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個人是十分支持QDⅡ的發(fā)展方向的 同時也曾不斷呼吁政策開放并贊成投資者去嘗試。過去一段時間,QDⅡ的氛圍十分狂熱,有幾百億甚至千億元資金進場追捧。但筆者感覺一些投資者的認知似乎還有不足,所以想談談投資QDⅡ的方向、風險以及應有的心態(tài),希望投資者不但能夠勇于參與QDⅡ,也能心情安定,并獲得合理的投資報酬。
收益有落差
投資者首先必須了解,不同QDⅡ基金的投資方向是不同的。如華夏QDⅡ基金投資地區(qū)是全球(包含美、歐、日及新興市場),南方QDⅡ基金也是以全球市場為主嘉實則以海外的中國概念股為主,而上投摩根以亞洲股市為主。筆者個人猜測,不少投資者甚至在購買QDⅡ之后,都不清楚自己買的是什么產(chǎn)品但其實這是最重要的。不同基金產(chǎn)品的風險回報是不一樣的。就以上基金而言,全球經(jīng)濟成長率每年平均約4%,中國國內(nèi)經(jīng)濟成長率約在11%而整個亞洲區(qū)的成長率估計在6%多一點,這就構成了完全不同的預期回報率。如果您希望回報率高的話,也許買全球的未來成長會失望。
風險各不同
不同投資標的帶來的回報率不同所帶來的風險自然也不同。如投資中國概念股的QDⅡ就相當于香港H股基金,波動程度自然與A股市場相對同步,風險也相對較高。風險次之的是亞洲基金,而全球基金投資標的既較為分散,又以成熟股市為主,波動性可能會小一些。
對國內(nèi)投資者來說,到底哪一種好呢,筆者并沒有答案,只能提供架構讓投資者自己決定,如第一類愛辛辣的(既只求回報率高可以承受較高的風險),就應該把目標瞄向中國概念基金,只要A股有戲,是有希望大賺的。如果投資者想降低總體風險,“不要太辣,微辣即可”,則投資全球市場比較合適,因為歐美等股市不但波動小而且以往和A股相關性較弱,自然比單投A股的風險低多了。
要“抱長一點”
心態(tài)同樣很重要。首要的決定是,要吃得辣一點不,如果是,就要了解吃辣之后,可能影響腸胃,所以得由自己決定要一時痛快(風險高)還是身體健康(中、低風險)。另外這里也提醒投資者投資QDⅡ要“抱長一些”,因為全球其他股市完全不同于A股,要想一夜致富的機會幾乎沒有。但如果抱得夠長,可能帶來的回報率和分散風險的效應是一定可以顯現(xiàn)的。也許很多投資者已經(jīng)習慣了過去一段日子A股每天上漲的情況但千萬不要忘了樹木是不可能漲到天上去的借道QDⅡ基金來分散風險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