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有益于經濟增長是一個肯定的命題。20世紀60年代人力資本理論創始人——西奧多·舒爾茨認為,高等教育投資是人力資本投資的核心部分,政府應增加對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資,因為人力資本投資像其他一切資本一樣,可以獲得回報——它可以增加國民收入、促進經濟增長,人力資本對社會經濟增長所起的作用,比物質資本和勞動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20世紀80年代,羅默也認為知識可以產生規模經濟并使生產要素的邊際收益遞增,促進經濟的增長。
然則我國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如何?高等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一樣的嗎?本文通過以2004年~2005年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國內生產總值和高等教育的截面數據建立計量經濟模型實證回答以上兩個問題。
二、實證分析
本文使用的數據是截面數據,考慮到可能存在異方差性,故建立對數線性模型如(1)式:
……(1)
其中,Yit表示2004年或2005年各省市自治區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值,t=2004、2005,表示高等學歷教育畢業生人數,代表高等非學歷教育畢業生人數,為截距項,、為回歸系數,代表隨機干擾項。
1.檢驗共線性。解釋變量之間的共線性會導致模型參數的方差增大、估計值不能確定、t統計量不顯著。建立和的輔助線性回歸模型(2),檢查高等學歷教育人數與高等非學歷教育人數之間是否存在多重共線性。
……(2)
模型(2)的最小二乘估計的可決系數為0.878,則方差擴大因子:
模型(2)的方差擴大因子小于臨界值10,據此可以判斷與之間的多重共線性不顯著,可以對(1)式回歸分析。
2.模型OLS估計。以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為被解釋變量建立計量經濟模型,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計結果整理如(3)式:
……(3)
(0.8973)(0.1510)(0.1218)
(-1.7856) (5.2368)(0.4354)
=0.8208 =0.8707 F=63.8755
假定高等教育對GDP的貢獻存在滯后性是合乎情理的,據此再以2005年的GDP值為被解釋變量建立跨期計量經濟模型,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計結果整理如(4)式:
……(4)
(0.8545)(0.1438)(0.116)
(-1.6747) (5.3788)(0.6311)
3.檢驗異方差。回歸方程的殘差若出現異方差,會導致解釋變量的顯著性檢驗失效、回歸方程的預測精度降低,進而無從評價方程(3)和(4)的優劣。建立異方差與解釋變量、的輔助線性回歸方程如(5)式:
……(5)
其中,代表異方差,αi是解釋變量參數,vi為隨機誤差(5)。式的White檢驗統計量nR2服從X2(5)分布(n為樣本數,R2為可決系數)。以回歸方程(3)和(4)的殘差為解釋變量分別依式(5)建立輔助回歸模型,根據OLS估計的可決系數R2計算出它們的White檢驗統計量nR2分別為:
(nR2)3=11.19 (nR2)4=9.80
在α=0.025的顯著性水平下,異方差的臨界值為X20.025=12.8352,兩個White檢驗統計量均小于臨界值,據此可以判斷回歸方程(3)和(4)不存在異方差性,可以對回歸結果進行計量經濟學解釋。
4.模型計量經濟解釋。第一,回歸方程(3)的整體擬合優度較好,可決系數R2=0.8202,F=63.8755。的系數為0.7905,表示GDP對高等學歷教育的彈性是0.7905,即高等學歷教育的畢業生人數每增加1%,GDP平均約增加0.79%。同理,GDP對高等非學歷教育畢業人數的彈性是0.053,表明高等非學歷教育的畢業生人數每增加1%,GDP平均將增加0.053%。第二,回歸方程(4)的整體擬合優度比方程(3)有所提高,方程(4)的可決系數R2=0.8358,F=71.26112。回歸方程(4)中,GDP對高等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彈性分別是0.7732和0.0732,與方程(3)相比,前者下降0.0173,后者提高0.0202。第三,方程(3)和(4)表明,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有顯著的貢獻,且高等學歷教育對GDP增長的貢獻度比非學歷教育的貢獻度大;教育與經濟增長的跨期模型的整體擬合優度更好,表明高等教育對經濟的貢獻存在滯后。
三、結論與建議
基于傳統的經濟學與人力資本理論和本文的實證分析結果,本文提出以下幾點結論和建議:
1.我國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明顯,其中高等學歷教育對GDP的影響度約是非學歷教育的10倍。我們建議政府應高度重視高等教育,重點發展高等學歷教育,而將非學歷教育作為一種有益補充。就地域而言,我們建議首先要加大西藏、青海、寧夏、海南等高等教育薄弱的省區教育投資的力度,充分發揮教育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2.高等教育與滯后一期的GDP關系更顯著,說明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具有長效機制。因此,政府應將教育作為一項長期投資,重視高等教育投資的長遠利益,忽視高等教育的長效機制是一種短視行為。
3.總體而言,高等非學歷教育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比較小,而滯后一期的影響度明顯提高。高等非學歷教育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比較小,說明目前我國的非學歷教育還不成熟,培養質量尚待提高,政府應加強國內高等非學歷教育的規范程度,提高非學歷教育的質量,使其成為高等學歷教育的一種有益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