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并且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有價證券。債券是一種表明債券購買者與發行者之間債權、債務關系的憑證,具有法律效力,其中債券發行人是債務人,投資者是債權人,當債券到期時,債券發行人必須向債券持有人償還本金和利息。
風險種類
雖說債券投資的風險較之股票和期貨要小得多,但仍然存在以下風險。
利率風險 銀行基準利率的變化,導致債券價格和投資收益率發生不確定性變化。
購買力風險由于通貨膨脹的發生而使債券持有人投資收益的實際購買力下降。
信用風險發行債券的公司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履行責任無法按時支付債券利息或償還本金而給投資者帶來的損失。
流動性風險指投資者在短期內無法以合理的價格賣掉債券從而影響投資者收益的風險。
收益率計算
債券投資收益率是衡量債券投資者實際收益水平的指標,用債券投資的總收益與其投資本金的比率表示通常采取年收益率的形式。
發行期債券收益率=(未來到期本息-發行價格)/(發行價格×償還年限)×100%。
債券到期前,投資者在二級市場上賣出債券的投資收益率=(賣出價格-購買價格+持有期間分得的利息收益)、(購買價格×持有年限)×100%。
投資者在二級市場上買入債券的預期收益率=(未來到期本息-買人價格+持有期間分得的利息收益)/(買人價格×剩余期限)×100%。
投資原則
債券投資的目的是獲得收益,但也要控制風險,購買債券時應注意分析債券的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具體而言需要從以下5個方面進行分析比較:不同種類債券的票面收益率、不同債券發行人的償付綜合實力、不同債券的償付擔保方的實力和背景、權威機構對不同債券的信用等級的評定和不同債券發行后的流通方式設計。投資者可以根據對收益回報的要求以及家庭財產的風險承擔能力,選擇合適的品種進行投資。
債券中的國債
國債和債券是什么關系呢?國債是債券的一種,專指由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向社會公開發行的國家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憑證。目前投資者投資的國債主要有以下幾類。
憑證式國債
是一種以記名收款憑證形式發行的國債,債券票面上記錄有關債權債務的各項必要規定,憑證式國債可以掛失,但不能上市流通,從購買之日起計息,到期后投資者以國債憑證收取本息。
儲蓄國債
是財政部在國內發行,通過部分商業銀行面向個人投資者銷售的、以電子方式記錄債權的不可流通的人民幣債券。
記賬式國債
是通過證券交易所或部分銀行柜臺發行,以記賬形式記錄債權、采取無紙化形式發行的債券,可以上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