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公司與社會是一對休戚相關的變量,公司的社會責任與和諧社會的構建,成正相關關系。
在財務成本分析中引入公司社會責任,不僅能保持企業持續生命力,而且可以提升企業財務業績,維護顧客忠誠度。本文綜合了成本分析指標,構建了公司社會責任視角下的財務成本分析指標體系,并提出公司社會責任下成本分析需要與制度建設相配合。
[關鍵詞] 財務成本公司社會責任財務成本分析體系制度環境
企業是社會公眾組織,企業應為消費者立,應肩負著構建和諧社會的責任。從公司的角度而言,長期忽視相關的社會責任,可能在短期時間節約經營成本,但終究會因違背和諧社會發展而受到社會環境、經濟環境、人文環境的懲罰。而一個重視并履行社會責任的公司,其社會形象和產品、服務價值隨著時間推移將不斷提升,最終公司將獲得長期盈余的回報。由此可見,公司與社會是一對休戚相關的變量,公司的社會責任與和諧社會的構建,成正相關關系。
財務成本是任何企業都重視的要素,在履行公司社會責任的過程中財務成本將扮演著重要角色。
在這里,財務成本不僅是指由會計制度核算出來的,用于公司內部成本管理的成本,還應包括企業外部成本,以及非核算化成本。財務成本分析(下文簡稱成本分析)是尋求成本降低途徑的一種管理手段,其目的是利用企業內部成本和外部成本資料,以及其他相關資料,對成本水平及其構成的變動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價,以揭示影響成本升降的各種因素及其變動的原因。
一、引入公司社會責任的財務成本分析必要性
1.公司社會責任的界定
“公司的社會責任”一詞起源于美國,是20世紀2O年代以來隨著資本的不斷擴張而產生一系列社會矛盾,諸如貧富分化、社會貧困,特別是勞工問題和勞資沖突等提出的。對于公司的社會責任,目前世界各國并無劃一的定義。自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公司社會責任普遍被理解為公司對股東之外的利害關系人的責任。我國學者普遍認為,公司不能僅僅以最大限度地為股東盈利作為自己惟一存在的目的,而應最大限度地增進股東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會利益。這些其它所有社會利益包括:雇員(公司職工)的利益、消費者的利益、債權人的利益、當地社區利益,以及整個社會公共利益等內容。既包括自然人的人權尤其是社會、經濟、文化權利,也包括自然人之外的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的權利和利益。
2.引入公司社會責任下的財務成本分析的必要性
(1)保持企業持續生命力的需要。成本意識理念是所有企業經營管理中必須具有理念之一。一段時期以來,成本分析多限于“以物為中心”的經濟活動分析,未能重視“以人為中心”成本分析,如員工技術培訓、員工素質教育、員工身心健康等投入支出分析。遵循會計核算的客觀性原則,成本分析所獲取的成本數據主要源自于業務形成,成本是顯現的、看得見的,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等。而對非顯現成本影響企業經營成果的程度,如環境污染、熟練員工流失、生產安全疏漏等造成的損失缺乏認識。由于上述這些現象在短時期內對企業獲利影響并不顯現,很容易被人忽視,但從長遠發展看,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生存、發展。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意味成本分析是不僅站在經營者的角度,更站在整個社會利益人的角度來衡量公司經營活動的成果。這種做法對確立企業在社會地位,樹立企業形象,以及保持持續的生命力均具有重要意義。
(2)提升企業財務業績的需要。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的金融分析師發現,與那些毫不考慮社會和環境公司相比,那些充分負有社會責任的公司的股票業績更佳。珠海聯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金樂的經營理念是“愛國”,每一個重大決策都是以“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為重;經營方向明確為人民大眾,且企業戰略走“公眾品牌”之路。自1994年辦企業開始,將未來企業設定在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上。1998年改變了中國原料藥——半合成青霉素不再進口的局面。產品在保證質量前提下,價格設計首先計算一下患者用兩天的藥量的藥費負擔。其財務業績由1995年銷售收入2.6億元上升到2001年度銷售收入18億元。
(3)維護顧客忠誠度的需要。許多企業將“顧客滿意”作為評價企業聲譽的標準之一,但很少考慮顧客滿意度與生產、服務于生產這一產品的“人”的關聯度。大量調查表明:企業越是注重社會責任,其產品和服務就越有可能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而工作在一線的員工的心態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維護工作一線的員工自身權益是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的重要保障。因為顧客的滿意度,來自于員工的滿意度,員工能全身心地投入生產、服務,才能保證企業生產流程的安全、產品質量的安全。
二、公司社會責任視角下財務成本分析的構想
本文認為應從構建公司社會責任財務成本分析指標體系,以及營造分析制度環境兩個方面著手。
1.構建財務成本分析指標體系
建立在公司社會責任基礎之上的財務成本分析體系應包括以下分析指標:
一是反映保護環境、資源力度的成本分析指標
(1)廢料利用率。廢料利用率指標反映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廢料可以循環使用的程度,該指標反映公司對資源的珍惜和節約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廢料利用率=可循環使用的廢料÷物質消耗總額
(2)環保投資率。環保投資率反映企業投入環保資金所占總資產的比例,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對人類生存環境的責任感。其計算公式為:
環保投資率=環保投資額÷總資產
(3)單位收入耗能量。單位收人耗能量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消耗水、電、氣、油支出所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反映生產經營對能源的消耗強度。其計算公式為:
單位收人耗能量=企業水、電、氣、油等能源消耗額÷主營業務收入
(4)單位收入排廢量。單位收入排廢量反映企業未達標“三廢”排放量與主營業務收人的比值,該指標表明了企業對人類生存環境所承擔生態責任的一種態度。其計算公式為:
單位收人排廢量=公司未達標“三廢”排放量÷主營業務收人
其中:三廢是指工業“三廢”,即廢氣、廢水、廢渣。
二是反映穩定員工、富有創新力的成本分析指標
①單位收入研發費。單位收人研發費反映企業每年投入研發費所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該指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業對人類社會技術進步所負的責任大小。其計算公式為:
單位收人研發費=每年投入研發費÷主營業務收人
②人員培訓支出率。人員培訓支出率反映企業對不同層次員工基本素質、業務水平培養投入情況,該指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業對留住人才措施履行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人員培訓支出率=每年投入培訓費÷主營業務收入
③工資、福利支付率。工資、福利支付率反映企業已付工資總額、福利支出與應付工資、福利總額的比值,該指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企業對員工自身權益利益保障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工資、福利支付率=已付工資、福利支出額÷應付工資、福利總額
④工作安全投放率。工作安全投放率反映企業對員工工作環境安全應投入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工作安全投放率=員工工作環境安全投入額÷資產總額
其中:員工工作環境安全投入內容包括勞保品、安全保護必要設施、健康保健措施等
三是反映對社會、社區貢獻程度的成本分析指標
①信譽成本與收入比率。信譽成本與收入比率反映企業違背經濟合同所遭受社會誠信損失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信譽成本與收入比率=信譽成本÷主營業務收入
其中:信譽成本包括貨物積壓損失、訴訟費用、賠償費、罰金、公關費等。
②社會貢獻率。社會貢獻率可用于評價公司運用全部資產為國家或社會創造或支付價值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社會貢獻率=公司社會貢獻總額÷公司平均資產總額
其中:公司社會貢獻總額包括:工資(含獎金、津貼等工資性收人),養老金、醫療保障等社會統籌及其他社會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凈額,交納的稅金,凈利潤和捐贈支出等。
③公益性支出與收入比率。公益性支出與收入比率反映企業支持社會公益事業力度,從而直接或間接反映公司的社會責任。其計算公式為:
公益性支出與收入比率=公益性捐贈支出總和÷公司社會貢獻總額
綜合上述財務成本分析各指標,財務成本分析體系構成示意圖如上:
2.營造財務成本分析制度環境
為了有效運作財務成本分析體系,本文認為公司社會責任下成本分析還需要制度保障。
(1)出臺鼓勵企業進行跨地區、跨產業整合的政策。以造紙廠為例,年生產規模在10萬噸以上的大型制漿造紙企業,其堿回收裝置所產生的效益,可以滿足污染治理設施的日常運轉開支,并有一定的盈利;而年生產規模在1萬噸以下的小型制漿造紙企業,其生產經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僅遠遠低于它給環境造成的損失,而且也無力投資污染治理設置和支付運轉所需要的費用。
由此可見,大規模的企業,不僅有實力購置污染治理設施,而且規模越大,其對污染的治理能力也越強。由于一些中小企業分散于不同地區,整合過程會受到不同地區政府干預,因此,有必要出臺鼓勵整合政策,以保障環境治理在各地區的協同發展。
(2)在國有企業績效考核中增補外部成本考核指標。建立企業績效考核制度是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確定的重要任務,是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制度創新。企業經營業績考核工作,是促進企業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制度保障。
目前,在績效考核中多見于企業內部成本考核,少見于企業外部成本考核。因此,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需要設定一些反映科技投入、自主創新、生態環境和安全生產的外部成本指標,以此要求企業樹立正確業績觀,在追求效益最佳化、股東回報最大化的同時,更加注重解決企業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更加注重科技投入、自主創新、生態環境和安全生產,注重外部成本對企業影響,促進增長質量的提高和增長方式的轉變。
(3)將公司社會責任理念灌輸在經營成本控制最初環節中。由于財務成本分析依據大量數據,因此事后分析形式受到一定的青睞。但這一做法往往不能解決實質問題,因為產品成本基本數值形成與其設計模式有著緊密的相關度。如果在產品設計、服務體系設計初期存在缺陷問題,就不可避免地使后期的成本管理受到限制。
對于可持續發展的企業,企業研發活動是必不可少的。設計師在設計一種產品之前就先為該產品設定了相應的成本。科學合理設計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發揮成本控制作用。加強成本源頭控制對整個成本管理具有重要意義。這就要求企業在研發過程中應樹立低成本與高效率的完美結合理念,這里高效率是指產品符合市場需要,符合環保要求且具有創意。這將意味企業研發過程不僅關注新產品在市場可行性,更要關注新產品對環境的影響。因此,將公司社會責任理念灌輸在成本控制最初環節,公司領導者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