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來,A股股價上上下下,搞得大家頭昏,而亞洲股市也顯現-出全面向榮的景象。所以想對亞洲股市做個總結,供大家在做QDII投資時參考。
全面向榮 步調不一
在任何的投資選擇中,我都會先看成長市場的表現。A股6個月已累積了30%以上的漲幅,最近兩個月在休息,以全球的經驗來看,這是十分合理的。
由于國內的外匯管制,國際市場的熱錢轉向了港股市場中的紅籌股。6月份,港股大約漲了5%,但紅籌指數卻漲了20%,可見全球對中國市場以及總體經濟發展狀況,仍興趣盎然。
印度股市6個月只漲了5%,遠不如A股,和其他市場相比也遜色不少。
在中印抓住大家眼球的時候,其他國家也沒閑著。韓國最為剽悍,半年之中漲了30%,其經濟活力已逼近中印兩國。這源于韓國在電子、汽車、鋼鐵等產品出口上都表現不差,在內需上也有5%以上的成長。
新加坡股市上半年也漲了20%,主要因為內需旺盛,經濟成長好,國家的發展方向明確。如新加坡航空公司去年在全球范圍是少數賺大錢的公司之一。但20%的漲幅已然不小,在未來的一兩個季度,需要大部分上市公司有高比例成長方可延續,因此不應該期望它會有超常表現。
馬來西亞沉寂兩年之后,2007年半年內就上漲25%,主要受惠于全球物價上漲:不論棕櫚油或是錫礦、橡膠等,價格都大幅上升。它和泰國、印尼、越南等周邊國家表現不錯的原因類似,主要都來自天然物資的貢獻。
續漲中暗藏契機
以上分析的結論是,高度成長國家,如中國及印度表現尚佳;后起之秀如新加坡、韓國漲勢兇猛;港股因國企股大漲而表現亮麗;原料供應國如馬來西亞等則表現中等。
雖然2007年資本不再過度追逐2006年漲幅已高的股市,但全球熱錢對成長市場依舊十分關注,而且不斷找機會切入。估計在未來的一兩個季度中,當A股及印度股市休息時間夠了,2008年又會是中國、印度等成長股市的天下。
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原料國家,由于基數低,過去沒有上好的表現,但隨著全世界對食用油、橡膠等原料的需求增加,表現將會凸顯亮麗的一面。
由于A股、印度、港股中的紅籌股、東南亞原料國等,應該會在2007下半年表現較佳,投資者可以在眾多的QDII投資方案中,據此做出正確的選擇。