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電氣產品的廣泛使用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世界各國紛紛制定法律法規管理報廢電子電氣產品,限制有害物質使用,管理能源消耗。2003年2月13日,歐洲聯盟基于生產者責任原則,通過《歐洲官方公報》發布了2002/95/EC強制性環保指令——“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的指令”(Proposal for a Directive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簡稱ROHS指令。該指令規定,投放歐盟市場的電子電氣設備(除ROHS指令附件所列的豁免條款),包括大型家用器具,小型家用器具,信息技術和遠程通訊設備,用戶設備,照明設備,電氣和電子工具(大型靜態工業工具除外),玩具、休閑和運動設備,自動售貨機以及家用電燈泡和照明設施中鉛、汞、鎘、六價鉻、多溴聯苯以及多溴二苯醚的含量不能超過限定值。從今年7月1日起,ROHS指令在歐盟范圍國家中正式實施。由于ROHS指令所管轄的產品范圍相當廣泛,幾乎覆蓋我國出口歐盟的全部電子電氣產品和機電產品,該指令的生效將對我國相關產品的出口造成重大影響。目前,我國出口的電子電氣產品主要集中在亞洲、北美洲和歐洲三大區域。2005年5月1日歐盟東擴成功,歐洲單一市場擴大至28個國家,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然而,歐洲單一市場雖然實現了成員國之間的商品、服務、人員和資本的自由流通,但歐盟依然是全球貿易壁壘最森嚴的區域。僅針對電子電氣產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歐盟就已陸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法規和指令,包括設計階段(如ROHS,EUP指令)、制造階段(如ODS,EMC指令)、產品包裝/運輸/分銷階段(如包裝指令)、產品安裝/維護/使用階段(如EER,EL指令)和使用期結束后報廢階段(如WEEE指令)。此外,歐盟還在醞釀出臺新的環境法規。上述法規和指令利用環境保護構筑了市場進入的“門檻”,直接影響和限制了電子電氣產品的進口。歐盟環境法規猶如一把“雙刃劍”,電子電氣產品如果不能符合相關要求,將被拒之歐盟市場門外;反之,則將增強產品在歐洲市場的競爭能力,創造新的市場機會。
英語是歐盟制定法律規范的通用語言。作為區別于普通英語的工具性語言,法律英語是普通法國家在立法和司法全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具有規約性的民族語言的社團分支。它包括規范性法律文件用語以及法律工作者在執法過程中使用的一整套規范化的法律公務用語。作為一種語言變體形式,它與英語其它語體形式,如科技、新聞英語并沒有本質區別。法律英語沒有自己獨立的詞匯系統,也沒有自己獨立的語法規范,它使用的是英語的基本詞匯和語法規則,所不同的是只是在英語的詞匯系統和語法規則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和改變,從而形成了獨具的法律專業的語言特點。掌握法律英語的語言風格,熟悉法律英語中某些獨特的、且出現頻率較高的表達方式,是我國相關出口企業讀懂吃透歐盟法律文書、實現突破貿易壁壘的關鍵。本文僅以歐盟ROHS指令為例,通過原汁原味的歐盟法律文件的解讀來一“窺” 法律英語措辭用語的特點。
一、外來詞語、古體詞的運用與法律英語的保守性
作為一種高度正規的書面語,法律英語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古體詞的使用。古體詞是指古英語時期(公元450年~1100年)和中古英語時期(公元1100年~1500年)的英語詞匯。最突出的舊體詞由here,there和where加上介詞構成的復合副詞,其作用在于承上啟下,避免重復。這些詞在現代英語中,尤其是在現代英語口語中己不再使用,但在法律英語中仍十分普遍。如法律文件中常用的herein,hereafter,hereto,hereunder,thereof,therein,whereby,wherein等詞。使用這些古體詞來指法律文書中的某一部分或合約雙方,對于行文的確切性十分重要。同時.也反映出法律英語正式、保守、古板的文體特征。例如歐盟ROHS指令中:
Exempting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from Article 4(1) if their elimination or substitution via design changes or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which do not require any of the materials or substances referred to therein is technically or scientifically impractical, or where the negative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or consumer safety impacts caused by substitution are likely to outweigh the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or consumer safety benefits thereof.(如果通過改變設計來去除或有害物質、或使用不含第4(1)款提及材料或物質的材料或組件在科技上不現實的情況下,或替代品對環境、健康和/或消費者安全造成的負面影響可能超過其益處時,電子電氣設備的材料和組件可免除第4(1)款的規定。)
此外,由于歷史的原因,法律英語中外來詞語的借用相當普遍。首先,法律英語詞匯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法語,如estoppel(禁止翻供,不得反悔,禁止改口,不許否認),laches(對行使權利的疏忽,懈怠,遲延,遲誤),voir dire(預備詢問,預先審核)等等。法律英語中外來詞語的借用不僅限于法語的應用,拉丁詞匯在法律英語亦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比如說,de jure(法律上,按照法律的,合法的),inter alia(在其他事物中,除了別的以外,特別是,其中包括),1 and void(無效),vis majar(不可抗力)等。如歐盟ROHS指令中:
Before the Annex is amended pursuant to paragraph 1,the Commission shall inter alia consult producer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recyclers, treatment operators,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employee and consumer associations. Comments shall be forwarded to the Committee referred to in Article 7(1). The Commission shall provide an account of the information it receives.(在按照條款1修改附件之前,歐盟委員會將專門與電子電氣設備生產者、回收者、垃圾處理者、環保組織和雇員與消費者協會咨詢磋商。磋商結果應遞交給條款7(1)提及的委員會。歐盟委員會應考慮其收到的意見。)
二、Shall的頻繁出現與法律英語的權威性
在普通英語中,shall是典型的表示未來的情態動詞。傳統語法規定,shall只能用于第一人稱.否則用will會更合適。Shall是法律英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筆者對英文版歐盟ROHS指令及其附件的Word文檔進行了統計,該法律文本共計約2870個單詞,shall出現28次,出現頻率接近1%。作為是一個極為嚴謹的法律專用詞,shall在法律英語中除表示將來外,還有其特殊的內涵,表示“應當履行的義務和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相當于普通英語中的must“必須”和should“應當”。shall經常用于表述各項具體的規定與要求,帶有濃重的指令性和強制性,充分體現了法律文件的權威性和約束性。例如歐盟ROHS指令中:
1.When Member states adopt those measures, they shall contain a reference to this Directive or be accompanied by such a reference on the occasion of their official publication. (當成員國制訂那些措施時,必須包括對本指令的參考,或在該國官方出版物上附以此參考。)
2.Without prejudice to Article 6, this Directive shall apply to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falling under the categories 1,2,3,4,5,6,7 and 10 set out in Annex IA to Directive No.2002/96/EC(WEEE) and to electric light bulbs, and luminaries in households.(在不違反第6條的情況下,本指令應適用于第2002/96/EC號指令(WEEE)附錄IA規定的1,2,3,4,5,6,7和10類電子電氣設備,以及家用電燈泡和照明設備。)
三、長句的使用與法律英語的準確性
與其他文體相比,法律英語在句子結構方面的特點非常突出。如口語和較隨便的書卷語體乃至稍為正式的現場體育評論、商業廣告等語體,都習慣于用一連串的短句通過連接詞、副詞、標點等各種手段有機地聯合在一起。而法律英語卻往往將這些連續的短句通過各種從屬關系交織合并成一個龐大、冗長而獨立的復合句。而這個句子又往往帶著若干個從句,從句帶短句,短句帶從句,從句套從句,真可謂錯綜復雜,盤根錯節。例如歐盟ROHS指令中: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or “EEE” means equipment which is dependent on electric currents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 order to work properly and equipment for the generation, transfer and measurement of such currents and fields falling under the categories set out in Annex IA to Directive 2002/96/EC (WEEE) and designed for use with a voltage rating not exceeding 1,000 volts for alternating current and 1,500 volts for direct currents.(“電子電氣設備”或“EEE”意指屬于附件IA所列類別下、設計使用電壓為交流電不超過1,000伏特和直流電不超過1,500伏特的、正常工作需要依賴電流或者電磁場的設備以及產生、傳遞和測量這些電流和磁場的設備。)
這是一個復合句,共有69個單詞。主句的主語是“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or“EEE”,謂語是means。賓語為equipment …and equipment …的兩個并列成分,用現在分詞falling以及過去分詞designed引導的兩個并列的定語予以修飾。另外,第一個賓語equipment緊隨定語從句which … electromagnetic fields,第二個賓語equipment后跟目的狀語for …fields加以補充說明。造成法律英語構句復雜冗長、晦澀難懂的原因在于:法律條款主題嚴肅、義蘊深刻,所述的客體關系相當復雜,需要準確周密的敘述;而且,法律條文注重事實及邏輯推理,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必須力求清晰,表意務必完備、不能含糊。
四、條件句式的使用與法律英語的嚴謹性
法律規范是由“假設”、“處理”和“法律后果”三個部分構成的。“假定”是法律規范適用的條件,該條件是指社會上可能發生的,一旦發生就會造成某些危害后果,因而應當受到“處理”的法律行為。為了追求表意嚴謹周詳、滴水不漏,使有關法律在適用時能夠表示預想或未來發生的某些事實,在法律英語中,尤其是立法條文中廣泛使用條件句式。例如歐盟ROHS指令中:
Carrying out a review of each exemption in the Annex at least every four years or four years after an item is added to the list with the aim of considering deletion of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from the Annex if their elimination or substitution via design changes or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which do not require any of the materials or substances referred to in Article 4(1) is technically or scientifically possible, provided that the negative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or consumer safety impacts caused by substitution do not outweigh the possible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or consumer safety benefits thereof. (至少每隔四年、或者在附件中加入豁免項四年后對附件的各項免除進行一次檢查。加入新項的目的是考慮到,如果通過改變設計來去除或替代有害物質、或使用不含第4(1)款提及材料或物質的材料或組件在科技上可以實現,或替代品對環境、健康和/或消費者安全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可能超過其益處時,則取消附件中的電子電氣設備的材料和組件。)
上述ROHS指令條款中出現了兩處條件句式,分別由if和provided that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來表述。另外,should,in case(of),in the event of/that,when等構成的句子或短語也經常在法律英語中表示條件,表示當某些條件具備時,當事人的權利才能實現或義務方可履行。除此之外,unless引導的條件句式意指排除性條件,相當于except in the case that。例如歐盟ROHS指令中:
Whoever exclusively provides financing under or pursuant to any finance agreement shall not be deemed a “producer” unless he also acts as a producer within the meaning of subpoints (i) to (iii). (任何僅僅是依據或按照某種資金協議提供資金者,不能被視為“生產者”,除非他也作為上述(1)至(3)中的生產者行事。)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