風氣;牢固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消費觀和價值觀,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精神,克服虛榮心理,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和消費行為。
4.讓合理消費成為校園的“時尚”。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黨我國的傳家之寶,也是現代文明的標志。儉以養德,儉以勛志。沉迷享樂就會消磨大學生的意志,追逐奢侈就會窒息人的進取精神。盡管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們沒有任何藉以浪費和奢華的借口。沒有節儉意識和勤儉節約精神,建設節約型社會和校園就是一句空話。要把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當作嚴格的規范來遵守,當作高尚的境界來追求,當作良好的習慣來培養。以儉養德,以苦勵志。要自覺抵制大手大腳、鋪張浪費、過渡消費等不良現象,率先節儉,帶頭奮斗,點點滴滴正作風,一言一行樹形象,讓勤儉節約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時尚,并自覺地融入到創建和諧和節約型校園的實踐之中。
參考文獻:
[1]王麗吳姝: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3)
[2]趙富才:論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及其社會心理特點[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