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1990年~2004年遼寧省丹東市對朝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總額與其GDP的時間序列資料為樣本,根據其對朝貿易與丹東市經濟增長的運行軌跡,對經濟增長與對朝邊境小額貿易的關系進行了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并實際測算了對朝邊境小額貿易對丹東市經濟增長的貢獻。本文認為,對朝邊境小額貿易對其城市經濟增長的貢獻是顯著的,有利地牽動了丹東市的經濟發展。據此,如何利用丹東獨特的地理位置大力拓展對朝邊境貿易,使其在改革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過程中發揮沿海、沿江、沿邊的地域優勢,以對外貿易引領本地的經濟發展將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對朝邊境貿易丹東經濟實證分析
一、 引言
我國同朝鮮的貿易歷史悠久。丹東作為我國最大的邊境城市,與朝鮮平安北道的首府新義州市隔江相望。各類口岸對朝鮮出口總值占中國對朝貿易出口總值的70%。從1882年開通丹東港與朝鮮等國通商貿易開始,到1988年被列入遼東半島經濟開放區的百余年中,邊貿規模逐年擴大,特別是九十年代以后,丹東對朝邊貿進出口額以每年25%的速度遞增,有利地牽動了丹東經濟發展。
丹東發展對朝邊境小額貿易(注)既有地理、口岸、人文等優勢,更具經濟互補的優勢。
其一,丹東的輕工紡織和電子工業發達,門類比較齊全,糧油食品充裕,各類商品豐富,另有全國各地源源不斷的商品涌入丹東市場,這些商品大多是朝鮮緊缺和急需的,由于價廉物美,能夠被朝鮮市場所接受,目前,朝鮮雖然經濟比較困難,支付能力較差,但朝鮮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以及旅游資源都比較豐富,這些資源可以填補我國在當前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對資源性產品的大量需求。
其二,著名的經濟學大師——大衛.李嘉圖曾明確指出勞動生產率的不同是國際貿易的唯一決定因素。中國與朝鮮在邊境貿易上正是具備了這種勞動生產率的不同。我國勞動力眾多,在勞動密集型行業中,具有勞動生產率較高,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優勢,而朝鮮資源豐富,在資源密集型行業中,則具有資源類產品價格相對較低,勞動生產率較高的優勢。因此可以說,兩種不同的勞動生產率決定了兩國的生產布局,結果貿易將對兩國都有利。
其三,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諾克斯(R.Nurkse)對19世紀英國與新殖民地區經濟發展的原因進行研究之后,得到的結論是,19世紀國際貿易迅速發展是許多國家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因而稱對外貿易是“經濟增長發動機”。諾克斯認為:——方面,因為各國按比較成本規律進行國際貿易,通過兩優取其更優,兩劣取其次劣的辦法進行專業化分工,使資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增加了產量。通過交換,各國都得到了多于自己生產的消費量。他認為這是對外貿易的直接利益。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對外貿易產生間接的動態利益,即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通過一系列的動態轉換過程,把經濟增長傳遞到國內各個經濟部門,從而帶動國民經濟的全面增長。
改革開放以來,丹東市的對朝邊境小額貿易實現了快速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對朝貿易已逐漸成為發展丹東經濟和推動中朝交流的重要手段。本文正是在總量分析的層面上,從定性和定量兩個角度研究對朝邊境貿易對丹東經濟增長貢獻的問題。
二、 對朝邊境小額貿易與丹東市的經濟增長
樣本區間為1990年~2004年,這15年間丹東市對朝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總額由1990年的0.1539億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3.1400億美元,增長了20.4倍。出口額由1990年的0.1183億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2.39億美元,增長了20.2倍;進口額由1990年的0.0356億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0.75億美元,增長了21.07倍。
數據說明:表中GDP數值與進出口數值的差非常大,為了更好地觀察數值間運行的相關態勢,將原值取對數進行處理。
1.對朝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與經濟運行態勢
表和圖1都反映出丹東市的國民經濟總值與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總值幾乎平行地向上平緩地發展。可以看出,從有數據的第二年開始邊境小額貿易的發展就基本上走向了同當地經濟發展平行前進的狀態。
2.邊境小額貿易出口與經濟運行態勢
從表和圖2中可以看出,對朝邊境小額貿易的出口量在93年稍有下降,但94年又重新回到了緩慢上升的形態。總體來看邊境小額貿易的出口曲線同GDP曲線基本保持了一個大致平行的上升勢頭。
3.邊境小額貿易進口與經濟運行態勢
從表和圖2中可以看出,對朝邊境小額貿易的進口量雖然也同GDP線大致平行,但其走勢有明顯的起落。這需要從兩個方面去理解,首先,我國政府對邊境小額貿易的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進口環節上,比如“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稅按法定稅率減半征收”等優惠,使得國內對進口表現積極;另一方面,朝鮮的支付能力有限,在易貨貿易中,其回貨能力時好時差。兩方面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進口量的起伏。中方在前一年的大量進口,會造成朝方在第二年的貨物短缺。
三、 經濟計量檢驗與分析
由于僅分析丹東市GDP與對邊境小額貿易量的關系,可以假定其他因素對GDP增長的影響是平穩的,同時由于以上圖中顯示出丹東市國民生產總值與該市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進口總值之間均有比較良好的對數關系,所以可以用一元對數回歸模型來討論。
1.GDP與對朝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總額的回歸分析
將表的國內生產總值與對朝進出口總值轉換成對數數據,建立一元對數模型,使用計量經濟學軟件EVIEWS3.1最小二乘法進行回歸后得到結果如下:
其中LGDP代表GDP的對數形式,LXJCK代表對朝進出口總值的對數形式
從上式回歸結果中可以看出,GDP總量與對朝進出口總值存在明顯的正相關性,并且模型的統計量也顯著。對數型式的計量模型從彈性的角度做出解釋,即對朝進出口每增加1%可以在當年帶來國民生產總值0.6%的增長。
2.GDP與對朝邊境小額貿易出口總額的回歸分析
將表的國內生產總值與對朝出口總值轉換成對數數據,建立一元對數模型,使用計量經濟學軟件EVIEWS3.1最小二乘法進行回歸后得到結果如下:
其中LGDP代表GDP的對數形式,LXCK代表對朝出口總值的對數形式
從上式回歸結果中可以看出,GDP總量與對朝出口總值存在明顯的正相關性,并且模型的統計量也顯著。對數型式的計量模型從彈性的角度做出解釋,即對朝進出口每增加1%可以在當年帶來國民生產總值0.575%的增長。
3.GDP與對朝邊境小額貿易進口總額的回歸分析
將表的國內生產總值與對朝進口總值轉換成對數數據,建立一元對數模型,使用計量經濟學軟件EVIEWS3.1最小二乘法進行回歸后得到結果如下:
其中LGDP代表GDP的對數形式,LXJK代表對朝進口總值的對數形式,AR(3)是為了克服原方程結果的誤差序列相關而引入的技術修正項,不具有經濟意義。
從上式回歸結果中可以看出,GDP總量與對朝進口總值存在明顯的正相關性,并且模型的統計量也顯著。對數型式的計量模型從彈性的角度做出解釋,即對朝進口每增加1%可以在當年帶來國民生產總值0.846%的增長。
四、 結論
通過上面的實證分析,可以發現丹東市的國民經濟總量與對朝邊境小額貿易量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對朝貿易的健康發展會給丹東市的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對朝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增長率增加一個單位會帶來當地GDP增長率增加0.6個單位,對朝邊境小額貿易出口增長率增加一個單位會帶來當地GDP增長率增加0.575個單位,對朝邊境小額貿易進口增長率增加一個單位會帶來當地GDP增長率增加0.846個單位。
憑借丹東獨特的地理優勢,繼續努力發展對朝貿易,無疑是促進當地國民經濟發展的最佳途徑。雖然對朝貿易對當地GDP增加的貢獻為最大,但需要注意的是朝方的出口能力不穩定易造成我方進口的不穩定性。建議成立對朝貿易商會,聯合有對朝貿易業務的企業,加大對朝鮮國內政治局勢和經濟狀況的關注和研究,針對朝鮮市場的具體情況,做出對朝貿易的具體安排,使對朝貿易得到健康、穩定、持續的發展。
同時,通過對朝貿易和丹東市國民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也使我們注意到對朝貿易與邊境城市經濟發展之間的密切關系,積極開展和促進對朝貿易往來是推動邊境城市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Dominick Salvatore.國際經濟學(第五版):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
[2]保羅.克魯格曼茅瑞斯.奧博斯法爾德:國際經濟學(第五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3]G.甘道爾夫.國際經濟學(第一卷):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4]王維國:《計量經濟學》,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5]胡晨光:《廣東外貿出口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國際經濟探索,2005(1)
[6]陳華:《中國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國際商務研究.2005(1)
[7]李軍:《我國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統計與信息論壇.2001(9)
[8]Caporaso,James A. Levine, David P.“Theories of Political Econom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9]Goodman,David S. G.“The Politics of Regionalism:Economic Development,Conflict and Negotiation,” Routledge,1994
[10]OECD,“The Environment Effect of Trade”, OECD,199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