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交通運輸系統作為社會經濟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它的發展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沒有交通運輸的發展,就談不上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如果沒有一個相應的可持續的交通運輸系統支持,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同樣無法實現。本文通過對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分析,說明遼寧省交通運輸發展的重要性。
[關鍵詞] 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拉動效應推動效應
一、交通可持續發展概念
持續的交通運輸發展模式同傳統的發展模式一樣,具有與環境資源不相協調的缺點,因此,為適應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交通運輸必須采取可持續發展戰略,也就是要求改變傳統交通運輸發展模式的資源和環境特性,推進交通運輸的可持續發展。
根據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我們將交通運輸的可持續發展定義為“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滿足其對交通運輸需求的發展”。在交通運輸發展中,不僅要考慮交通運輸本身的經濟效果,更重要的是充分考慮運輸的外部正效用與負效用,不僅要考慮交通運輸對當代(或近期)整個社會經濟系統資源配置的影響,而且要考慮到對動態資源合理配置的影響。
二、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分析
國民經濟增長與交通運輸業發展通常是相互影響的: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可以推動國民經濟的增長;反[摘要] 交通運輸系統作為社會經濟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它的發展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沒有交通運輸的發展,就談不上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如果沒有一個相應的可持續的交通運輸系統支持,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同樣無法實現。本文通過對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分析,說明遼寧省交通運輸發展的重要性。
[關鍵詞] 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拉動效應推動效應之,國民經濟的增長也會帶動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交通運輸業產出增長所引起的國民經濟的增長效應可以稱為“推動效應”,而把國民經濟增長所帶動的交通運輸業產出的增長效應稱為“拉動效應”。交通運輸業產出增長可采用貨物運輸量、貨物周轉量、旅客運輸量或旅客周轉量等指標測定。
一般來說,如果國民經濟增長對交通運輸業的拉動作用大,那么交通運輸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就小,反之亦然。因此,可以把交通運輸業與國民經濟增長之間的“推動效應”和“拉動效應”的關系分為三種情形:當“推動效應”大于“拉動效應”時,表明這一國家或地區已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而交通運輸業是其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即運輸供給小于運輸需求,交通運輸業發展滯后,應該加速發展;當“推動效應”與“拉動效應”大致相當時,表明這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與交通運輸業發展是相適應的,即運輸供求基本平衡;當“推動效應”小于“拉動效應”時,表明這個國家或地區運輸需求不足,應優先發展經濟,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速度應適當減慢,以求得交通運輸業和國民經濟協調發展。
三、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社會分析
市場經濟的最原始出發點,就是采用競價的方法,誰出的錢多,誰就最終獲得商品或勞務,然而我們不可能將這一市場規律應用于一切領域,因為僅靠價值規律無法實現社會公平。如果把社會公共事業也完全交給市場這只“無形之手”,那么在利益驅動之下,結果必然是“認錢不認人”,必然是嫌貧愛富。包括交通運輸在內的社會公共事業具有公益性,是稀缺的公共資源。把社會公共事業交由市場進行資源分配,實質上是讓一部分有錢人占有了大多數人的福利空間。
交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主要表現在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撐和保障作用,對生產力布局的引導作用,以及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促進作用。我國地區之間發 展不平衡,城鄉收入差距較大,交通條件的改善不僅可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欠發達地區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為農民增加收入帶來機會,還可以帶動產業 結構調整,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交通發展,不僅要著眼促進經濟發展,還要體現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因地制宜,滿足不同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的交通需求,特別是加快欠發達地區和廣大農村的交通發展。
四、交通發展制約了經濟發展
運輸成本是運輸業的綜合經濟指標,是構建遼寧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成敗的關鍵因素。目前,我國各種運輸方式的運輸成本情況是:沿海運輸成本最低,僅為4.4元/千噸·公里,其次是鐵路運輸,全國平均為9.41元/千噸·公里,像遼寧省這樣以平原線路為主的成本大概是5.0元~6.0元/千噸·公里,汽車運輸成本相對較高,航空運輸成本最高。因此,就運輸成本而言,遼寧省比較適合發展鐵路運輸和水運。
下面對遼寧省交通運輸業與國民經濟增長之間的“推動效應” 和“拉動效應”進行具體測算。在此,國民經濟增長指標選用遼寧省國內生產總值(GDP),交通運輸生產指標選用遼寧省貨物周轉量(FKT)。為了使所作的分析指導性更強,還可以從鐵路、公路、水運、航空四個方面分類進行分析,具體確定失衡的主導因素在哪個方面。
1.“推動效應”分析
根據《遼寧統計年鑒2005》,可以得到1985年~2004年遼寧省國內生產總值(GDP)和貨物周轉量(FKT)、鐵路周轉量、公路周轉量、水運周轉量及航空周轉量的數據(因篇幅所限,省略)。依據經濟計量方法反復測算,可以確定遼寧省GDP對FKT的“推動效應”數學模型為:
LN(GDP)=a+bLN(FKT)(1)
其中:a為常數項;
b為“推動效應”系數;
LN為自然對數。
“推動效應”系數b是該模型中最重要的量,它表明了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水平對國民經濟增長的影響,即貨物周轉量每增長1%,所引起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為b%。當b>1時,說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快于貨物周轉量增長,運輸需求大于運輸供給,交通運輸業發展相對滯后,國民經濟增長相對超前,交通運輸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瓶頸”;當b=1時,說明國內生產總值和貨物周轉量同速增長,運輸供求基本平衡,交通運輸業發展水平與國民經濟增長之間是協調的;當b<1時,說明貨物周轉量增長快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運輸供給大于運輸需求,交通運輸業發展相對過快,國民經濟增長相對緩慢,交通運輸業應該減速發展。
此處,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可以求得遼寧省交通運輸業發展對國民經濟增長的“推動效應”模型為:
LN(GDP)=-11.9425+2.7693LN(FKT) (2)
-5.5459)(10.1228)R2=0.8797,F=110
由于推動效應系數b=2.7693,遠大于1,說明遼寧省目前交通運輸業不能滿足國民經濟增長的需要,運輸供給小于運輸需求,應加速交通運輸業發展。同理,可以用鐵路周轉量、公路周轉量、水運周轉量及航空周轉量的數據分別替代貨物周轉量(FKT),分別求得鐵路、公路、水運和航空的“推動效應”模型系數分別是:6.9195、2.4602、1.4865和0.9381。這說明遼寧省除航空業運輸供給大于運輸需求,基本能適應國民經濟增長的需要外,鐵路、公路和水運的發展均不能與國民經濟發展相適應,都滯后于國民經濟的增長需要,應加快其發展。特別是鐵路運輸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推動效應”系數高達6.9195,更是遠遠大于1,說明鐵路運輸業的發展滯后問題在交通運輸業中最為突出,今后,遼寧省應該把交通運輸業發展的重點放在鐵路運輸方式上。
2.“拉動效應”分析
國民經濟增長反過來也會帶動交通運輸的發展,同樣,利用1985年~2004年遼寧省國內生產總值(GDP)和貨物周轉量(FKT)、鐵路周轉量、公路周轉量、水運周轉量及航空周轉量的數據(因篇幅所限,省略),可以確定遼寧省GDP對FKT的“拉動效應”的數學模型為:
LN(FKT)=α+βLN (GDP) (3)
其中:α為常數項;β為“拉動效應”系數;LN為自然對數。
拉動效應”系數β是此模型中最重要的量,它表明了國民經濟增長對交通運輸業發展的影響,即表明國內生產總值每增長1%,將拉動貨物周轉量增加β%。當β>1時,說明貨物周轉量增長快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運輸供給大于運輸需求,國民經濟增長相對緩慢,交通運輸業發展相對過快,交通運輸業應該減速發展;當β=1時,說明貨物周轉量與國內生產總值同步增長,運輸供求基本平衡,國民經濟增長與交通運輸業發展之間是協調的;當β<1時,說明貨物周轉量增長慢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運輸供給小于運輸需求,國民經濟增長相對超前,交通運輸業發展相對滯后,交通運輸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瓶頸”。
此處,同樣采用Eviews普通最小二乘法進行回歸分析,可求得“拉動效應”的模型為:
LN(FKT)=6.1449+ 0.1443LN (GDP)(4)
(15.3069)(10.1228)R2=0.8797,F=110
由于拉動效應系數β=0.1443,遠遠小于1,說明遼寧省交通運輸業發展遠遠小于國民經濟的增長,交通運輸供給遠遠小于運輸需求,所以,應加速交通運輸業發展。同理,可以用鐵路周轉量、公路周轉量、水運周轉量及航空周轉量的數據分別替代貨物周轉量(FKT),求得遼寧省GDP增長對鐵路、公路、水運和航空的“拉動效應”系數分別是:0.0502、0.2706、0.3701和1.0462。這說明遼寧省除航空業運輸供給大于運輸需求,基本能適應國民經濟增長的需要外,鐵路、公路和水運的發展均不能與國民經濟發展相適應,均滯后于國民經濟的增長需要,應加快其發展。這里,遼寧省GDP增長對鐵路運輸業發展的“拉動效應”系數最小,只有0.0502,遠遠小于1,表明鐵路運輸業的發展滯后問題最為突出,今后,遼寧省應該把交通運輸業發展的重點放在鐵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