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買保險,買的是對未來的保障。有些保險,往往十幾年、幾十年后才能真用得到。因此選擇一家值得托付的保險公司便成為選保險的首件大事。 如何能選到可靠的保險公司,從源頭避免利益受損?我們可以從專業與感性的角度去評判。
股東實力與背景
目前國內的保險公司多為股份有限公司,相對而言,股東經濟實力越強、注冊資本金越雄厚,該家保險公司則較穩定。但要注意,不能一味追求資本金高,還要考慮公司規模。有些剛成立的保險公司,規模小,資本金自然比不上經營很久的老牌公司。
如果保險公司的股東本身具有保險背景,則該保險公司會相對專業,在經營管理、產品設計,服務經驗方面也會較為完善、先進。
需要注意的是,國家信用等級最高,在我國尤其如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有國企背景的保險公司,比如中國人壽,更容易享受政策傾斜的優惠,在投資渠道等方面更容易得到放行,所以那些有國企背景的股東會在很大程度上穩定該保險公司的發展,信譽也相對較好。
財務、經營狀況
保險公司同銀行一樣屬于負債經營,因此,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非常重要,它可以為實際資產減實際負債后的數額,也可以是二者的比例。該指標最能代表保險公司的財務、經營狀況。一般來說,償付能力充足率至少要在100%以上,否則會被保監會亮紅燈。
由于信息嚴重不對稱,普通大眾要想獲得保險公司有效完整的財務信息極為困難,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不失為有效途徑。如果是上市公司。可以查看保險公司的財務報表,分析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賠款、費用、利潤等財務指標,從而了解其財務狀況。另外,關注保險新聞或者登陸保監會的網站,也可以查詢到哪些保險公司有違規現象,或者經營狀況出現問題,這都可以幫助我們避免那些風險較高的保險公司。
風格導向
一般來說,保險公司的風格可以分為產品導向和品牌導向。雖然保險公司的宗旨都是為了銷售獲利,但在銷售上,風格卻不盡相同。比如有些公司為了擴大銷售額,經常靠“產品退市”或者“司慶特惠”等噱頭來宣傳,吸引消費者投保;而有些公司則會通過舉辦一些公益活動、為投保人提供一些附加服務,來塑造公司品牌,吸引消費者投保。與前者的很容易擴大短期的銷售量的宣傳方式相比,后者雖然投入大、見效緩慢,卻從另一個側面顯示了保險公司呵護市場、希望培育客戶,長期經營的理念。
產品線
很多人買保險喜歡在一個公司,既有購買慣性也因怕買得零散不好統一管理的麻煩。因此,一家各種產品齊備的保險公司就有優勢。簡單地說,要能提供意外險、健康險和壽險3大類產品。同一類產品最好既有消費型又有返還型(或投資型),既有附加險可選,又有主險可挑。這樣方便我們根據需求選擇、組合。當然,也有特例,那就是目前我國已經成立多家專門的健康險、養老險公司,這些公司的產品雖然不能面面俱到,但在自己經營的領域內,可能會有獨特的優勢。比如健康險公司可能會提供健康管理服務、與醫療機會的合作更深入、產品設計上有所創新等。
售后服務
要從兩個方面了解保險公司的服務質量:一是從代理人處獲得的服務水平;二是從公司本部獲得的服務,如理賠、繳費提示、報單變更、孤兒保單善后、增值服務等。前者的服務質量,可以推斷保險公司對代理人的培訓力度與管理水平,后者對于投保長期險的投保人尤為重要,保險公司在服務方面的任何一點不足,都可能影響投保人幾十年。
一些地區的保監局會定期公布信訪報告,比如在上海保監局網站的“政務公開”欄目,定期公布各保險公司的信訪投訴數據。投訴數量是同公司業務量成正比的,因此,不能以投訴的絕對數量作為單純的評判依據。但是,如果某家保險公司一直保持零投訴率,或投訴率低于同等規模的其他公司,則說明該公司的服務質量更令人滿意。
通過身邊買過保險的親朋好友、保險經紀公司的員工、網友現身說法,可以側面了解保險公司的服務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