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黨的科學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努力開創道路交通治安管理工作新局面。
黨的十六大以來,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強黨的先進性和執政能力建設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的推出,對于推動黨的各項戰略任務的全面落實,努力完成好我市第五屆黨代會提出的奮斗目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作為負責全市道路交通治安管理工作的職能部門,必須用黨的科學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努力開創道路交通治安管理工作新局面。具體來講,要做到“四個必須”:
一、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交巡警工作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也是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執政治國的理念。用科學發展觀統領交巡警工作全局,就是要以科學的理念引領發展、以科學的指導推動發展、以科學的方法促進發展、以科學的機制保障發展。一是牢固樹立民本觀念。運用好有限的道路交通資源,努力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道路交通治安秩序安全、暢通、有序的實惠;始終堅持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積極履行交巡警部門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把人民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人民群眾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第一考慮,把人民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切實做到人民公安為人民。二是牢固樹立統籌觀念。正確處理好業務與隊伍、處罰與教育、管理與服務、當前與長遠的關系,努力實現交巡警業務工作、隊伍建設協調統籌發展。三是牢固樹立長遠觀念。多干對推動交巡警工作長遠發展有積極作用的事,多干能夠成為交巡警隊伍戰斗力新增長點的事,多干打基礎、增后勁、管長遠的事,努力為道路交通治安管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打牢基礎,積蓄后勁。
二、必須堅持以構建和諧社會為重任履行交巡警職能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道路交通治安管理工作,量大面廣,涉及千家萬戶,事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事關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事關黨和政府形象,已經成為整個社會構建和諧的有機組成部分。以構建和諧社會為己任,就是要切實履行交巡警維護道路交通治安秩序的工作職責,為構建和諧社會打造一流的道路交通治安環境,做到“四個突破”。一是在優化秩序管理上求突破。加大交通安全整頓力度,重點開展“五項治理”,重點整治“五種車輛”,鞏固市區“三小車”整治成果。合理調整勤務模式,把整治交通“亂點”和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緊密結合起來,提高路面管理的效能。二是在深化平安暢通縣區建設上求突破。緊緊圍繞“降事故、保安全、保暢通”的工作目標,以城市保暢通、農村保安全為重點,把城市實施暢通工程的整體效果向縣區延伸,把實施暢通工程取得的經驗和有效方法運用到縣區的創建工作中,實現我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城鄉統籌、協調發展。三是在推進事故預防工作上求突破。加強車輛駕駛人安全源頭控制,嚴把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第一道防線。繼續抓好交通亂點、堵點和事故多發的黑點排查整改制度的落實。加強交通安全基礎工作,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健全道路交通治安管理信息研判機制,大力推進交通安全“五進”宣傳工作。四是在推進“大巡防”機制建設上求突破。合理劃定主干道巡防區域,落實好責任單位、責任民警。整合巡防資源,結合市區道路建設和治安動態,合理調整勤務模式和警力部署,合理調整巡防時間,落實主干道24小時全天候巡防。
三、必須堅持以與時俱進的精神追求推進交巡警改革創新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黨的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各項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實施和推進,必須同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思想結合起來,實現交巡警工作的與時俱進。要創新融入發展大局的工作理念。把交通管理工作融入黨委政府工作大局,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融入城鄉建設規劃大局,融入“法治鎮江”建設大局,提高道路交通的社會化管理水平。要創新交巡警警務運行機制。積極推進警務運行機制和勤務模式改革。按照“警情引路”的要求,建立健全層次清晰、權責明確的指揮體系,實現“警力跟著警情走”的實效警務,努力實現警力配置最優、警務成本最低、警務效益最大的目標。警力有限,民力無限。大力推進警務工作社會化、市場化,用社會化的理念、市場化的方式,彌補交巡警警力、經費、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欠缺,積極構建警務工作新格局。要創新交通管理方法和手段。實現交巡警工作運行質態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跨越。進一步加大科技裝備設施的投入,建立完善交通管理警務信息系統,強化交通監控、電子警察、GPS系統等科技應用,打造信息警務平臺。加大交通安全設施建設資金的投入,高標準改造、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增加交通標志、標線、信號燈的覆蓋率,不斷提升交通安全管理保障能力,推進交通管理的現代化。
四、必須堅持以執法為民貫穿交巡警工作始終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體現了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繼承發揚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智慧結晶。“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是執政為民,落實到公安工作,具體到公安隊伍,就是堅持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結合各項學習教育活動,引導和教育廣大民警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思想,把人民滿意作為衡量交巡警工作的最高標準,始終做到人民公安為人民。繼續深入持久地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進一步轉變執法觀念、強化執法監督、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水平。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隊伍建設是根本。進一步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以學習型領導帶學習型隊伍。要大力加強交巡警隊伍正規化建設,對隊伍嚴格教育、嚴格訓練、嚴格管理、嚴格紀律、嚴格要求,不斷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執法公正的高素質交巡警隊伍,為圓滿完成市委提出的“全面奔小康,建設新鎮江”目標任務,服務全市社會經濟發展,做好新時期各項道路交通治安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證。
(作者為鎮江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黨委書記、支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