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國加入WTO后,國際貿易規則的運作必然對我國體育用品業產生巨大的影響。本文就我國體育用品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進一步探索我國體育用品業入世后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從而加速調整體育產業結構,掌握世貿規則,不斷創新,使我國體育用品業在新的形勢下能與世界接軌,并保持健康的發展態勢。
[關鍵詞] WTO體育用品貿易規則機遇挑戰
一、我國體育用品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發展現狀。在貧窮落后的舊中國,全國只有在少數大城市有幾家作坊式體育用品工廠,設備陳舊,生意蕭條,毫無生機,體育用品根本談不上形成行業規模。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人會以來,我國體育用品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和壯大。據統計,近些年我國體育用品出口額以20%以上的高比率遞增,到1999年,已達53.96億美元,是9年前的10倍強。目前,國外經銷商大多看好中國市場。據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秘書長安德列·喬格、曼斯先生介紹,現在國際市場有65%的體育用品在中國制造,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體育用品生產基地。
2.存在的問題。
(1)體育用品業生產企業分布不合理,區域性差異明顯。1998年我國有3372家體育用品企業,其中廣東省有712家,占全國體育用品協會總數的22.8%,居全國第一,其次依次為上海、福建、江蘇、浙江、北京、山東和天津。我國體育用品企業在沿海經濟發達的省份,直轄市偏多,而內地及邊緣少數民族地區較少且呈現南強北弱,東強西弱勢態,發展很不平衡。
(2)品牌意識差。我國大部分體育用品企業管理方面的側重點是銷售,對于打造自己的品牌,設計開發、營銷管理方面則屬于鳳毛麟角了。大多數品牌企業或正朝品牌方向發展的企業,只顧在提高自身品牌知名度上下功夫,沒有真正在產品的質量、產品定位、消費市場等方面抓落實,損害了自身形象。
(3)產品標準低,不利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據統計,1990年在我國北京舉辦的第11屆亞運會體育用品國產比率高達78.6%。但國產化的上千種體育用品的標準率不到10%,尚無法和世界接軌,不利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國家技術監督局曾經對生產大球的企業進行抽查,產品合格率僅為69.7%,這充分說明了我國體育用品與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4)產品結構不合理,不利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在產品的總體結構中,競賽類與健身娛樂類的開發存在嚴重失調,目前在我國省市以上專業隊98.9%的產品還依賴進口,社會對技術質量要求高,市場容量小、微利的競賽類產品又不愿再投入,不少產業已經轉行,加上產品的科技附加值較低,產品多以模仿國外的樣品生產為主,這幾種現象對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極為不利。
(5)市場發育較低,行業競爭不規范。近幾年,市場的活躍對體育用品的流通起到了積極作用,短時間內過多過濫的以盈利為目的的促銷活動造成了市場無序的競爭,這就給大量的低劣產品提供了生存空間,行業競爭無質量可言,損害了消費者利益,市場培育較低且不規范。不利于國內外同行公平競爭的開展。
二、我國體育用品業目前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1.機遇。
(1)加入WTO后,我們的商品貿易應遵守WTO法律體系基本原則及共同遵守的準則。 國產品牌在強大的洋貨沖擊下,將促使其改變傳統的生產經營思路及管理方式,要迅速地按國際標準體系和市場要求,更合理地進行產業調整和實現企業間的優勢互補條件的聯合和重組,以更好的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
(2)加入WTO后,體育人才市場將進一步開放,如何加快培養經營管理人才縮補與先進國家水平的差距,有利于規范凈化國內市場,有利于建立與國際接軌,立足長遠的發展規化,振興民族品牌,逐步擴大國內外市場份額。
(3)加入WTO后,將迫使一些企業面對更艱難的生存環境,而迅速確定外向型經營觀念,主動涉足市場,開辟新的領域,去沖擊國際市場。
(4)加入WTO后,國外產品將沖擊國內市場,貿易往來甚密,國內的勞動力市場和原材料等資源會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利用,會吸引更多的國外企業到中國投資辦廠,同時吸納大量的剩余勞動力,這樣有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2.挑戰。
(1)加入WTO后,過去的市場法規不適應目前的市場運作需求,且與國際市場慣例、法規相差很遠,難以適應,也難以受法律保護。
(2)加入WTO后,我國體育用品的生產在標準、技術、質量成本以及規模效益和管理經營理念與國內外同行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而我國體育用品業起步較晚,經營規模小又散,企業間技術和信息封閉,合作化程度低,沒有真正形成大批經得起國際市場考驗的民族品牌。
(3)加入WTO后,隨著我國關稅的降低,國產體育用品價格優勢將會很快消失,市場上國產體育用品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供大于求現象。產品的倉庫積壓和資產占用將進一步加重。
(4)加入WTO的,我國體育用品出口雖逐年遞增,但據統計其中約有50%是屬來料加工,40%屬一般貿易,真正能沖擊國際市場的國產品牌屈指可數。我國體育用品的出口平均價值不及國際品牌的十一分之一。又由于國外體育用品的進口量會急劇增加,民族品牌出口總額則會受到沖擊,會大幅下降。
三、結束語
加入WTO后,能促我國體育用品業的發展,加快我國主導品牌產業的迅速發展,我們要很好地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管理經營水平,積極創新,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冷靜應對,并根據國情及自身的特點,按照國際市場環境的要求,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努力推進我國體育用品業的發展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詹建國:中國體育用品牌戰略思考[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9
[2]余近能:略論WTO與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對策[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