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廣告旨在誘導消費者接受觀點或采取購買行為,而且應具有吸引力、創造力、說服力和影響力。廣告英語中巧用修辭格,可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其翻譯主要采用異化、歸化、套用、四字結構翻譯策略。
[關鍵詞] 廣告英語 辭格 文本呼喚功能 翻譯策略
廣告主要靠語言、畫面、音響等吸引和打動消費者,而語言則是廣告的主要表現形式。廣告語言往往引人入勝、說服力強,大量使用修辭格如擬人、仿擬、雙關等,使人感到幽默中見睿智,平淡中顯新奇。廣告語言形式上行文工整、對仗押韻、節奏感強、瑯瑯上口、出奇制勝等,可收到令人耳目一新、別具一格、耐人尋味、經久難忘的效果。廣告語言具有吸引力(attractive-catch the reader’s attention)、創造力(creative-project an image)、說服力(persuasive-urge the reader to act)和影響力(impressive-produce an impact)等特點。廣告創作是一門綜合性藝術,集社會學、美學、心理學、市場營銷學、文學、語言學等于一身。廣告要利用推銷原理寫出雅俗共賞、生動有趣的文字,要具有特殊的感染力,能在瞬間吸引消費者注意,刺激其購買欲望,最終促成購買行為。為達到廣告的注意、記憶價值,廣告人在遣詞造句上盡量標新立異,常用各種辭格,增強廣告文本的語用功能。
一、修辭在廣告英語中的運用
1.擬人(personification)
把所宣傳的商品人格化,賦予人的情感、思維和形象,讀起來具有親切感,從而使你感到不是在閱讀廣告,而是在與老朋友交談。廣告中運用擬人,既可以強調商品的功能和特性,又能增加廣告的可讀性(readability)。
Fashion lives here. 激情在這里燃燒。
這是2006年第20屆都靈冬奧會的主題宣傳口號,也是一則成功運用擬人辭格的廣告范例。此口號出現在都靈冬奧會的所有展臺、出版物、宣傳活動、部門通信、所有比賽場地和設施中。Fashion lives here明確而簡潔地表達了本屆冬奧會的精神和價值,向世人展示了意大利人付諸每項行動的巨大熱情。作為主題口號,它充分體現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堪稱奧運史上的一句經典主題口號。其中passion本身不能lives,但廣告人巧用擬人,蘊涵豐富,令人聯想無限。激情,意大利人的激情就在這里——都靈冬奧會的各個角落燃燒!
2.仿擬(parody)
仿擬是廣告中常用的辭格。眾所周知,成語、名句、諺語的結構、用詞和使用場合都是相對固定的,但有時很多廣告人故意張冠李戴或移花接木,借成語、名句、諺語原來的結構或含義誘發消費者的聯想,詼諧成趣,耐人尋味,造成特殊效果。
A Mars a day keeps you work, rest and play.每天一顆“火星”,讓你萬事稱心。這是巧克力糖的廣告,其成功之處在于針對兒童的特點,巧妙地套用了英語中家喻戶曉的諺語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和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the Jack a dull boy。整句口號的弦外之音即巧克力功效非凡,每天一塊保健又益智。這給吃巧克力的小孩提供了正當理由。廣告口號押韻,節奏感強,瑯瑯上口,適合口邊傳誦,無疑會促進銷售。
3.反復(repetition)
為加深印象、突出主體、展現情感等,廣告人常用反復辭格。廣告中反復的部分可是商品的名稱,也可是能夠闡釋產品特點的關鍵詞、句子。
Reliably Solid, Solidly Reliable.安如磐石,磐石之安/牢靠堅實,堅實牢靠。這則汽車廣告十分奇特,它不是簡單的反復,而是通過改變詞性和顛倒詞序,造成特殊效果。讀完后,Solid, Reliable; Reliable, Solid似乎仍不絕于耳。
4.頭韻(alliteration)
頭韻是英美詩歌中常用的辭格。這種押韻的技巧在廣告中也有所體現,特別是頭韻,讀起來朗朗上口、音韻優美。Health, Humor Happiness…Gifts we’d love to give.除了健康,幽默,快樂,我們別無所求。這則報紙廣告中,Health, Humor, Happiness三個詞都以“H”開頭,節奏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音韻優美,同時簡明了該報紙的核心。
5.雙關(pun)
廣告英語中大量運用雙關辭格。由于英漢文化差異,兩種語言中的雙關很難相互理解。廣告英語抓住了品牌的特點以及運用高超的語言技巧,使雙關大有用武之地。
Spoil yourself and not your figure.盡情享受,美麗無窮。這是Weight-Watcher冰淇淋的廣告標題。句中的spoil一詞多義。spoil yourself意為enjoy yourself to heart’s content(盡興);而not (spoil) your figure則為not damage your figure(不會破壞體形)。這種冰淇淋是專為節食減肥者生產的。該廣告巧妙運用一語雙關,使減肥者在輕松幽默的語氣中很自然地接受該廣告并會產生購買欲。
6.夸張(hyperbole)
為宣傳商品,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起形象,廣告語難免要言過其實。因而廣告語言中夸張的使用很普遍。而夸張要運用得當,就要把握好一個“度”,盡量接近事實地有效描繪所宣傳的商品。
If you’re looking for the place that has everything, there’s only one place to visit. And that’s New York. It’s a whole world in a city.不游世界不死心,不到紐約非好漢。此旅游廣告旨在誘導人們到紐約游玩,除了紐約你別無選擇:游遍紐約,就等于周游了全世界。雖然有些夸張,但卻吸引住人們的注意力,并產生去紐約的渴望與向往。
當然,廣告的夸張無非是為了強調商品的特征,加深消費者對商品的印象。因而,廣告人常用一些形容詞或副詞的最高級most, best, finest, richest, only等增強廣告效果。
7.明喻(simile)
明喻常用來表示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性,從而道出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關聯性。廣告語言中運用明喻,能使消費者在了解、熟悉商品同時,更形象地體現所宣傳商品的具體性、翔實性,讀起來頗為親切,易為大眾接受。
Light as a breeze, soft as a cloud.輕若風,柔若云。此服裝廣告中運用了兩個明喻,把衣服的質地感和穿著的舒適感體現出來了,使廣告的魅力倍增。
8.隱喻(metaphor)
隱喻是明喻的隱含形式,主要區別在于隱喻無明顯的喻詞(as、like),但從中也能了解到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性及其蘊含的形象性。隱喻辭格的使用,增強了廣告語言的美感和力度。
Kodak is Olympic color.精彩奧林匹克,盡在柯達一刻。這則柯達彩色膠卷為1988漢城奧運會所作的廣告中,運用了隱喻。該句簡短,卻包含著豐富的內涵。它將柯達彩卷與奧林匹克運動相比:柯達能夠反映運動場上那角逐激烈的畫面;柯達能夠捕捉運動場上瞬息萬變、力與美的精彩一刻;柯達能夠體現奧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
9.借代(metonymy)
廣告英語常用借代。但借代的本體往往不出現,只有與其相關聯的喻體。因而就抓住了消費者的思緒和注意力,促其經過一番思考、咀嚼之后,獲得驚奇、意想不到的印象。
The most sensational place to wear satin on your lips.絲般口紅,絲般滑柔,絕妙其中。這則推銷口紅廣告中,廣告人借絲綢satin和口紅lipstick的相似之處,使用了借代。擦上此口紅,恰似穿上了光滑順柔、細薄透亮的絲綢一般。女士們有誰不為之動心呢?
10.對比(antithesis)
對比注重的是內容。廣告中的對比利用了詞義間的相反或相對照以突出品牌和商品。
Cancer is often curable. The fear of cancer is often fatal.癌癥不可怕,恐癌才可怕。這則美國癌癥協會的公益廣告中運用了對比:告誡人們癌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癌癥。通過對比,號召人們要與癌癥作斗爭,一切都事在人為。
二、廣告英語修辭的翻譯策略
關于廣告的翻譯,無論從至今影響仍然深遠的嚴復“信、達、雅”三字翻譯標準,還是從時下學界公認的“忠實、通順”翻譯原則出發,可梳理出廣告翻譯的基本策略。
1.異化策略
異化翻譯(foreignization)是相對于歸化翻譯(domestication)而言的。兩者是翻譯策略。直譯和意譯是翻譯方法。兩者不在一個層面上,前者指導后者。兩者很容易混淆。如孫致禮認為:“異化大致相當于直譯,歸化大致相當于意譯”。張美芳認為:歸化和異化“所蘊涵的概念實際上與我國傳統上所說的‘直譯’和‘意譯’的概念大同小異”。但筆者贊成郭建中提出的異化和歸化“兩者永遠共存,誰也代替不了誰”的觀點。其實,異化就是偏離本土主流價值觀,保留原文的語言和文化差異。歸化則是遵守目標語言文化當前的主流價值觀,公然對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canon)、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
異化翻譯策略指導下的直譯是指“把原來語言的語言結構轉換為譯文語言中最近似的對應結構,但詞匯則依然一一對譯,不考慮上下文”。因而異化策略較多地保留了原語的句式結構和表達方式,較少考慮譯語受眾的閱讀習慣和理解方式,在廣告翻譯中也多有體現。麥當勞(McDonald’s)的廣告Every time a good time運用了雙關修辭格,可譯為“時時刻刻歡聚歡笑”。即將舉行的北京第29屆夏季奧運會的主題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同樣采用了異化策略翻譯為One World, One Dream,既符合團結拼搏、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又采用了排偶辭格,結構緊湊,節奏感強,易記易讀,瑯瑯上口。
2.歸化策略
歸化翻譯策略指導下的意譯通常指取原文內容而舍棄其形式,是一種經過消化后的“語內翻譯”,容許譯者有一定的創造性,但原文的基本信息應該保留。其實,大量廣告語的翻譯就采用了歸化策略。果品廣告You’ll go nuts for the nuts you get in Nux (納克斯堅果讓你愛不釋手)。go nuts一語雙關,字面意義是“去買堅果”,又作為習語意思是“瘋狂、發瘋”。雙關辭格的運用表明了納克斯堅果對人們的吸引力是無法抗拒的。
3.套用策略
套用策略就是套用譯語中現成的流傳久遠的成語、名言、諺語等。推銷避孕套的廣告標題“I’ll do a lot for love, but I’m not ready to die for it.”仿用匈牙利詩人的名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翻譯成“情愛誠消魂,生命價更高!”。糧油公司廣告Tasting Is Believing套用了英語諺語“Seeing Is Believing” 翻譯成“百聞不如一嘗”。
4.四字結構策略
四字結構翻譯策略主要是針對廣告用語的英譯漢。漢語廣告較多使用四字結構,節奏感強,讀起來瑯瑯上口,便于記憶。某復印機廣告It’s simple. It’s versatile. It’s fast. It’s intelligent. It’s powerful. It’s everything a copier philosophy should be。譯文:操作簡單,用途廣泛,復印迅速,圖文清晰,功能齊全,名符其實。此廣告是由六個結構相似并含有反復修辭格的平行單句組成,各單句的主語、系動詞相同,整個廣告篇章文字工整、節奏感強、順暢達意。翻譯時即采取了漢語中慣用的四字結構策略。
總之,廣告英語充分運用各種修辭格。廣告文本的勸告功能不僅體現在普通廣告語言中,還體現在廣告修辭語言中。廣告語言功能的發揮好壞有時的確離不開修辭格。修辭格如在廣告中運用得當,常能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當然,一則廣告的翻譯好壞對廠商拓展國外市場至關重要。除了本文論及的異化、歸化、套用、四字結構廣告翻譯策略外,還可采用補償翻譯(如含有雙關修辭的眼鏡廣告OIC補償翻譯成“噢,我看見了!”)、增補翻譯(根據譯語需要增加信息,如含有擬人修辭的勞力士廣告our heart is in Paris異化翻譯成“心系巴黎”)等策略。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