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雪98年考到省城讀大學,雖然之前在小鎮讀書的時候,學校也曾設有微機課,但以升學率為唯一目標的當地、電腦尚為新事物的當時,微機課只是形同虛設。很多同學會在微機課時謊稱生病或怎樣,然后到自修室鉆進數理化的題海中,或者即使被拉到微機室,也是身在微機心在史政。所以,就連最初的高大鍵盤,也成了形象的“二龍戲珠”(即用雙手食指擊打按鍵)。
到了大學的第一個學期就設有掃盲的微機課,而最最初級的考核指標就是“英打”,那時的“英打”是指在CNI的輔助教學系統中,被考核者選定相應的級別,然后在指定的時間內完全按照屏幕上方出現的字符或空格順序來拼寫,字體會自動記錄錯誤率并核算成績。
夏雪算是從頭學起。經過一段時間的演練,夏雪發現初級的每分鐘90個字符對她而言已經綽綽有余了,只是即使保持到零錯誤率,她的成績也只有80分而已,而每分鐘120的字符,雖然到最后的時候總是有幾個字符沒有時間敲進去,或者偶爾有幾處失誤,可是竟然能達到近90分數。夏雪又嘗試了每分鐘160的字符。可是為了趕時間而使得錯誤率高升,并且因為時間問題而致使很多字符無法敲進,最后的成績竟然不及格。一次考試,只是因為選擇問題,就會出現完全不同的結果。夏雪在驚嘆設計者的良苦用心的時候,更認清了自己實力,所以她主攻了每分鐘120字符的級別。
雖然到最終考試時,120的字符對她來說已經很輕松了,雖然因為沒有選擇最高級別的測試只得了90分的成績,但夏雪并不遺憾,因為她知道,以她目前的實力最適合這個級別的測試,而要沖頂更高級別的測試,還需要不斷的累積和實踐的,若在今天就問鼎終極測試,只會傷得更重而己。
認清自己的實力,在實力范圍內做終極沖刺,而只有當自己達到新的質變時,再去挑戰更高難度才是智者之選。
編輯 楊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