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模式應從晚期治療向預防為主轉變
“對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而言,群眾的健康問題不能光靠打針吃藥來解決,必須強調預防為主。”衛生部部長陳竺在不同的場合都會強調這樣一個觀點。
在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陳竺再次重申,我國的衛生事業模式要轉換,要從大病晚期治療為主向預防為主轉變,做到關口前移,重心下沉。
“每個人都要建立起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任的意識。最好不要有病,有了病早期診斷,早期阻斷,小病不要變成大病。”他說。
陳竺在接受采訪時指出,衛生服務分為四個層次:第一是潔凈的水和足夠的、安全的食物;第二是公共衛生體系,包括傳染病預防等;第三是大病治療;第四是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所需的衛生服務,如整形美容等。
陳竺認為,衛生工作重心下沉就是要沉到前兩個層次,也就是要加強農村和社區的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體系。改善基礎公共衛生設施,特別是農村的改水、改廁是公共衛生不可或缺的最基本內容。
目前衛生工作的重要任務就是要建立一個能夠覆蓋城鄉人民的基本醫療保健制度。“如果把這一制度作為一座大廈,那大梁就是公共衛生體系、基本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以及基本藥物制度。”陳竺說,其中,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加強預防醫學是我國也是全球醫學模式轉換的重大課題。
近年來,尤其是2003年以后,我國一直把預防為主作為衛生工作方針的基點,取得了重要進展。
陳竺介紹,這些進展包括: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尤其是控制傳染病的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以傳染病為主要目標的信息網絡直報系統極大提高信息收集、加工、處理和傳輸的能力;重大疾病,包括傳染病的救治、防控有了很大的進展,如“非典”、人禽流感的防控都取得了國內外公認的成績;計劃免疫從覆蓋7個疾病將擴展到覆蓋15個疾病,這將使我國成為世界上計劃免疫覆蓋疾病病種最多的國家。
(來源:新華社上海信息網)
全國藥品專項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
全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食品藥品監管系統結合整頓和規范藥品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全力出擊,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派出40個工作組(近200人)前往各地開展現場核查、檢查和督查,藥品專項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共查處各類藥品、醫療器械違法案件33萬件,搗毀制假窩點780個,移交司法機關320件.刑事處罰240人。
在藥品研制環節,藥品注冊現場核查工作基本完成,藥品批準文號清查和藥品再注冊全面啟動。截至8月底,已完成2.9萬多個品種的核查,占應核查總數的93.6%。共監督企業撤回注冊申請4 972個,占核查總數的16.8%。組織清查醫療器械注冊證2.3萬多件,撤銷注冊證76件,注銷157件。在藥品生產環節,開展了藥品生產專項檢查和疫苗、血液制品專項整治,檢查藥品生產企業1.2萬多家次,收回藥品GMP證書144張,責令203家企業停產整頓,依法吊銷了8張藥品生產許可證。同時,對1萬余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進行了全面檢查。責令停產整頓177家,吊銷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334張,401家企業自愿退出市場。在藥品流通環節,截至8月底,共檢查藥品、醫療器械經營企業40.7萬多家次,責令整改企業8.7萬多家,收回GSP證書922張。吊銷經營許可證772件,取締無證經營4 626家,取締掛靠經營1 082家。農村藥品“兩網”建設取得了新進展,目前全國61萬多個行政村已建立監督網點近58萬個,供應網點55萬多個,覆蓋面達到90%以上。加強藥品、醫療器械廣告監測和檢查。共監測違法廣告6.5萬多次和違法廣告公告6 800多期。在藥品使用環節,加強醫療機構藥房管理,積極推進合理用藥。據悉,從10月9曰起,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組成6個督查組,對全國部分省(區、市)藥品專項整治開展情況進行督導和抽查。對問題嚴重、工作不到位的,加大督促檢查和責任追究力度。為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開展了制售假劣藥品犯罪有關司法解釋的修改工作,力爭年底前完成。
(來源:中國醫藥報)
我國2007年內將清理造假藥品文號淘汰問題藥品
2007年內,我國將完成藥品注冊核查工作,清除涉嫌造假的藥品批準文號,淘汰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問題藥品。
記者8月31日從設在食品藥品監管局的國務院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藥品整治組獲悉,我國2007年年底將完成藥品注冊核查工作,使藥品注冊申報資料弄虛作假現象得到有效遏制,藥品研制秩序明顯好轉;建立完整、準確的數據庫,全面掌握已上市藥品批準文號的總體情況,清除涉嫌造假的藥品批準文號;通過藥品批準文號清查和再注冊工作,切實淘汰不具備生產條件,質量無法保證,安全隱患較大的產品。
根據國務院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藥品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我國在藥品注冊環節將繼續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對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8月31日期間已受理尚未批準的按新藥管理和已有國家標準藥品注冊申請,以及2006年1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批準生產的品種開展現場核查;以地標升國標統一換發藥品批準文號的品種為重點,對截至2006年8月31日已發放的藥品批準文號進行清查,確認批準文號的真實性;結合藥品批準文號清查,以地標升國標、超出生產許可范圍以及安全風險高的品種為重點,嚴格把關,穩步開展再注冊工作。
(來源:新華社上海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