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跨國經營是許多企業應對全球化的必然選擇??鐕洜I中的文化沖突,降低了企業的經營成效,甚至危及企業的生存,跨文化管理是跨國企業解決文化沖突的有效手段,跨國企業可以通過發展文化尊重意識、全球本土化策略、建立融合性的企業文化等策略進行跨文化管理,實現其全球化經營戰略。
[關鍵詞] 文化沖突跨國公司跨文化管理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區域經濟集團化的不斷發展,企業經營國際化日益成為一種趨勢。通過跨國經營,企業可以有效地在全球范圍內優化配置生產要素,充分利用不同國家的人力資源與自然資源??鐕髽I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環境中,必然遇到文化沖突,能否通過有效的跨文化管理,處理文化沖突,提高跨國企業的運營效率,成為跨國企業全球化經營成敗的關鍵。
一、跨國企業經營中的文化沖突
人類學家泰勒把文化看作一個復雜的整體,認為文化“包括知識、信仰、藝術、倫理道德、法律、風俗和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通過學習獲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習慣?!蔽覀儼盐幕缍橐欢ǖ赜虻娜藗冊谠陂L期共同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共同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心理模式,是由特定的群體成員共同形成的某種社會生活方式的基礎。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個企業工作,以及企業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展開經營,使得跨國企業成為多種文化碰撞沖突的交匯點,不同文化之間差異的存在,使得文化的相互對立和相互排斥的現象在所難免,甚至會導致文化沖突。
1.管理者的文化優越感和文化中心主義態度
由于對其他文化的不了解或缺乏文化平等意識,人們就會認為自己擁有的文化價值評價體系比其他文化價值評價體系正確,自己的文化價值體系較其他文化優越,這種以自己所處的文化為最好的文化的態度,就是文化學上的文化中心主義。具有文化中心主義態度的管理者,會用自己的文化和行為方式為標準,衡量其他文化的優劣,堅持用自我為中心的管理觀對待與自己不同文化價值體系的員工,他的行為會被當地人視為態度傲慢甚至懷有敵意,由此可能遭到員工的抵制并引發沖突。如果在文化觀念上堅持文化中心主義立場,不知變通,還會因文化沖突導致管理上的失敗。
2.由于文化差異導致溝通中的文化誤讀
人們是通過溝通來進行交流和傳遞信息的。人們溝通的手段有語言和非語言兩種方式。由于文化的差異,人們的價值觀不同,特定文化符號所承載的含義存在差異,因此無論是語言溝通還是非語言溝通,都存在對特定表達方式所承載的含義的不同理解,使得跨文化的溝通往往有一定障礙,容易產生溝通中的誤讀,甚至是誤解和猜疑,必然會影響相互之間的溝通,就會產生疏遠和距離,難免形成矛盾和沖突。假如各方都不能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不能正確面對這種文化沖突,相互之間的非理性行為最終可能導致國際經營活動和商業合作終止。
3.不同文化模式所具有的核心價值觀和基本信念的差異引起的沖突
價值觀是一種文化的核心,文化價值觀的差異是文化沖突的最深層原因。文化價值觀差異導致基本行為方式上的差別。比如西方個人本位的價值觀和東方集體本位的價值觀的有根本差別,強調個人本位的價值觀突出個人能力,集體本位的價值觀則更強調合作和集體的作用,價值觀的不同,使得管理策略如激勵方式等不同,由于價值觀是一種深層的文化理念,由于核心價值觀和基本行為方式差異導致文化沖突,就很難化解。如果管理者面對核心價值觀引起的沖突,不注重對不同文化的彼此尊重和了解,否則很容易導致文化沖突的升級。
二、文化沖突對跨國企業經營的負面影響
文化差異是一種客觀存在,對文化差異和排斥處理不當,會降低公司的運行效率,甚至可以顛覆整個公司。戴維·A·利克斯就指出過這一挑戰,他認為:“大凡跨國公司大的失敗,幾乎都是僅僅因為忽視了文化差異——基本的或微妙的理解所招致的結果。”那么跨文化沖突對跨國企業的經營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
1.文化沖突會激化跨國公司管理者與當地員工的矛盾,引發非些理性行為
跨國企業管理中的文化沖突會造成管理者和職工關系的疏遠和社會距離的增加,導致相互之間的不理解和不信任,破壞他們之間的和諧關系,影響他們之間的正常溝通。管理人員如果不能正確理解不同的文化存在的差異,就會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下屬采取情緒化或非理性化的態度,這種非理性的態度也很容易遭到員工非理性的報復,導致矛盾深化,沖突升級,后果不堪設想。
2.導致消極情緒和保守傾向,使跨國企業運轉效率低下甚至喪失市場良機
文化沖突拉大了跨國經理與當地員工的文化、心理距離,會增加管理和協調的成本,甚至造成機構運行效率降低。經理人和員工的疏遠會使溝通中斷,一方面經理人員無法了解真情,做出有效的判斷,另一方面,經理人員對員工的激勵也無法真正到達員工,使員工會對工作缺乏積極性,經理的行動計劃實施起來十分艱難,結果雙方都難以有所作為。溝通不暢不僅導致整體決策的效率低下,也會因之失去商業機會。Inc.咨詢公司稱,一項失敗的外派任職的直接損失在25萬~50萬美元之間。而摩托羅拉公司(Motorola)估計的數字更高,一名失敗的中層職員每年造成的損失為7.5萬美元,而3年期任職的損失約為60萬~125萬美元??梢姡幕瘺_突對跨國企業經營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
三、跨文化管理——文化沖突的解決之道
文化差異具有兩面性,既能夠導致文化沖突,使得經營績效下降,若處理得好,則能充分發揮多元文化的潛能,制定出更具前瞻性的全球化戰略,使跨國企業在全球化經營中立于不敗之地?。跨文化管理是避免文化沖突、發揮文化差異優勢、形成文化協同效應的重要手段。所謂跨文化管理,指管理者在不同的文化里,有效地協同不同文化對組織行為的影響,有效地與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良好的溝通。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認為,國際企業的經營管理“基本上就是一個把政治上、文化上的多樣性結合起來而進行統一管理的問題。”解決文化沖突是跨文化管理的中心任務,通過跨文化管理解決文化沖突的具體策略如下:
1.識別文化差異,發展跨文化理解和尊重意識
文化包括基本的價值觀(文化的核心)和行為規范(文化在人的行為方式上的外在表現)。人們的生活習慣和風俗等的差異,比較容易識別,也很容易改變。而深層的價值觀差異,很難識別,需要有意識地總結和體會。跨文化培訓是比較快捷的識別文化差異的途徑,通過培訓提高大家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使員工能夠在識別文化差異的基礎上,建立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意識,引導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建立工作和生活關系,促使不同文化的更快適應。比如日本富士通公司為了開拓國際市場,早在1975年就在美國檀香山設立培訓中心,開設跨文化溝通課程,Henkel公司也在上海建立了經營培訓中心。在識別文化差異的基礎上,發展對不同文化模式的理解和尊重意識,是實現跨文化管理的基礎。
2.通過全球地方化策略,加速文化適應
全球地方化是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指跨國企業在海外進行投資時,依據“思維全球化和行動當地化”的原則,與當地社會文化融合,運用雙方都能接受的文化進行管理。實行全球地方化的策略,需要雇用相當一部分當地的職員,利用當地雇員熟悉當地的風俗習慣、市場動態以及政府方面的各項法規的優勢,迅速在當地拓展市場、站穩腳跟。這種策略,一方面能夠降低海外派遣人員和跨國經營的高昂費用,另一方面也減少了當地社會對外來資本的危機情緒,能減少與當地社會文化融合過程中產生的摩擦。
3.在企業內部逐步建立起共同的經營理念和獨特的企業文化,實現文化融合
企業文化是一種比較持久的理念,是企業依據發展環境和公司戰略建立起的經營觀和強有力的公司文化,其核心是企業的文化價值觀念。企業文化可以使企業員工在工作環境中,以一個共同認可的價值觀相互協作和溝通,提高員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有了共同價值觀這一溝通平臺,可以減弱文化差異帶來的負面影響。跨國企業在創建企業文化的過程中,必須創造寬松的文化氛圍,使員工文化、管理者文化和企業的制度文化這三個層次的文化實現有機融合,建立合金式的企業文化。這種合金式的企業文化,承認差異的存在,互相尊重,主動協作,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完全嶄新的組織文化。
總之,跨文化管理是企業經營全球化、高效化和多元化的基礎,也是避免文化沖突的重要手段??鐕颈仨毨每缥幕芾恚拍苡行б幈芸缥幕町悗淼慕洜I風險方面,促進自身的健康發展和全球戰略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