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稅務籌劃概念
稅務籌劃有廣義和狹義理解之分,廣義的看法有,人大張中秀教授認為稅務籌劃指一切采用合法和非違法手段進行的納稅方面的策劃和有利于納稅人的財務安排,主要包括非違法的避稅籌劃、合法的節稅籌劃與運用價格手段轉移稅負的轉嫁籌劃和涉稅零風險。狹義的稅務籌劃指企業合法的節稅籌劃。稅務籌劃有助于企業財務與會計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企業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有助于企業納稅意識的增強;稅務籌劃有助于提升企業競爭力。
二、民營企業稅收籌劃存在的問題
1.會計人員專業水平低下,不適應稅務籌劃的要求
民營企業會計人員素質低下,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原因。這在稅務籌劃方面也很突出,許多會計人員往往對稅務知識缺乏足夠了解,具有填寫報表的基本技能,但不具備對報表分析的能力。比如,企業擁有延期納稅權,每一個納稅人有最多三個月的延期納稅權,如果申報納稅,又申報延期納稅權就可以獲得這種權利,申請這種權利,可以使很多企業獲得大量收益。
2.民營企業部門缺少溝通,影響了企業的稅務籌劃的效果
稅收涉及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所以稅務籌劃涉及企業的各個部門和各個經營環節。企業要想成功進行稅務籌劃,要求財務部門在經濟行為發生前,與其它相關部門溝通、商討,設計出一個既符合企業實際,又有利于企業節稅的方案,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
3.籌劃過程中缺乏戰略眼光,側重戰術籌劃
多數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沒有整體的籌劃思路和方案,僅僅就單個項目、單個稅種或單個環節進行籌劃,結果往往顧此失彼,無法實現稅后利益最大化。
4.缺乏前瞻性眼光,傾向于進行事后補漏性籌劃
企業往往是遭受損失后,才想到稅收籌劃,這時籌劃活動只是亡羊補牢,這種“臨時抱佛腳”的做法效果不佳。
5.重視外來專業人員籌劃,對內部員工的籌劃缺乏信心
民營企業大多缺少專業人才,較多借用外部人員,看重外聘稅務顧問的咨詢意見,而忽視了內部管理人員的意見,這樣做的結果是外部的專長與內部的經驗無法有機結合,導致看起來很理想的籌劃方案,往往難以實施,同時不利內部人才的培養。
三、民營企業進行稅收籌劃問題的對策
為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必須采取有力措施解決影響民營企業有效開展稅務籌劃的上述問題:
1.積極培養高水平的財務人才
針對民營企業人員素質低下,會計人員對稅務知識缺乏足夠了解,具有填寫報表的基本技能,但不具備對報表分析能力的現狀,企業應加強內部人員的培訓,吸收水平更高的專業人員。效仿一些發達國家企業,設立專門的部門或安排專職的人員實施稅務籌劃,同時加強對非財務部門人員的稅務籌劃理念的灌輸,實施全員稅務籌劃戰略。
2.改革企業治理結構,加強部門間的溝通
介于稅務籌劃涉及企業的各個部門和各個經營環節的業務特點,為成功設計出一個既符合企業實際,又有利于企業節稅的方案,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財務部門應與其他部門,特別是銷售部門之間在業務流程上加強溝通,事實上稅務籌劃方案的執行多數是由非財務人員完成的,財務人員不可能與其他部門人員一起投入一線工作。
3.在籌劃中應有高屋建瓴的操作思想
在進行稅收籌劃時應有整體的籌劃思路和方案,“不計一城一地之得失”,為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對個別項目、個別稅種或個別環節應有所舍棄,統籌兼顧,謀求稅后利益最大化。
4.加強事前籌劃,強化事中控制,避免事后補救
基于稅務籌劃的業務特點,籌劃方案必須是事先進行詳盡而完善的安排,不能就事論事,亡羊補牢,在損失已經形成后,再考慮稅務籌劃; 同時應考慮方案的可操作性和靈活性,方案的設計往往有理想化、模型化的傾向,會由于業務的復雜和條件的變化使方案失去應用的空間。
5.加強對內部員工的培養
民營企業借助外部人員,重視外聘稅務顧問的咨詢意見,提高了稅務籌劃方案的專業化程度和安全性,方案的執行者是本企業內部人員,必須使他們也理解、認可,才能保證方案的實施。因此,在稅務籌劃設計時應積極聽取他們的意見,將外部的專長與內部的經驗有機結合,同時也有利于內部人才的培養。
6.注意防范稅務籌劃的風險
稅務籌劃的固有特點是經常在稅收法規規定性的邊緣操作,稅務籌劃的根本目的就是幫助納稅人實現利益最大化,這就必然蘊含著很大的操作風險。為此,必須注意防范稅務籌劃的風險。
(1)樹立稅務籌劃的風險意識,立足于事先防范。進行稅務籌劃的企業首先要樹立稅務籌劃的風險意識,在進行稅務籌劃過程中,要注意相關政策的綜合運用,從多方位、多視角對所籌劃的項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企業的綜合效益進行充分論證,隨時隨地注意稅務籌劃的風險防范。
(2)及時地、系統地學習稅收政策,準確理解和把握稅收政策的內涵。為了能夠及時調節經濟體現國家的產業政策,稅收政策處于不斷變化之中,稅務籌劃從某個角度講,就是利用稅收政策與經濟實際適應程度的不斷變化,尋找納稅人在稅收上的利益增長點,從而達到利益最大化。
(3)加強與當地稅務機關的聯系,充分了解當地稅務征管的特點和具體要求。進行稅務籌劃,由于許多活動是在法律的邊界運作,稅務籌劃人員很難準確把握其確切的界限,有些問題在概念的界定上本來就很模糊,而稅收執法部門擁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這就要求從事稅務籌劃的企業隨時關注當地稅務機關稅收征管的特點和具體方法。
(4)聘請稅務籌劃專家,提高稅務籌劃的權威性和可靠性。稅務籌劃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稅收、會計、財務、企業管理、經營管理等多方面知識,其專業性相當強,需要專業技能較高的專家來操作。因此對于那些綜合性的、與企業全局關系較大的稅務籌劃業務,最好還是聘請稅務籌劃專業人士如注冊稅務師來進行,從而進一步降低稅務籌劃的風險。
參考文獻:
[1]蓋地:稅務籌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楊琳:納稅籌劃.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