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剖析了網絡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的內涵和發展現狀,對網絡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模式做初步的探討,以期為解決當前教育資源嚴重不足的問題提供參考。
[關鍵詞] 共建共享商業化教育資源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總量激增,使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同時,由于現代信息傳播手段的發展,教育技術的不斷完善,也為教育廣泛發展提供了現代化的物質條件。作為對傳統教育的補充,網絡教育以其開放性、靈活性、適應性和共享性的特點在教育領域中迅速崛起,成為人們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更新知識結構、進行終身化學習的最有效方式。各國都在探索網絡教育發展的新思路,以此來推動網絡教育的改革,使其得到健康、快速的發展。在信息世界,網絡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將會對網絡教育獲得更大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網絡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的內涵
所謂網絡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是指將以計算機技術為支撐、以互聯網為平臺、以信息化為基礎的網絡教育資源,通過區域合作,共同建設、共享使用的過程。
實現網絡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共建共享,可以充分整合社會各種教育資源,避免重復投資和建設,有利于高效利用優質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是在資源相對不足的條件下,辦好大教育的有效途徑。
二、網絡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發展現狀
目前,由于互聯網的發展、國內國際間的合作、軟件硬件平臺等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工程已全面展開。通過國家中心、省級分中心和基層中心等機構,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在全國范圍內共建共享。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十五”期間推進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意見》,積極推進我國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進程,以求推進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網絡的蓬勃發展。但是,在建設的過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運作模式,存在著諸多問題。
1.系統結構資源靜態,內容陳舊,重量不重質。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國家和各級政府、國有企事業單位開辦的各級各類教育機構辦學模式單一、體制僵化,存在著嚴重的滯后狀況。所搜集的資源庫沒有及時更新,內容觀念陳舊或過時。所形成的只是缺乏吸引力與親和力的、無法普遍應用的靜態“教學材料倉庫”。由于意識不足、資金人手不夠等原因,重量不重質,外表好似構建了海量的資源庫,但真正可供教師教學的資料很少,更不用說是面向學生的個性化應用內容了。
2.產品與產品不能共享。目前,不少地方的教育資源建設一般通過自上而下的征集方式進行整合,因此全國的資源建設形成以校級-地區級-省、國家級三層共建的模式。由于部分地區缺乏對本地用戶的相應現代教育技術及理念的培訓,導致知識共享及開放資源的觀念未能普遍形成,各地資源庫往往只限于本地共享使用。
3.建設標準不一,信息孤島現象嚴重。市場上有很多種教育資源產品,但由于建設標準不一,系統之間難以相互操作,使得資源建設的信息孤島現象越來越嚴重。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的功能與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為用戶的使用帶來很大的困惑與麻煩。
三、以商業化運作模式推進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既是一項事業性活動,也是一項產業性活動。教育的產業屬性起源于有償接受教育:把教育作為一項有償的服務,由受教育者投入適量的“人力成本支付”之后才能獲得這種有償服務。目前,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建設的資金保障完全靠國家投入是不切實際的。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可以分區域展開,各自完成后再協調連接共享。鼓勵各地企業與教育機構合作,企業注入資金和先進的管理理念,通過商業化的運作模式推進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資源庫建成后共享使用,使用者支付適當的費用,企業與教育機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1.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商業化運作模式有利于促進社會資源的合理流動。以商業化運作模式推進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要把市場需求放在首位,以此來規劃與帶動教育資源的加工、生產與營銷,并把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它有助于提高經營決策的科學性,有助于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企業在資金、管理經驗和渠道方面擁有雄厚實力,主要負責資金投入、技術支持、市場運作等。這種運作模式便于發揮企業和學校的優勢,能夠把這一產業做大做強,也能夠提高風險承受力。
2.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商業化運作模式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效益。滿足市場需要,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建設人才是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的根本出發點。教育資源建設商業化的實施,社會各方面的參與,提高了教育決策的及時性和科學性,不僅有利于上述矛盾一定程度的解決,而且開辟了新的市場,打破了傳統教育滯后性的狀況,為教育產品的增值創造了條件。也就是說,通過商業化,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可以極大地提高教育產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增強教育資源建設的活力,提高適應能力。
3.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商業化運作模式有利于統一標準,實現真正的資源共享。教育資源庫為各地企業和教育機構協同建設,利益共享。為了極大提高資源庫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各地資源庫建設都會盡可能地與其他地區資源庫建立連接,拓展資源的共享范圍,通過統一的標準無疑是最理想的方法。
四、結論
網絡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的商業化運作模式是新的嘗試,在發展初期,先行者不可避免地要面對許多困難和矛盾,這是正常的現象。我國目前教育的市場并不成熟,人們對網絡教育資源的認可程度還有待提高。這種現象必然造成網絡教育資源建設支持成本的提高。延長回報的周期。因此,在初期階段,很難通過經濟效益來增強實踐者的信心,但是網絡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的社會效益,特別是給學校和投資方帶來的無形資產的升值,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