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據現行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撤銷權人取回的財產或代替原利益的損害賠償,為全體一般債權人的責任財產,由全體債權人按其債權數額比例平均受償,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無直接優先受償的權利,筆者認真分析了此種分配方案的缺陷性,并提出了合理分配方案的建議。
[關鍵詞] 撤銷權財產分配
撤銷權也稱廢罷訴權,源于古羅馬法,是指當債務人放棄對第三人的到期債權、實施無償或低價處分財產的行為而有害于債權人的債權時,債權人可以依法請求法院撤銷債務人所實施的行為。它與代位權共同構成債的保全制度。法律設立債權人撤銷權制度,其目的是維持債務人的責任財產,以備債權的清償,體現了現代民法強化契約信賴以保護債權人利益的價值。如何分配債權人行使撤銷權追回的財產才能既對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公平又能維護全體債權人利益?這是一個難以回避的現實問題,本文對此予以探析。
一、關于分配撤銷權追回財產的現行法律規定
在現代民法,債權的保全表現在兩種制度,一是債權人的代位權,二是債權人的撤銷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0條規定“債權人向次債務人提起的代位權訴訟經人民法院審理后認定代位權成立的,由次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由此可知,代位權訴訟的效力只及于債權人與次債務人,而不涉及其他沒有行使代位權的債權人,即債權人可就次債務人的清償直接優先受償,但是對撤銷權卻沒有作出如此規定,這說明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對追回的債務人的財產需要與其他債權人平均受償,不享有優先受償權,也就是說,現行法律認定撤銷權人取回的財產或代替原利益的損害賠償為全體一般債權人的責任財產,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只能按其債權數額比例平均受償,而無直接優先受償的權利。
二、現行法律規定存在的缺陷
很多學者認為,撤銷權作為債的保全制度的實質是為了恢復債務人的責任財產,保全全體債權人的利益,故自第三人處取回的財產應歸屬于債務人的一般財產,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應與其他債權人平均受償,不應當有直接優先受償權。這種說法值得商榷,筆者認為,全體債權人按債權數額比例平均受償追回財產不夠合理,原因有三:
第一,對背負訴累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不公平。雖然根據司法解釋規定,行使撤銷權的費用由債務人或過錯第三人負擔,但事實上債權人行使撤銷權過程中所背負的訴累遠不止訴訟費、律師費、差旅費等這些費用,還要承擔如時間、精力的耗費,以及社會關系受損、舉證不能、敗訴等風險,這種情況下讓全體債權人平均受償顯然對其不公平。
第二,抑制了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積極性。由于非直接優先受償的規定對背負訴累積極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不公平,往往使大家容易產生依賴心理,都想坐等搭乘免費車,事實上這種“公平清償”的規定遏制了債權人行使權利的積極性,最終不但沒有保護全體債權人的債權,反而縱容了債務人損害債權的行為,這也與立法的初衷是相違背的。
第三,如果債權人于提起撤銷之訴時,同時提起代位之訴,聲明請求返還財產或賠償于自己,這不但使撤銷權非直接優先受償性的規定形同虛設,而且使訴訟程序變得繁瑣。
三、合理分配方案之建議
前文已指出,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除了耗費時間、金錢和精力外,還要承擔如社會關系受損、舉證不能、敗訴等風險。根據“付出與回報相一致”“風險和利益相一致”思想應當允許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對追回財產直接優先受償,除非該財產上設有擔保。由于法律設立撤銷權的目的在于恢復債務人的責任財產,保全所有的一般債權,任何一個債權人行使撤銷權均不以其個人的債權額為限,而是以全體一般債權人的全部債權額為限。因此,我們還必須兼顧其他一般債權人的利益,不能顧此失彼。那么,如何既能體現對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公平又能兼顧全體債權人的利益。
筆者認為,正確做法應當是:因撤銷權的行使而收回的財產或代替原財產的損害賠償金,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應當優先受償,剩余部分由其他債權人按債權比例受償,沒有得到清償的部分由債務人以其他財產繼續清償;幾個債權人都行使撤銷權的,按債權比例清償。如果該物上有擔保物權的,擔保權人有權優先于其他所有債權人受償。概括來說,對于撤銷權追回的財產按此順序清償:(1)物權擔保權人;(2)行使撤銷權的一般債權人;(3)其他一般債權人。所追回財產不足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而界定“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應以訴訟程序終結前是否經申請被法院許可參加到該訴訟程序中為準,撤銷權案件立案后由人民法院予以公告,全體一般債權人均可申請參加訴訟程序不論其債權是否到期,對沒有到期的債權所分財產份額可以依法提存或協議提前清償債權。
四、結論
債權人撤銷權制度是債的保全制度的重要內容,對于保障債權的實現具有重大意義。通過對債權人撤銷權制度的追根溯源,領會其立法本意,從而在實踐中科學合理分配行使撤銷權追回的財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筆者認為,因撤銷權的行使而收回的財產或代替原財產的損害賠償金,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應優先受償,除非該財產上設有擔保,剩余部分由其他債權人按債權比例受償,這既能體現對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公平又能兼顧全體債權人的利益,也更符合撤銷權的立法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