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市場經濟的繁榮與發展,社會對文化知識需求的普遍增強,都為資料信息的開發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在當今時代,誰最先掌握信息資源,誰就掌握了生存發展的主動權,所以,各行各業紛紛參與市場競爭,急需各種技術和市場行情信息,急需與國內外企業建立橫向聯系,迫切需要信息機構為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
一、為社會服務的基本條件
1.21世紀的今天,社會的發展為圖書館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向社會開放,為經濟建設服務,是圖書館改革的必然趨勢。圖書館作為文獻信息的一個匯集中心,擁有浩瀚的文獻資源,具有先進的信息技術裝備和專業文獻資料加工處理的能力,特別是圖書館自動化網絡系統和文獻信息保障系統的建立,更加提高了圖書館為社會服務的能力。圖書館應打破封閉狀態,在滿足本校讀者需求的前提下,以圖書館的人才、設備及豐富的館藏資源為依托向社會開放,使豐富的文獻資源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既可以提高圖書館的圖書利用率,又可為社會讀者提供了解知識,了解科學技術的途徑。
2.圖書館向社會開放,并不單純是造福于社會,為社會作貢獻,自身也可以從中受益。至少有以下四個方面:能擴大高校的社會影響力;能促進館員業務能力的提高;能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能更深入地了解社會需求。
二、緊抓課程體系改革,建立相應的館藏資源
新時期職業教育的培養任務是為行業和地方經濟建設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完成這一培養任務,職業院校在辦學實踐中,必須始終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思想,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完成人才的培養任務。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是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關鍵,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旨來構建課程體系的。在館藏資源建設上,既強調專業性更強調實用性,避免片面追求藏書規模和藏書體系的完整性。圖書館應緊密結合學院專業設置課程安排及素質教育的需要來確定文獻采訪的原則和重點,以教學大綱要求學生達到的知識水平為標準,除收藏部分的理論著作與綜合性讀物外,主要緊扣本校的專業收藏實用性、操作性較強的圖書資料和具有指導性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行業規范、實用操作工具書、專業案例及相關的非書資料,館藏資源建設以實用性為準繩。加強特色館藏建設,滿足為本校師生的特色化、個性化服務。
三、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建設相應的館藏資源
知識經濟的到來對高職學生的挑戰也是多方面的,最迫切最實際的就是擇業與就業的挑戰。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畢業生數量增加迅速。國有大中型企業因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大量職工轉崗、下崗,行政事業單位減員增效,社會能給畢業生提供的就業崗位和畢業生的需求之間缺口較大。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學生畢業就有失業的可能。因此,以創業求生存,以創業謀發展就成為畢業生出路之一。那么如何指導學生創業?怎樣為學生提供創業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呢?職業資格是對從事某職業所必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基本要求。隨著我國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實施,職業資格證無疑將成為高職生走向未來崗位的一塊敲門磚,對學生就業有很重要的影響。圖書館要增加培養能力和應用型技術方面書籍的館藏比例,要增加考證方面的圖書,如計算機等級考試、英語等級考試參考書、如我院汽車維修工初、中、高級培訓教材、土木工程的測量員、試驗員培訓教材,等等,為學生取得一張甚至多張職業資格證書提供資料和信息。
高科技的經濟發展使知識不斷老化,淘汰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大部分的知識還得靠在工作中不斷學習,補充新知識,以對應知識經濟對其擇業和就業的挑戰。圖書館擔負著支持全院師生“終身學習”的任務,在增加對應的館藏的同時,必須增加電子文獻的比例。同時,開展讀者教育,提高大學生的信息素質,加強以計算機技術為主體的現代信息檢索知識的教育,定期對讀者進行培訓,使他們掌握各類信息的查詢方法和各種檢索工具的使用方法。發揮圖書館的教育職能,增強讀者的信息意識,提高他們獲取與利用信息的能力,達到終身學習的目的。是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重要使命。
四、以“職業教育要為提高勞動者素質特別是職業能力服務”,建立相應的館藏資源
新時期職業教育必須完成“職業教育以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宗旨,實施以提高職業技能為重點的成人繼續教育和再就業培訓工程,在企業中建立工學結合的職工教育和培訓體系,面向在職職工開展普遍的、持續的文化教育和技術培養,加快培養高級工和技師,建設學習型企業,職業院校要為就業再就業服務,面向初高中畢業生、城鎮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勞動力,開展各種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工作能力、職業轉換能力以及創業能力”的任務。隨著高職教育的發展,高職院校為要社會服務,要為城市勞動力再就業開辦培訓班。這部分人員文化基礎差,他們需要的是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中,要側重收集介紹專業操作技能、操作方法的文獻。充分利用多媒體,收藏專業實踐性操作的錄像帶、幻燈片、VCD等現代化手段提供的信息資源,要充分把這些直觀性的文獻信息提供給受培訓者,使職業教育成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環節,促進學習型社會建立。
五、以“職業教育要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建立相應的館藏資源
溫家寶總理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重視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提高廣大農民的職業技能和轉變就業能力”。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中,高職教育既具有培養出來的學生為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的任務,也具有為提高進城務工的農民的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的培訓的任務。因此,在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中,要增加收集本學院專業中有關農村建設的文獻資源。如我院路橋專業的山區等級公路建設、山區高速公路大修技術、農村公路改造、鄉村公路養護,以及汽車專業的摩托車維修、農用車類圖書等資料。同時在文獻資源的收集中,要注重資源由簡到難的過渡,滿足在校師生查閱的同時,也滿足進城農民工培訓層次的需要。針對農民工文化基礎差、文獻信息檢索專業知識貧乏、領悟性較差的情況,圖書館的服務方式也應多樣化??梢栽O單獨的閱覽室;可以派人定向服務指導讀者借閱;也可以把這些文獻資源單獨設架,便于查找和利用等方式,完成職業教育為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的任務,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高職學院既面臨著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大好機遇,也面臨著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高等學校圖書館的工作是學校教學和科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改革的支撐部分。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建設必須緊跟高職教育的發展的步伐,深刻理解高職教育改革的內涵和任務,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才能完成教育賦予圖書館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