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目標
1 為兒子準備大學及出國的費用;
2 退休時,滿足現在每月3000元的生活消費水平。
財務分析
從王先生家庭的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出王先生的家庭理財存在一定問題。
1 金融資產投資結構不合理。主要是王先生家的流動性資產比例過高,儲蓄存款可滿足20個月的開支,而投資性資產相對較少。這樣一來,資金的使用價值沒有表現出來。特別是在中國這樣經濟高成長型條件下沒有積極的參與投資會損失一部分收益。
2 風險保障不足除基本社會保險外無其他保險。王先生家庭屬于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如果夫妻雙方一旦出現意外或是大病,家庭的經濟來源將很難得到保障應付意外的支出開銷也會成為主要家庭負擔因此這部分風險需要轉嫁出去。
3 沒有單獨的養老計劃必須未雨綢繆積累一筆足以支付老年生活的基金,以維持退休后高品質的生活水平。
4 子女留學費用差頭大,綜合考慮取各國留學費用的平均值20萬元/年并按照國外年均教育費用(美元通貨膨脹率低于人民幣增長率4%來測算則高等教育費用支出如表3所示。
此外,還有出國前留學代理的其他費用,約需10萬元左右。不考慮通貨膨脹及學費增長等因素的情況下,4年的留學教育總費用為90萬元。如果只是將現有的家庭財產存在銀行13年后按3.87%的復利計算將擁有71萬元以這些錢留學是遠遠不夠的。
理財方案
根據上述對王先生家庭財務的分析,可從投資、保險,退休3個方面提供家庭理財建議。
投資計劃
王先生夫婦屬于中庸型風險偏好投資者,即在追求本金安全的前提下獲得較高的收益{平均投資回報率8%,最好18%最壞-5%)。結合王先生的理財目標,建議選擇開放式基金作為主要投資產品。從資產的穩健性考慮,我們設計了如下投資組合,具體如表4所示。
對于家庭每個月節余的4000元其中500元應作為活期儲蓄,定期定投指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各1000元債券型基金500元。該組合的年預期收益率約為8%。
保險規劃
保險最大的意義是保障由于返還型保險需要繳納的保費較高最終的保險利益還要受通貨膨脹等因素影響,因此建議購買消費型保障險。在王先生的家庭結構中父母是子女最大的保障首先應該優先考慮父母自身的保障。孩子方面人北京一老一小大病醫療保險的社會保障保額10萬元(家庭承擔50元保費)。
養老規劃
教師的工資構成為,結構性工資+教齡+職務+各種補貼,其退休后由國家負責,到時所拿到的工資大概相當于現在1500~2000元的購買力水平。在孩子出國后同樣進行定期儲蓄投資到期的本利收益基本能夠滿足未來等同于現在每月3000元的生活水平。
其他規劃
在整個家庭資產中,應該有應急金的準備。投資170000元保險6000元活期儲蓄只有14000元剛剛滿足2個多月的開支。建議王先生夫婦辦理兩張信用卡(透支金額為2萬元左右)作為應急準備金的補充。當然要適當使用信用卡,避免出現透支過度。
按照此計劃進行投資理財,王先生現有家庭結構在13年后其金融資產可達到137.2萬元能夠完成孩子出國留學的計劃,如表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