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闡述了領導者影響力的構成,強調了非權力性影響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權力性影響力與非權力性影響力的關系,最后提出了領導者影響力提高的途徑。
[關鍵詞] 領導者領導過程影響力
一、領導者的影響力
所謂影響力,是一個人在社會上與他人交往中,影響和改變他人心理和行為的能力。
領導者不僅是影響力的施加者,同時也是影響力的接受者。有的領導者把施加在被領導者身上的影響看成是單向的,因此辦事情就會一味的要求,結果是失去了信任,降低了影響力。
領導者在與被領導者的交往中,相互作用才能把影響力調整到最大。實踐證明,當被領導者期望領導者是一個德、才、學、識具備的人,這種期望可以使領導者不斷學習、不斷加強自我修養、提高自己,從而更加有效地影響被領導者。
二、領導者影響力的構成
領導者影響力由兩個方面構成。
1.權力性影響力
權力性影響力不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在組織中掌握權力的人才有。由于這種權力具有法定性,它的特征是:不可抗拒性,被影響者的行為主要表現為被動和服從。權力性影響力因素包括:
(1)傳統因素是指人們對領導者的一種傳統觀念,被領導者認為領導者有權,有才干,有能力,因此使被領導者產生了對領導的服從感。服從領導作為一種傳統觀念,從小就影響著每一個人的思想。
(2)職位因素是指領導者在組織中的職務與地位。領導者憑借權力可以左右被領導者行為、處境、得失甚至前途、命運,使被領導者產生敬畏感。
(3)資歷因素是領導者的資歷和經歷所造就的一種因素。人們對一個資歷較深的領導者比較敬重。
2.非權力性影響力
非權力性影響力產生于個人自身的因素,不帶有強制性,被領導者為領導者所吸引,心甘情愿的接受領導者的影響。因此對人的激勵作用最大,因此他可以充分調動積極性,可以使被領導者對領導者發自內心的尊敬。
非權力性影響力因素包括:
(1)品格因素。主要有道德品質、人格和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優秀的品格、高尚的情操、較高的管理能力,可以給領導者帶來巨大的影響力。使人們產生敬愛感。
(2)才能因素。才能因素不僅反映領導者能否勝任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反映在工作的結果是否成功。一個有才能的領導者會給工作帶來成功,使人們對領導者產生敬佩感。
(3)知識因素。人的知識是科學賦予的一種特殊力量。領導者具有淵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經驗,不僅精通專業業務,而且還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就很容易讓人們產生一種信賴感。
(4)情感因素。領導者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良好的感情。對待被領導者一視同仁,和藹可親,辦事公平合理,處處關心,心心相印,會使人們產生親切感。
3.權力性影響力與非權力性影響力的關系
(1)權力性影響力與非權力性影響力有本質的區別:權力性影響力是在正式組織中,居于領導者地位的個人所具有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是組織賦予的,帶有法定性質。而非權力影響力是領導者自身的素質與行為造就的,與權力無直接關系。這種影響力比強制性的影響力更有力量,對被領導者也具有更強大的影響力。
(2)權力性影響力與非權力性影響力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在一個正式的組織中,領導者要特別重視非權力性影響力的作用,因為非權力性影響力的增長,會大大增加權力影響力的作用,增強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保證組織目標的實現。
三、提高領導者影響力的途徑
已經取得權力影響力法定地位的領導者,除了要善于使用權力來發展組織外,主要力量應該用在提高非權力性影響力方面,要努力提高與員工感情有關的因素,當法定權力的影響一定時,關鍵在于提高非權力性的影響力。
1.專長
具有相當知識、技能、才干的人,在與他人交往中,這種專長為對方了解和信任,進而贏得對方的服從,由此產生的影響力作用最大,最自然,由它帶來的行為動力也最積極。因此領導者要有廣泛的專長興趣,要不斷地學習,掌握分析問題、判斷問題和工作創新的能力。
2.品質
當領導者與社會交往中,表現出一種或多種符合社會道德規范的良好品質時,也會獲得自然影響力。因為人們對品質良好的領導者不但愿意接近,而且會感到佩服。所以領導者要在平時培養自己寬容大度、大公無私、謙虛謹慎、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作風,當領導者具有了這些品德后,才能無私無畏,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事業與工作中。
上述的專長和品質,實質上是形成非權力影響力的基礎。任何一個領導者只有在實踐上不斷地充實和完善這兩個方面,才能打好非權力性影響力的基礎,形成權力性影響和非權力性影響互相作用的最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