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日益深化,足球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闡明我國足球產業化發展的現狀,剖析改革中出現的問題與不足之處,指出我們應該采取措施和方法,進一步深化足球體制改革,加快足球產業化發展。
[關鍵詞] 足球產業化發展現狀對策研究
1994年中國開始實行職業化聯賽,構成了足球產業的框架,當年的聯賽就吸引了大批資金的進入,投入達到數千萬元人民幣,極大地促進了足球理念的傳播。隨后,世界各頂級俱樂部和國家隊相繼來華,有力地推動了國內球市。商業贊助、電視轉播、足球產品的開發等等使足球產業形成一定的規模。1993年國家體委提出“以產業化為方向,增強體育自我發展能力”和“加快發展體育產業化、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的需要,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13年來,我國的足球事業經歷了深刻的改革和探索過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國足球開始實施產業化發展的軌道并初步構建起足球產業的基本框架。但與早已實現足球產業化的國家相比,我國足球運動產業化尚存在不少問題,足球產業化該如何發展,這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一、當前我國足球產業化發展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足球產業的主要運作方式是投資主體以競賽為手段、以贏利為目的而進行的商業活動。就總體而言,中國足球產業市場框架已經基本成型,職業足球聯賽和足協杯賽已初具規模,職業和業余俱樂部日益多樣化,足球廣告和贊助群體相對穩定,足球用品和標識產品市場日趨繁榮;足球產業的相關領域正不斷拓展。足球產業已形成了一個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社會集資體系。但是,由于中國目前尚處于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和轉軌的過程中,我國足球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其“造血”功能還不完善,經濟實力有限、市場不規范,法制法規不健全,故不可能一步到位實現全方位發展。因此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我國足球產業存在著虛假繁榮
中國足球產業從運動員的技術、戰術水平到產業運作效能,從科技水平在足球產業中應用狀況到足球產業所帶來的附加值以及足球產業勞動的服務業所要達到的生產資料規模、效能,都遠遠未達到一個成功產業所要達到的標準。而我國每個甲A、甲B足球俱樂部的年平均消耗在3000萬~4000萬人民幣,相當于一個2萬人大型企業一年的工資;球員的年平均收入為50多萬人民幣,高出普通老百姓50~100倍,甚至高出像韓國這樣的“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強國,這是明顯的價值量與價格不符。這種足球產業與經濟格格不入引發的經濟現象就是“虛假繁榮”。這種現象是經不起時間考驗和經濟大潮考驗的。
2.忽視無形資產的開發
當今世界足球產業的重要方式,是通過觀賞高水平足球競賽和表演吸引更多觀眾,以此增加門票收入和吸引更多更好的廣告贊助商,從而達到贏利的目的。目前,我國只有足球的觀賞消費市場有較大的潛力,但仍然沒有達到足球產業消費市場所應該達到的期望值。足球廣告是宣傳普及和號召人民積極參與足球的最佳方式。因此,我們要重視有關足球知識的書刊雜志、足球郵票、足球健身的錄像帶的出版和發行,只有充分開發足球的無形資產,才能推動足球的社會化和產業化更好地向前發展。同國外足球產業市場相比,我們處于非常稚嫩的時期。這與直接管理者和經營者缺乏先進的、靈活多樣的、現代化管理經營策略方式有密切關系。
3.經紀人制度規范不夠完善
由于我國足球產業化處于初級階段,足球市場不規范、不完善,出現了許多經營范圍不含足球經紀的公司頻頻涉足足球產業擔當起“足球經紀人”的角色,運動項目管理中心的市場開發部直接介入體育經紀活動中來,因此形成了目前這種都想分切足球市場的局面。也許這些行為在較短時期會促進足球產業的發展,但從長遠利益來看,這樣是不利于足球市場的健康發展的。我國目前還沒有關于“足球經紀人管理”之類的條例,缺乏規范的經紀市場的管理制度,因此,造成經紀行為不規范,譬如合同、傭金無人審查,經紀人只注重短期利益,不講信譽,想盡手段進行暗箱操作等,從而抑制了足球經紀人的發展。
4.目前我國足球產業經營不完善,缺乏競爭力
政府在足球職業化的初期階段都直接或間接地投資職業足球,許多職業足球俱樂部依靠政府的投入,忽視足球產業人經營開發,自身不具備造血功能,無法形成良性循環,進而造成各職業足球俱樂部在市場面前缺乏競爭力,出現管理經營上的困境。另外,足球俱樂部對市場的開發投入較少,依賴性較強,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市場經營環境,沒有真正投入人力、物力、精力去從事經營開發,使經營開發陷入困境。同時,俱樂部自身品牌的意識不強,對此沒有長遠規劃,俱樂部頻繁易幟,不利于足球產業的品牌樹立。
二、我國足球產業化發展的對策研究
1.健全足球產業規范,抑制虛假繁榮
首先,足球產業產生虛假繁榮現象,與足球法制不健全、法治意識不強有直接關系,因此我們要加大法治力度,加強足球產業的法制建設,防止過度的投資,防止財政、金融犯罪,保證足球產業朝著良性經濟方向發展。其次,供給主體不顧市場效益、產業的業績、產品的質量,無限制地輸入資金是導致中國足球產業“泡沫經濟現象”的主要根源。因此,中國足球管理層應該對贊助商的贊助資金采取限制政策,并根據實際每年比賽消耗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審計評估,制定出符合中國國情的合理贊助資金額度。再次,足球產業中的工資、資金缺乏強有力的征稅辦法,而導致了工資膨脹、球員腰纏萬貫、球技進步不大、產業經營效益低下等現象。要遏制這種不正常的經濟現象,就必須采取加大稅收的政策來限制贊助商的資金流入。
2.合理規范、開發市場
發展足球產業首先要培育足球市場,培育足球市場要靠引導足球消費,而足球消費源于人們的體育需求。換句話說,就是沒有足球需求就沒有足球消費,沒有足球消費就形成不了足球市場,沒有足球市場就發展不了足球產業。因此要靠全社會的力量,共同研究、激發人們的足球需求,引導足球消費,開拓足球市場,才能發展足球產業。足球產業是第三產業龍頭,足球產業的繁榮,不僅推動足球運動水平的提高,還會推動群眾性足球娛樂活動的發展,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進而帶動體育用品行業的發展。另外,足球產業的發展,對傳媒、旅游、餐飲、交通等行業有著明顯的拉動作用,而這些行業的發展,又會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
3.規范我國足球經紀市場
要規范足球經紀市場,必須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和法規,為經紀活動和足球經濟的發展創造一個良性運行機制,消除目前足球經紀人及經紀活動場所無人管的局面。我國還應盡快根據足球行業特點及具體情況制定出全國統一的足球經紀人及經紀市場的管理法規,從而推動我國足球產業化、職業化發展。根據我國情況,足球行業的經紀人和經紀活動應由國家體育總局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共同管理,同時在條件成熟時可成立足球行業經紀人協會協助管理。
4.加強政府宏觀調空機能,扶持足球產業化的發展
我國要想迅速發展足球產業,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發展足球產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因此,還必須有完善的金融支持體系。此外,發展足球產業的難點在于解決長期存在于人們頭腦中的錯誤的消費觀念和健康觀念,這個問題的解決有賴于全社會的努力。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種輿論宣傳機構的導向和傳播功能,發揮國家、企業和個人三方面的力量,在全國上下形成一種支持足球產業發展的人文環境。
對于市場運作不規范、缺乏政策保護、尚待成熟和完善的中國足球產業,中國足球產業化的道路是艱辛的,在其發展和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問題。問題的產生與體制的轉變和政策的調整有關,但基本上是前進中、發展中的問題。有些問題是足球市場的伴隨物,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問題則與過度體制狀態有關,是改革不徹底、不到位的結果。所有的問題只有通過深化改革和發展足球事業才能得到解決。足球產業的興衰將影響我國整個體育產業的發展,足球運動將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消費熱點。根據中國足球發展的現狀,為了全面推動中國足球產業的發展和提升中國足球水平,我們要全面進行產業化、市場化運作,承辦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全面開發足球產業,使中國足球產業充滿無限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