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法、綜合分析法等,對中國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作簡要分析,并對北京申奧成功后對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業的影響作系統研究,為進一步促進我國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提出有益建議。
[關鍵詞]北京奧運會體育產業影響
2001年7月13日,中國北京獲得了2008年第29屆奧運會的主辦權。中國申奧成功是我國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國際體育商業化沖擊的必然結果,并對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就當前來說,在體育產業領域中受北京奧運會影響最直接、最大的是我國體育用品業。因為體育用品業是體育產業中惟一有成批出口產品的行業。
一、北京奧運會對我國體育產品業的影響
1.中國體育產品業發展現狀。
我國體育用品業是一個出品量很大的行業,出口創匯逐年增加,2000年我國出口額排在世界第7位,占世界出口總量的3.4%。據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報道,在世界體育用品市場上,有65%的產品是“中國制造”,在運動鞋市場上,有70%是“中國加工”。據統計,我國現有各種體育用品企業5000多家。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我國也培育了一批民族品牌,如紅雙喜、李寧等。
2.中國體育產品業存在的問題。
(1)中國體育用品質量與國外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以體育器材為例,目前中國只有8個項目的28種器材被國際體育組織批準為國際體育用品。在競技體育方面,這種差距更為明顯。以中國備戰第27屆奧運會為例,10萬元以上的自行車、皮劃艇,小到為適應比賽的羽毛球大多為進口。
(2)知識產權意識薄弱是制約中國體育用品企業發展的因素之一。很多體育用品企業對知識產權了解很少,缺乏獨立研發的觀念,仿制、假冒國際、國內知名產品現象嚴重。這種觀象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國外企業將控告中國侵犯知識產權,給中國體育用品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還有一些中國名牌企業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出現了商標和品牌被惡意搶注的現象。如紅雙喜、回力等商標就已經在美國、新加坡等20多個國家地區被搶注。
(3)標準化建設滯后是中國體育用品業亟待改進的問題之一。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體育用品的,標準化建設中存在著標準少、標準低和標齡長的突出問題。據統計,中國需要制定的體育用品標準有幾百個,而目前只有十多個,且大部分是七、八十年代制定的,并且未形成標準體系。因此,發達國家和地區出于保護國家利益的種種目的,將對中國出口的產品設置很多障礙。中國體育用品標準化建設問題不僅制約了民族品牌的提出,也阻礙了中國體育用品業參與國際競爭能力。
二、北京奧運會對中國體育產品博覽業的影響
1.展覽市場的競爭將向國際化方向發展。市場經濟就是競爭經濟。因此,申奧成功后中外展覽組織者之間的競爭、國內各展覽組織者之間的競爭、展覽場館相互之間的競爭、中國各展覽城市之間的競爭,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以及歐美展覽大國在展覽業上的競爭,都將會愈演愈烈。
2.北京奧運會將給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中國是目前公認的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發展最穩定、經濟最活躍的國家。2001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達到95933億元,比2000年增長7.3%。據專家預測,到2010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將比現在增加一倍。隨著中國全民健身運動的蓬勃發展,體育用品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將推動體育產業的迅速發展,上千億元的投資將給體育用品業帶來無限商機,因此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將面臨巨大的發展空間。
3.中國展館設施水平將得到更大提高。沒有好的展覽館就沒有好的展覽會。當前,由于中國展覽業自身的快速發展和會展經濟效益的積極作用,有關政府部門和相關企業非常重視投資建設現代化的展覽館設施。目前中國已擁有南京、長沙、青島、成都、武漢、合肥等會展中心。2001年,由上海一家公司與德國三家公司共同投資興建的上海新國際展覽中心,使上海的展館總面積達到了13萬平方米,躍居全國首位。據不完全統計,當前中國展覽場館有140多座,展覽總面積近100萬平方米。但是,與目前國內展覽業迅速發展的趨勢相比,中國的展館面積還是顯不足。因此,中國在原有基礎上,要從展覽硬件設施上大大提高中國展覽業的水平,為舉辦大型、特大型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創造條件。
4.體育用品博覽會是展示我國體育用品業發狀況的窗口。
(1)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簡介。中國體育用品是隨著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和體育用品業的迅速發展,由全國計劃訂貨會發展起來的。從1993年在西安舉辦了第一屆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隨后在福州、天津、南昌、武漢等又連續舉辦了8屆。從1993年第一屆西安體博會的參展企業不到100個、層位120多個,發展到北京體博會的參展企業近700家、層位3400多個。目前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已成為繼世界規模最大的慕尼黑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和美聯社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之后,亞太地區規模最大、備受世界體育用品界關注的體育用品盛會。
(2)體育用品博覽會對中國體育用品業發展的促進。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折射出中國體育用品業發展的縮影,隨著體博會的發展壯大,中國體育用品業也真正擁有了一批自己的品牌。體博會不僅為企業提供了連接供需、了解信息量、展示品牌、促進發展的平臺,而且為舉辦地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機遇。歷屆城市承辦的實踐證明,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對推動我國華北、華東、西北、中南、西南等地區體育用品市場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帶動了中國體育用品市場的繁榮,形成了今天體育用品業蓬勃發展的局面。
北京奧運會將對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產生重大影響:北京奧運會將給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促進展覽市場的競爭向國際化方向發展;促進展覽行業加快整合;進一步提高展館設施水平。面對北京奧運會給中國體育用品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應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北京奧運會中國體育用品企業要增強法律意識,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進行資源整合,加大流通力度;加強標準化及質量認證體系建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培育民族品牌。
參考文獻:
[1]王成斌等:引入營銷理念,發展地方高等教育[J].亞洲教育,2004,30(6),23~24
[2]烏曉東:“入世”對我國體育產業的影響[J].亞洲教育,2004,30(6),72~7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